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劳动法真题及答案

劳动法

1-5 BBDDB 6-10 aacdc 11-15 cdcdc 16-20 cddcc

21AC 22 ABCD 23 ABC 24 AC 25 Abd 26 ABC

公元前27世纪28世纪29世纪30年代

31、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32.服务期限: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期限,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服务期限,二是用人单位就服务期限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的培训等额外福利,三是劳动者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33.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事某种社会劳动的自然人。

34.疾病保险:又称“疾病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生活等方面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5.工作时间作为一个法律范畴,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很强的合法性,(2)是履行劳动义务和计算劳动报酬的依据。(3)实际工作时间与相关活动时间之和。

36.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形式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支付金额50%以上0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7、(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三)工会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4)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其主体的双方是平等的、从属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之前,即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应当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定。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雇员,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提供劳动,而用人单位成为劳动中的使用者,处于被管理的劳动者地位,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②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点。劳动法律关系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形成的,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也体现了双方的意志。③它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劳动关系。只有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劳动过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才能依法形成劳动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