清华17策划真题

资深清华直言:能学的同学寒假提前一个多月规划了哪些点?由于客观因素,很多同学已经正式结束了本学期的学业,开始了自己的寒假生活。长达一个多月的寒假,是学生们放松自己的简单时间,也是提高成绩的最佳时间。在学业上有抱负的同学,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普通高中,都希望把握好这个月的长短,打好基础,提高分数。

作为当年的经历者,早已考上清华的曾克玉觉得,一个月的寒假,能学习的同学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3点,一直投入到高效忙碌的学习中,直到假期开始,协调好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尽可能多拿分。

1,分段学习时间计划

曾克玉不兼容高强度学习,执着地根据学习具体内容的知识储备来区分学习时间。而且如果他在节假日整天学习,会在开学前给我的学生很大的心理工作压力,反而不利于长期坚持。

比如前10天以回顾为主,每天学习具体内容的关键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每天学习6到8个小时,中间10天以巩固薄弱点为主,平时每天背诵和刷题,可以适当加盐学习时间。最后十天以新课标的课前预习为主,每天学习时间以六小时为主。

进行大规模的时间分层,然后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时间表,是曾克玉最早提出的。

2.交叉学习分配

曾克玉注意到,寒假的时间往往很重要,也是最容易距离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当没有外在因素督促监督时,每个学生的自控能力就成了危害学习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以使用交叉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时,可以先学习30分钟再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题目,或者上午学习3小时后,下午休息1小时。这样一个弹簧般的调整交叉,对于不能自觉进入快节奏学习的同学来说,更有帮助。

3.为每门课程制定这个小学习的总体目标。

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目标激励,并给予积极的反馈。曾克玉坦言,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或少了,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个人的学习目标,而很多人的整体学习目标往往因为给自己设定的目的是“假期好好学习”的空话而无法落实。

学习好的标准是什么?做两套题,背多少单词,写几篇文章。曾克宇建议,学生可以把每门课程的个人学习目标智能化,每一门都能看得很清楚。不过这种学习方法也可以更好的利用假期时间,而不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