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初试成绩324,政治成绩62,英语成绩75,数学成绩83,专业课成绩104。分数真的不高。去年复习的时候也是翻了很多经验贴,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写经验贴的人都太厉害了,分数都很高。所以我准备大胆的写给一些和我一样目标不是特别高的同学,或者避雷劈。

首先,选择学校

选择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学校需要谨慎,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招生政策进行调整。有时候,真的是>;& gt& gt& gt& gt努力工作。选择学校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一战的时候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没有仔细研究择校的问题,导致我没能上岸。二战期间研究了很多学校,在择校上花了不少功夫,参考了近几年农大的申请。也是因为农业大学今年把硕士改成了408,最后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士。今年农大32人进入计算机专业复试,录取30人,305分。也可以咨询我关于择校的问题,可能会给23年考研的考生一些帮助。

第二,初始测试

1.英语

其实英语也没什么好说的。单词要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开始背,一直背到考试那天。刚开始用的是小红书,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明显进步了。

我没有看任何格式塔和新问题的视频;我看过几次唐静先生的课,还可以。有时间可以看。我觉得这些部分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也不需要太多时间。当然你得考80+或者面面俱到。

英语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和写作。我是汤池在整个读书过程中的老师。在把单词背到自己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大概是暑假刚开始的时候),开始做历年真题。我做了三天左右的试卷。第一天,我完成了打字和初读,第二天,我做了二读,第三天,我做了末读和翻译以及新题型。我没有写作文。至于怎么做题,可以看唐驰老师的视频。

我安排每天学完政治后花一个半小时左右。真题不需要做的太快,因为很少,足够你考前刷几遍了。个人认为你只需要做真题,其他模拟题可以省略。其实,你不需要太担心英语阅读。近几年难度不大,但早些年的真题阅读难度相当大。坚持下去,10年后你会发现越来越容易。不要因为之前的困难而放弃。真遗憾。英语作文我跟着11六月开始的王江涛,背了他建议的五篇大作文和五篇小作文(但是最后都没有考上)。个人建议尽量多背,时间可以早一点开始,以背历年真题为主!!!

尤其是小作文,历年真题重复率非常高。背完王江涛要求的10作文,背了近三年的英语真题小作文和大作文。结果今年的短作文和往年一模一样,我直接在考场上写的。相对来说,大作文更容易写。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部漫画。可以把漫画的内涵拉到自己的作文里。总结一下:英语阅读就像汤池。有时间的话多背点文章,主要是背历年真题,其他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2.408

这个分数也不高,但是在数学面前看起来还不错。7月中旬开始408,真的晚了。从期末考试开始就很调皮,不想学习。

总之,一直跟着好国王走。我只用了王道+真题+模拟题四本书。我没有做一套模拟题,但是那本书前面的知识点总结的很好。

第一轮要打好基础,上课+看书+课后做选择题。上课时间长,但是我基础不好。听课可以帮助我理解。可以选择看书,好的章节直接做题。最好做好笔记,这样确实方便后期复习。

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各用了一个月左右,操作系统用了两周多,计算机网络用了两周左右。我在学习操作系统的时候,一起听了王导的强化班的数据结构和分组。强化课程是直播的,很长,但也很有收获。

大概十一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开始刷真题,做了三套真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回到王导书上继续看书做题,同时听王导的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强化课程。

11月正式刷题。因为做全套题要三个小时,感觉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和大题分开刷选择题,一个多小时做一套选择题,两天做一套。我会听答案然后课后翻王导书的题来巩固。也可以选择王导的冲刺班听弱章,冲刺班没必要听。大题分类,精修课全分。

最后留下三套模型测试。最后真题大概刷了两遍,王导书看了将近两遍。终于!这取决于课程。去年咸鱼和地板压的方向真的很准。课程中强调的内容必须再复习一遍。另外,咸鱼学长和楼楼学长的声音都很好听,给了408复习过程中一半的快乐和动力。

3.政治

从政之前看了很多经验帖,都说从政不需要太早起步。有的说暑假可以,有的说九月可以。暑假七月份开始复习政治。中午,午饭后,我听了徐涛先生的课程,看了他的核心考试。

他讲解的课程真的很好,幽默风趣,知识讲解特别清晰,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理解后做题是没有问题的。听完一章,我会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用铅笔做,理解错了之后做个记号,然后擦掉,过几天再答。每天花费的时间从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不等。暑假结束,课程基本完成,刷掉了1000题(如果你能坚持每隔几天做一遍前面的错题,其实可以说第二遍刷完了)。

