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电学专题

(A)电流和电路

1,收费

(1)正电荷和负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玻璃棒摩擦丝绸带正电是因为它失去了一些电子,橡胶棒摩擦皮毛带负电是因为它获得了一些电子。

(2)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光线和头发、灰尘或纸屑等小物体的性质。

(3)电荷相互作用定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检查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同性电荷相斥。金属箔的张角越大,物体携带的电荷越多。

2、电路的组成

(1)电源:能提供电流或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开路)和短路。

(1)路径:到处连接的电路。

(2)断路:断路。

(3)短路:将电线直接连接到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4.电流方向

(1)规定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运动,负电荷定向运动,或者正负电荷同时反向运动,都会形成电流。对于特定的电路,电流方向是“正极→电器→负极”的方向。

(2)电流的作用: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煲等。;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和电镀。

5.导体和绝缘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导体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它内部有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而绝缘体内部没有这种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

(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所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自来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②绝缘体:橡胶、塑料、瓷器、玻璃、油、蜡、松香、沥青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当玻璃的温度升高时,其电导率逐渐增加。

6、电路元件和电路图

(1)记住电路元件的一些常用符号。

(2)电路图

①使用电路图的目的是为了更简洁方便地学习电路。②绘制电路图的要求:符号统一,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7.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两种电路的识别方法:

(1)定义:如果一个电路中的所有元件都是首尾相连,那么这个电路就是串联电路;如果把所有的元件(电器)并联起来(头是电流的流入端,尾是电流的流出端),这个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方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各种电器回到负极。如果途中没有分路,电流总是只有一条通路,这些电器串联起来。如果电流在某一点分成几个分支,每个分支最后汇合在一起,回到电流的负极,那么每个分支上的电器就是并联的。这是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3)拆卸方法:由于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通路,电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的电器都在各自的分支上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可以单独拆卸一个电器,看看其他的能否工作。如果能起作用,那就是平行,反之亦然。这是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电流和电压

1,电流(一)

(1)定义: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2)单位:国际单位:a;常用单位:mA、μ a。

换算关系:1A = 1000ma;1mA=1000μA

(3)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使用可以概括为:一查二确认,二要二不要。

①检查: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②两次确认:a .确认选择的范围;b .确定每个大电池和每个小电池所代表的电流值;③两个要领:一、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第二,让电流从“+”端流入,从“-”端流出;④两个不要:一是不要让电流超过选定的范围,二是不使用电器不要直接接电源。当事先不知道电流时,可通过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U)

(1)作用:是电流形成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连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已连接。

(3)单位: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和μ V..

转换关系:;;

(4)如何使用电压表

①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中;②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端流入,从电压表的“-”端流出;③测量的电压不应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电阻和滑动变阻器

1,电阻(r)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电阻的物理量是表示导体导电率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特性。

(2)单位:国际单位:ω;常用单位:kω和mω。

换算:1mω= 1000kω;1kω= 10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