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地理

“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在此,我就如何学好中学地理谈谈自己的体会。如有不妥,真诚希望指正。

一、做好常规学习是学好中学地理的有效途径。

学习常规工作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常规工作,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通常包括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课前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单位目标检测、总结等环节。做好这些环节,是学生学好中学地理的最佳途径。

1,确定目标,系统计划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设定目标。同时,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必须制定计划。学习目标有三个层次:长期、中期和短期。为了便于测试,指导学生训练,了解地理教学大纲课程安排的特点,应以近期目标为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在一个单元需要学习什么,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应该有多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每个单位目标达成后(不管达成多少),都要及时做学习总结,分析成败原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采用“制定目标计划——学习——目标检测——总结——调整学习策略”的模式,经过3至5个单元的训练,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2.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开始,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个环节。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和自学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避免预习流于形式,学生可以采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的预习模式。比如高中地理第十章“人口与城市”第一节“人口增长与分布”,是什么(人口)→如何(增长与分布)→为什么(影响因素)。再如:新教材《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八单元8.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是什么(环境问题)→如何(表现与分布)→为什么(原因)。学生也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预习模式。第一步,看教材中几个加粗的标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教材讲了几个大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个标题下教材的大小,字数和图表,大致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对于重点和难点,教材给予较多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举例,因此教材篇幅较大;第三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预习的重点——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要快速阅读大体内容,重点难点内容要细读。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关键,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例如,对于新教材第七单元“7.1 '人类活动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预习,教材中有三个黑体标题,反映了人类活动区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邮电和商业;那么,从教材的篇幅、三大标题后的字数和图表可以确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可以作为这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后,预习重点关注交通和邮电两大问题。

当然,你要不断尝试预习方法,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预习时做简要笔记,在重要知识下画线,对较难的知识进行提问或标记,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专心上课。

听课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解决疑惑和问题的主要渠道,是学习套路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学生应该认真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到五件事:心、眼、耳、手、口。心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不走神,顺着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思考;看老师的意图,或者看黑板,或者看课本,或者看地图等。认真听老师讲课;伸手够要求或做笔记,或勾画课文的重难点,或做示范操作等。默读、朗读、提问、回答问题等。五官中最重要的是心的觉知。头脑有觉知,眼耳手口才能有觉知,眼耳手口才能并用,才能高质量地协调完成听课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要特别注意老师是如何讲解重点难点知识的,采用了什么思路,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还要学习如何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应该在地理课上认真做笔记。上课记笔记有三种方式:(1)标记法:在老师讲授的重点,在课文靠近的地方用红线和红圈标记出来。⑵见针法:让学生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老师的笔记,或分析解读意象的方法和对错的区别。⑶归纳重点法: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地理概念的解释、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要点、知识拓展点以及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记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一是记录老师的板书,这是笔记的主要内容;第二,根据老师的板书,在笔记本上画一些有重要内容的简单图形,如: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太阳照在地球上的示意图、近地面风的形成图、冷暖锋天气图、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型图;三是记录老师讲解的典型事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课本、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和做课堂练习上。因此,学生在做笔记时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以免忽略其他课堂活动。

4、课后及时复习和作业

复习和作业不是目的,而是及时巩固预习和听课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复习和作业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一般来说,复习相关教材和笔记后独立完成作业比较好。

5、做好单位目标检测和总结工作。

每个单元后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了?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问题?今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等一下。这些都需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目标检测和总结工作,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因此,单元目标检测和总结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根据学科特点,掌握学习中学地理的科学方法,是学好中学地理的捷径。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光有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地获取和驾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学好中学地理的捷径。

1.学习地理要抓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在学习中要抓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同时,为了协调与环境的关系,走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掌握更全面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用知识改造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自己。

2.学好地理,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地理学是一门横跨文理的综合学科,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除了地理专业知识,还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农业生产等知识领域。地理是高考文科和文理类大学综合试卷设计的最佳切入点。试卷设计可以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融合政治、历史、地理甚至中学所学科目。所以学好地理很重要,学生也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才能避免类比。这一步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会越来越多的实现。

3.学习地理应采用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

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说明自然地理中的各种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人文地理中的各种事物、现象、过程之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地理的唯一途径就是采用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去认识地理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比如“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条件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应从特区的地理位置、历史上作为侨乡的因素、交通条件、劳动力技术、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更完整的认识。再比如,“中国为什么要在北京和九龙之间修建‘京九铁路’?铁路建设在选线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要真正理解“京九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铁路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应从地理位置、我国南北货物运输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这一问题,还要考虑铁路沿途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4.学习地理要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地理还具有地域特色,这也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显著特点。任何地区(亚地区、亚国家)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地域特征(区位、自然特征、经济发展等。).所以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要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地区之间的差异和相关联系。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复习区域地理问题。分析比较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可以综合比较,也可以个别比较;可以从自然条件比较,也可以从经济条件比较;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比如,在考察中国南北方的差异时,可以从区位、范围、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资源、农作物、农业基地、工业基地或地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也可以分析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回顾《英日地理》,可以从区位、范围、自然条件、工农业发展、首都、主要城市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运用比较法,学生还可以认识和区分相同或相似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奖励和地理规律。比如“天气”“气候”;对于“水资源”和“水力资源”;最好是通过分析比较来学习和记忆“矿物”、“矿物”、“矿床”等概念。对“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征”的研究,可以罗列对比。总之,通过比较和认知,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国情政策教育、爱国爱乡教育等)。).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世界,正确评价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6.学习地理,要理清地理知识的网络,建立知识框架。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希望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地理知识的体系和属性,从而进行综合分类、因果分析、异同比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在学习尤其是复习的过程中,理清地理知识的网络,建立知识框架。比如,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项目后,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制作一个复习大纲图,反映该单元或项目中各种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框架结构和知识点。再比如:在学习了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地理之后,可以把需要掌握的问题归纳成以下框架,便于知识的存储、比较和记忆。

