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怎么写?
第二,积累和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词,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风格知识,可能会比较盲目和被动。首先,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顺序梳理诗歌的发展脉络;其次,要对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清醒的认识,如句法、押韵、对仗、词牌、曲牌等。再次,要充分把握诗歌的特点:概括性高、形象生动、抒情性强、音乐性鲜明。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型的诗歌在表现形式、节奏、韵律上各有特点,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字、五字、七字、杂字等。按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怀乡诗、咏史诗等。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山水诗的范畴,重在歌颂自然风光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景物词都是感伤词”,即作者所写的自然景物与作者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或以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主要代表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舒、孟浩然、王维、杨万里。当然还有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优秀作品。比如王维的《秋山居》“雨后空山,立于秋夜。皎洁的月亮从缝隙中洒下清亮的光线,将喷泉清在岩石上。竹林铿锵,洗衣女归来,荷叶轻摇欲上轻舟。朋友的王子啊,春天已经过去,而你还在这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诗人通过描写山中的美景、山村的淳朴民风、乡村的勤劳人民,勾勒出自己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以托物言志。欣赏咏物诗时,一定要注意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所寄予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情感表达是含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欣赏。比如于谦的《石灰抒情诗》:“千锤凿出深山,火若闲烧。”我不怕被碾成碎片,但我想把我的纯真留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处处用石灰作比喻,表达一个人忠于国家,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唱青柠,就是要唱出自己开放的心态和高洁无邪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边塞诗,奔放不羁,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而宋代边塞诗则表现出更多的是报国的愤懑和忧闷,还乡无望的悲凉,代表人物有范仲淹等。边塞诗的特色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风貌。欣赏时,首先要把握时代特征,然后再去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论会京师使者》说:“故乡东路长,双袖龙钟泪。”我会不带纸笔立刻和你见面,我会带着你的消息报平安。“体现守边思亲的心曲。事虽小,情却深。
(4)回忆诗:如果说写景物诗是通过景物来抒情的话,那么回忆诗的特点就是即时抒情。作者常常因为一件事而有所感悟,写一首诗就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欣赏这类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然后欣赏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李商隐《雨夜给北方友人的笔记》“当问归期,秋池夜雨起。”为什么* *要在西窗剪烛谈晚雨?“诗的前两句以问答的形式描述了眼前的环境——即《是什么》,阐述了孤独的感受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即抒发感情,而后两句则想象了明日重逢、促膝谈心的喜悦,衬托了今夜的孤独,是更进一步的表达。
⑤吟诗:吟诗多以简练的文字和精挑细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受,或哀叹朝代兴亡,或惋惜岁月变迁之快,或讽刺政治家的荒淫无耻,从而表达作者读尽沧桑后的沉思,蕴含着一种怀旧伤今的深沉焦虑感。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和杜牧。苏轼的《念奴娇啊赤壁怀古》堪称史诗典范。诗人站在辽阔的古战场上,沿着长江滚滚向前,抒发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情。时间不多了,英雄易死,潇洒飘逸,指挥果断的周郎,激起了诗人霜鬓未尽,自残自伤的情怀。
3.诗风?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情感气质、艺术修养不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格调、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歌风格的苍凉与活力:张九龄诗歌风格的委婉意蕴:孟浩然的诗风是语言轻,韵味重,清幽健康;王维的诗风平淡生动;王昌龄的诗风苍劲有力;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与失意:高适、岑参的诗风雄浑不凡;魏诗风的清新与典雅:韩愈的诗歌风格瑰丽、奇特、新颖;贾岛诗歌风格的苍凉悲凉;李贺诗歌风格的忧郁与悲愤:元稹的诗风华丽而浅薄;白居易的诗风平淡清新;刘禹锡的诗风,清朗明朗;李商隐的诗风清丽飘逸;杜牧诗歌含蓄婉约的风格;李渔的诗风是感伤的,细腻的;欧阳修的词风清丽,美不胜收;范仲淹词的苍凉悲壮风格:晏殊词风清疏;苏轼的旷达和豪迈;柳永词风的韵味;黄庭坚词的自然流畅:秦观的词风真挚真挚;李清照词的婉约词风格:杨万里词风的清新与活泼:陆游的诗风豪放,清丽流畅;辛弃疾的诗风瑰丽;姜夔的词风精雕细琢,美不胜收,影响深远。要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总结出各类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语言特色?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进一步评价和欣赏作品。(1)新鲜。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②平原,又称平原。其特点是选择确切的文字直接陈述,或用简单的画图不加修饰,真实深刻,平易近人。(3)华丽。其特点是修辞丰富,文采华丽,感情奇幻。(4)活泼。其特点是坚定果断。(5)隐性。其特点是意图在文字之外,往往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诉,对他说这话,或引而不发,或想说,让读者欣赏。(6)简单性。简洁明了。