这期间我用的教材主要是徐涛的核心考试案例,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致讲座,其中精致讲座写的太详细了,经常看着看着就犯困,翻了好几遍也没再看。

《核心考试案例》是根据考点讲解的,但是说实话,这本书我在看了徐涛的视频之后,还没有看第二遍。暑假一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把1000题再做一遍。不会看书,不会看视频,10月份左右可以开始找小程序刷题。这一点很重要!!!你需要反复刷才能保证你的客观题能得高分。如果要70+,我觉得35+才是保障。65438+2月最后一个月,小思拿到后我就开始背作文题了。我只背诵了小思,最后我觉得想吐。考前一个小时我还在憋着,还好小叔叔还是很准的。

最后客观题考了41分,论述题考了31分。综上所述,政治不一定要很早开始,但是可以在暑假后及时开始(开始太早,比如我可能考不到高分),而且一定要保证以后刷题,有时间可以背妹妹的作文。

4.数学

前期打基础: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

中期挖掘深度:张蜀18讲座+行代讲义。(概率论不需要深挖)

后期刷真题:15真题+何工大学超越卷+李林4套卷。

数学的内容真的很多,同时要求有深度。花在数学上的时间最多,但还是觉得自己刷的题不够多,勉强达到其他体验贴要求的刷量。

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好开始的时间,尽量保证数学一轮在暑假结束之前做完,同时在660上做一些重点章节题目。李永乐的复习书是你的数学课本和例题库,一定要多研究,注意不要买基础版的。至于要不要看视频,就看你自己的基础了。我复习一轮只用了整本书和660,没时间看一节视频课。

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经验。在一轮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概念公式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可以找到方法把它们形象化。比如线性代数中的相似和契约关系,它在N维线性空间中的意义是什么?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有哪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这些都可以搜索一下,有很多微妙的理解。

关于《舒高18》这本书,很多人批评它太技术化,更贴近竞赛。这确实是事实。我做的时候有点沉迷其中。我要学习和理解很多晦涩难懂的题目,会耽误我的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跳来跳去,或者只做例题,课后只做一些重点章节。

第二轮(高数18讲座+线代讲义)结束后,开始刷题阶段。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15的真题,可以查一下这几年的真题难度,比如平均分。那就做几年难熬的。进入11月后,各个老师的论文依次列出,李林6+4和何工大学超过5套论文。不求多,但求完美。另外,一定要注意,考前一定要做题,保持手感。考前一周发烧,那几天没什么精力做题,所以考试时状态下降。毕竟不像高中,刷题一大堆,稍微坏了碰都没了。

三、研究生复试和调剂

初试之后,我以为考研的征程已经走过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关于复试和调剂的事情了。放松一段时间后,我又得回去准备复试了。如果复试科目是你以前没接触过的,不要等到成绩出来再准备复试。因为通常在年度分数线后一到两周,34所高校开始复试工作,随后是其他高校的复试。如果只靠两三周恢复去年的学习状态,有产出,那就很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报考高校时,复试科目也要考虑的原因。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复试失败而被刷。同样,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通过复试扳回一城的希望很大。

中国农业大学,往年复试分为专业课考试、英语面试、综合面试三部分。如果确认已经进入复试,可以尝试提前联系导师熟悉一下面貌。中国农业大学往年一直有所谓的“预面试”——导师在复试前通过进行一轮面试来确定意向好的学生。此操作在19被举报后被取消(个人认为是政府禁止的,但肯定会有私下操作的可能)。虽然越来越透明的考试选拔让各种违规操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但是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永远不会错。

专业课的考试是计算机或者笔试,820的科目是“程序设计(C语言)”。这时候往年的真题就显得尤为重要。820的考察类型多为选择和纠错,配合1对2的程序算法题难度不大。其次是英语面试,采取自我介绍和英语问答的形式。每个学院的时间和问答内容不一定一样。一般来说,更注重考生的日常积累和适应能力。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综合面试,这其实是你最后能不能被录取的关键。具体面试礼仪等等可以自行参考其他分享。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必须对我写在简历和毕业论文上的经历负责。每个人在简历中或多或少都会夸大自己的项目经历,但一定要真的去做,去了解,避免凭空捏造。对于教师来说,学术不端行为是极其不能容忍的。

四、最后总结

总的来说,考研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如何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是一个成年人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学习的能力。希望能读懂这里的每一个学生。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和激励你,最终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实现你的梦想。

最重要的,心态太重要了!数学题不会写,选择题总是错过正确答案,进度落在别人后面,背书一直记不住。考研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次的崩溃,但我希望你不要只是选择放弃,不要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积极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学习。总得有人上岸。为什么不是你?提前祝大家一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