7.学以致用,学好地理。

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做出有效的贡献。可以说是实用知识。学生在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把课本、书本上尝到的知识技能与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与当地、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起来,与国内外时事热点、焦点联系起来。而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格言对于学习地理尤其重要。学生要充分利用外出和各种书刊、新闻媒体网络等。,尽可能拓宽自己的地理视野,了解自己所在地区难以感受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到自然和社会中去,让书本知识在实地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观察、实践、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熟练运用,从而增长我们的才能和智慧,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8.要学好地理,就要学会如何使用地图。

地图形象直观,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因为任何地理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也离不开空间。因此,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图、制图、绘图和分析的技能。正确使用地图是一项重要的地理技能。读图和用图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组合。但是掌握画图的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1)学生应掌握地图基础知识,明确地图构成的基本条件和要素。当你使用地图时,你可以准确地识别地图中的文字、符号、点、线、面所代表的地理意义。

(2)学生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形象,了解形象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和规律。应该解决什么?如何,为什么等等。

⑶学生要素描,画出重要的草图、剖面图、分布图、线图、地理草图,加深印象和记忆。如月球起源示意图、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和天气图、世界洋流模型图、工农业布局图等。

(4)在学习和复习中,凡是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地名、资源、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应尽可能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图像和原理可用地理术语或标准化语言说明。

5]充分利用填充图集,把学过的知识巩固在图上,按要求认真正规地填写地理上的东西。

【6】为了记住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可以默写、记忆、填图,也就是不看书、不看画册。

9.要学好地理,你必须学会如何阅读。

地理教材包括课本和地图集。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左图右书,图文结合。看文字和图集,把文字放在图像上。

(2)阅读,思考,有问题。俗话说:学而优则仕,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无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提问,大胆提问,不断思考:在哪里?那里有什么?为什么?最近怎么样?我们应该坚定信心,鼓起勇气,敢于挑战难题。同时要开放思想,认真思考,讲究方法,抓住重点,认真学习提问,把每一个难题都搞明白。在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

(3)以写促读。勤于动笔,双手脑并用,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文笔”“十次过手不如十次过眼”。读地理书的时候,第一,边读边把重点、难点、点勾勒出来,也可以标上各种符号,必要时可以做个简单的眉批,有利于抓住要点,强化阅读印象,巩固复习。二是边读边写提纲。通过阅读课本,我们可以分清主次,理清各种关系(主次、并列、因果、从属等。),根据地理知识的结构写一个阅读提纲或制作简单的表格、图表,形成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三是边读边画,即将文字的地理知识以图片的形式表达出来。

(4)有声阅读可以用来阅读地理教材中的关键段落、重要原理或结论以及需要长时记忆的知识。比如“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反复阅读可以增强记忆效果。对于大三学生,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以小组、小组阅读,对于大四学生,可以默读。

5.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应该注意:快速阅读一般内容;重要内容重复阅读;仔细阅读困难的问题;前后对比阅读,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阅读计划。

10,学好地理,要学会复习巩固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后,为了避免遗忘和满足考试的需要,学生应该掌握复习巩固的方法。要点是:

(1)阅读。围绕复习的中心话题,认真阅读相关的教材、笔记、地图、作业和试卷。通过阅读,使学生的知识尽快回到自己所达到的水平。阅读时要注意:第一,要用回忆的方法来理解自己的知识,回忆要有条理、有秩序。在回忆、阅读、思考的过程中,随时记录思考结果,以备整理复习笔记时使用。二是用不同的方式复习巩固不同的知识。复习地理概念,要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采用理解记忆的方法。记忆方法多种多样,如兴趣增强法、形象记忆法、反复强化法、理解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比如记住世界上中国储量最大的六种矿产的名称,除了稀土、钨、锑、锌、钛、钒,根据它们的谐音“我的北心太烦了”很容易记住)等等。地理原理复习要抓住本质,理清因果脉络,运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方法。对于综合性的地理问题,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于区域性的地理问题,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于规律性的问题,采用归纳法。对于地理时空问题,采用字符串编译和序列化的学习策略。地理空间内容可以通过地图上的一些点和线来了解。学习时,注意线(交通线、重要地理边界、人口流动路线等。)连接点(城市、自然保护区等。)、跨线面(陆地、海洋、行政区、地形区等。)、线交点、线方向性等。比如沿长江干线,经过省内五大钢铁基地,相交的铁路干线,农业基地。序列化策略,即进化过程按顺序排列。比如黄道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随季节变化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了解这些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化的过程,因果关系、年代关系、隶属关系等地理事物,运用演化规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也可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策略。

(2)整理。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随时参考。主要包括:知识体系大纲——将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各种对比图——让知识更清晰;简单的地图——生动、醒目、易记。

(3)练习。做一定量的习题是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深理解。做题时要注意:题型要灵活多样,覆盖面广,有一定难度,综合性强;题量要适中,不要陷入题海;题目要有针对性,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练习要有规律。

总而言之,努力是有回报的。我深信,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只要做到以上套路,掌握学习方法,持之以恒,灵活运用,一定能有效学习。当然,我打算抛砖引玉,同学们也要继续大胆探索和实践,使之更加完善,这样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