5.诗意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打动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应该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图像背后的寓意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从《孤帆远影是青天,天上只流长江》中描写的“孤帆”和“远影”的意象,就可以体会到作者从摆渡到远影依然恋恋不舍的深厚深厚情谊。再比如,在《今夜何处酒醒,清风残月的杨柳岸》中,“柳”、“清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的悲凉之情,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着人的高尚品格,桃花象征着美好,飞鸟象征着自由等等。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我们的传统审美习惯,比如“望月思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悲天悯人”等等,这些都是符合我们传统审美特征的。
6.表现手法?诗歌的意象性和抒情性要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要知道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歌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重点。描写方法不同,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三种:直接抒情,通过景物抒情,情景交融。诗歌的结构形式,自始至终的共同关怀,层层深入,先概括后划分,先景物后情感,过渡,铺垫,伏笔。主要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重复”、“象征”,其他写作手法有:富弼兴、对比、渲染、表志、先抑后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学生应该熟悉这些技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欣赏它们。
7.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第三,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注意“三个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有暗示性:杨炯参军,李白在越南访古,去扬州途中送别孟浩然,罗的《政治犯听蝉》,杜甫的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选的诗歌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歌,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之词,柳永、秦观的婉约之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这一点,对整体升值非常有利。
再次强调,注意音符。笔记虽然只是一两句话,但却是提问者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暗示了你的诗的思想内容;有时候介绍相关的诗词,就是暗示你诗词的典故或者意境。有时介绍作者暗示了你的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认真研究笔记!
可以说,做到了“三要”,诗歌鉴赏就成功了一半。
第四,加强书面表达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学生对一首诗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而一旦语言描述完毕,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大打折扣,写出来的欣赏词缺乏逻辑性和组织性,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老师也更倾向于喜欢那些新鲜的、表达良好的、有条理的、有逻辑的答案。所以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是耳目一新,严谨,清晰,有逻辑。
刷新卷的要求就不用细说了。虽然欣赏的文字比作文少很多,但考生一定要遵循“立意为先”的原则,先构思再落笔,避免涂抹。卷子新鲜了,阅卷老师自然高兴,考生无形中得到了好感。
严谨的表达就是在写作中注重表达的严谨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的环节,都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清晰的组织是一个结构要求。一般来说,一、二、三、四或一、二等标志明显的风格,往往会得到明确的评价。
逻辑合理的意思是,即使你的观点是“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下一代在哪里?”,你应该能自圆其说。
以上从内容、形式、答题技巧等方面对诗歌的鉴赏进行了大致的论述。我相信,只要学生对诗歌感兴趣,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克服功利性,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一定会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高考中游刃有余。
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是新考证大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热点问题是关于现代诗的鉴赏,现代诗鉴赏备受关注。那么,如何欣赏现代诗歌呢?
从高考命题的现实来看,现代诗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艾青诗上的1999高考语文题10。
欣赏《我爱这片土地》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技巧。
第一,借用技巧,抓住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重视形象思维,注重意蕴。诗人描写事物,目的往往不是说它是什么样子,而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是借景抒情,咏物是借物抒情。而这些意象,情感,都依赖于诗歌。
宋语言的表达,如果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借助这种诗歌的技巧来把握这些重点诗句,那么我们就可以拨开迷雾,通过现象来把握全诗的主题,从而成功地回答关于主题的问题。例如: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中所写的《老马》这首诗的主题正确理解的是()
总是要求大车装够/它一句话不说/背上的压力进到肉里/它沉重地垂着头。
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它心里有泪/眼里飘着鞭影/它抬头看着前方。
A.反映了旧中国的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是靠老式的马车。
b,同情老马的苦难和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说明旧中国人民正在走向灭亡,他们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
D.揭示了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苦难。
这首诗是关于马的,但作者从来不是在现实中谈论马。作者明显是在把人和马比较。这个问题中的A项和B项都是不懂这个技术的错误。C项可以联系诗歌写作的背景展开想象和联想,知道如何用马来形容人,但理解诗歌的主旨是错误的。“它一句话也不说”、“它沉重地垂着头”、“它只把眼泪吞在肚子里”等关键句子,刻画的是“忍受”而不是“挣扎”的形象,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答案应该是d。
第二,根据需要,看搭配,注意语境中的表达。
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样,也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有一种考题是考察用词能力的。做这类题,首先要看词语的搭配,其次要看表达方法的需要,第三要看是否符合句子的意思和诗意的语境,这样才能排除错误,保全正确。例如:
读下面的诗,完成诗后的问题。
也许-科罗纳奇。
闻一多
也许你真的哭累了。/也许,也许你需要睡觉。/然后告诉夜鹰不要咳嗽。/不要为青蛙嚎叫,也不要为蝙蝠飞翔。
不要让阳光照射你的眼睛,/不要让微风吹拂你的眉毛。/不管谁能叫醒你,/C松树树荫遮蔽你的睡眠。/
也许你听的是这个/蚯蚓翻泥,/听的是这个草的根吸水,/也许你听的是这个音乐,/比骂人的声音还要好听。
然后先闭上眼皮。/我让你睡,我也让你睡。/我轻轻为你盖上黄土,/我请纸钱慢慢飞。
第二节,abc三个地方一个字。依次填写后,合适的是()。
a、照浮树B、吹片C、刷伞D、射牧群
细看全诗可知,在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睛”,“巷”字明显不妥。根据下面的“没人能叫你起床”可以看出,ab采用拟人的方法,“照”和“拍”不能有拟人的效果,所以a处要选“拨”,“飘,吹,扫”也不能产生拟人的效果,所以b处要选“刷”,C中“团”和“宋寅”搭配不当,“树”和“片”搭配不当,只有“伞”这个字,才能同时匹配“撑”和“庇护”。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应该是c。
第三,读原诗,根据题目,全面思考,防止片面性。
一些关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技巧的题型,往往采用偏题的方式,设置易混淆的项目,干扰考生。考试时要综合考虑原诗、笔记、题型提供的条件,才能作答。还是以闻一多先生的《或许》(coronach)为例。
(见原诗):
这首诗是作者在大女儿李英三岁时为她写的。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恰当方式是()
A.表现出父亲对死去女儿的大爱与怜惜,内心极度悲伤。
B.他通过对女儿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诅咒之声”的强烈不满。
C.表明父亲真心为死去的女儿祈祷,希望她能长眠地下。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他表达了诗人过上平静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
(2)这首诗写了夜鹰、蝙蝠、阳光、微风、松荫、蚯蚓、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相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的图像象征社会环境。
B.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生动的对比。
C.通过具体的意象,烘托出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的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项考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闻一多是民主斗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攻击黑暗的现实,于是不假思索地选了B项。这是不正确的。这个问题的词干已经提示出来了:这首诗
这是作者为她三岁的大女儿李英写的。即使是为死去的女人写作,也要表达自己的悲痛。所以答案应该是a。
第二个子项考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根据以上对诗词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喻,但这些东西并不都是用来比喻的。A项以偏概全,不正确。D项“拓展丰富的想象力”偏离表演主旨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死去的女儿密切相关,是正确的。
四、找矛盾,演绎诗词,抓意象辩真伪。
对现代诗歌的考察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和意境。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经常使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干扰考生。所以在考试时,首先要找出矛盾的条目,然后紧扣题目和主旨,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征,辨别真伪。比如(1999高考语文题10):
欣赏下面这首诗,不恰当的一句是
我爱这片土地。
艾青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片被风暴袭击过的土地,/这条悲愤的河流总是汹涌澎湃,/这无休无止地吹来的令人烦躁的风,/还有来自森林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就死了。
连羽毛都烂在地里了。
为什么我的眼睛经常闭着流泪?/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1938 165438+10月17
A.诗人用“嘶哑”来形容小鸟的歌声,而不是“珠圆玉润”,让人的身体感受到歌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悲凉和执着的爱。
b一组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表达了大地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C.“后来我死了/甚至我的羽毛都烂在地里了。”这两首诗生动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它意味着奉献。
D.“为什么我眼睛里经常有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这两首诗中的“我”字指的是喻体“鸟”而非诗人本人。
《我爱这片土地》是抗战时期艾青的著名诗篇。这四个选项侧重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意象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写作技巧等。其中,C和D是“生动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在诗中”
“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诗人本人,这就构成了明显的矛盾,肯定有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这里开始,做一个详细的区分。读诗可见“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热爱这片土地”,诗的标题非常明确。至于这首诗,
“鸟”是对“我”的戏仿,以丰富“我”的形象,而“我”并不是全诗的形象。况且诗人最后两句话已经从隐喻的境界回到了现实,诗人是在直接向读者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根据这个图像特征,我们不难判断D项不合适。
是的。
总之,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掌握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之上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做到适诗、适题、灵活运用即可。然后我觉得,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典诗,无论是平时读书还是考试,我们都一定能应对自如。我贴了这个,但是我觉得很有用。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你可以看看唐之韵系列视频,学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