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句子
试卷中语言鉴赏题的提示可以概括为:语言表达、内容情感、写作方法等。,而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功能”)。
一、句子鉴赏的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察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即是否使用修辞,是否有特殊句式,是否使用含蓄的词语。
1.修辞视角下的欣赏。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类比、夸张、排比、对偶、重复、设问、反问),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隐喻,根据事物的相似性,用具体、简单、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作用:能使表达的内容生动具体,给人以生动深刻的印象,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再如排比,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用它来推理,可以使讨论详细清晰;用它来抒发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来描写人,可以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1:油虫子在这里唱歌,蟋蟀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
赏析:此句运用拟人修辞,将油蝇和蟋蟀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油蝇和蟋蟀美丽动人,充满生机和无穷乐趣。
例2:因为岛挡住了它的旋转,所以它用脚踢,用手推,用牙咬。每时每刻都越来越激动,越来越辛苦。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手法,表现了醒来后大海的剧烈动荡,表现了大海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起来很流畅。
例3。2008年南宁中考阅读题《大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谈谈第一段中“我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浮现在我心中的美好事物”比喻为“我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我不能再拥有它们了”,形象地表现了此时斯科特心中涌现的美好却不能再拥有的东西。
2.欣赏特殊句型。
(1)从句型特点鉴赏。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收尾句、结尾句、双重否定、长短句结合、对仗句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作者深意。
例4:“关于孔乙己确实死了”(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概”和“确实”看似矛盾,实则是作者的别出心裁,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并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也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冷酷和所有人的冷漠无情。
B.点睛之笔: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是文章的眼睛。
例五:“她为了爱儿子,饮鸩止渴;勉强硬着头皮说自己打得好,是为了希望儿子有进步”(邹韬奋《我的妈妈》)。
赏析:从这种复杂的心态中,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希望儿子进步却又非常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文章的主题也是贯穿纸的。
C.结束语:以上的总结,或许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回味无穷。
例6:“我做了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有扫帚那么长,粒有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曲志红、朱东菊、李斌《袁隆平的梦花园》)
赏析:以袁隆平的美丽梦想结尾,既能使文章点到为止;也进一步凸显了袁隆平一生不断追求自己“梦想”(理想),追求更高目标和崇高理想的精神。
此外,文中的一些警句和抒情句子也值得关注。
注意:鉴赏要建立在阅读的整体感知上,而不是挑词造句、断章取义、脱离文本,要与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境充分联系起来。
(2)从结构功能角度欣赏。
一个段落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如果每一层的意思都要做到严谨、完整,那么一些单词或句子就会在这方面起到作用。一个句子常见的结构功能有六种:引导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铺路、前后呼应(照应)、概括上文或总结全文、指出中心或升华中心。等等。要把握一般引导句、转折句、总结句,分析它们的结构功能。
例7:“远处的钟声突然唤醒了大海深沉的梦。”
赏析:这是一个转折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海睡海醒,潮起潮落的纽带。
例8:2008年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岁月的呼唤》中的题目(第19号):请简述划线句“一声呼唤,一腔爱意”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当我们思考课文中下划线句子“一声呼唤,一腔爱意”的作用时,要把思考角度定义为“这句话在结构和主题上的作用是什么?”结构上与题目协调,即点题目;指出主题上的中心,表达对家乡亲人的爱。
3.从用词的角度欣赏。
很多关键句子的意思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来传达的。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深刻理解句子是欣赏句子的一种常用和可取的方法。
例9: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天)
赏析:“偷”与“钻”描写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压力,春草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浮现的场景以及作者的惊喜之感。同时,这种写法让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看起来也有了意识和情感。“嫩绿”放在句末,强调青草的特性;让句子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例10:树顶上有一髻白花,像日本护士。(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鉴赏:可以换其他同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堆”字不合适。“顶”写的是一场小雪后小树的独特寓意,轻盈灵动,就像背后的比喻,“像日本护士。”
语言中句子的共同特点有: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生动具体,有的准确严谨,有的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一个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取决于它的风格和语境。要把握句子的整体特征,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句子的情感内容来看
每一句话本身都能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还饱含着作者的一些思想感情。在欣赏句子的答案时,内容、思想和感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11.2008盐城中考阅读题《父与子》中的题目(第21号):如何理解下划线句子“别担心,儿子,这扫帚不会丢你的脸”的含义?
赏析:我们在思考这句话的时候,在句前加了一个“为什么”,翻译过来就是“为什么这个扫帚不能丢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质丧失的不满。“扫帚”代表节俭和勤奋,这些美好的人性品质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此外,他本质上说他不会给儿子丢脸。
例12.2007常州中考阅读题《风吹一条命》中的题目(第16期):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完全吹下了车”的含义。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戏仿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爷爷老了,就像自行车上的物体,完全被风吹倒,再也骑不动自行车了!如果能摆脱这句话的比喻修辞,用自己平实的话来表达:爷爷老了,不能再骑自行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看句子
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从表达的角度欣赏。描述人物和表达环境的描述性句子通常在衬托和表现人物方面起作用。
例13:夏天,风在俯瞰无名墓的树林间沙沙作响,与墓上温暖的阳光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黑暗的土地。”(《世界上最美的坟墓》)
赏析:伴随着这美丽舒适的风景的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葬于此。可见,与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自然一样永恒,从而体现了他的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的角度欣赏。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用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感受的各种具体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抒情、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14:“大小岛屿相拥依偎,群山悄然入睡。星星在头上眨着懒洋洋的眼皮,好像要睡觉了。”
赏析:以海上四周的风景岛屿、山峦、星辰为衬托,进一步宣扬海中沉睡的“静美”,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这是一幅美丽、温柔、宁静的“沉睡画卷”。
例15:“我喜欢大海,也宠它,尤其是涨潮的时候。”
欣赏:作者直言不讳,明确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赞美,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学生只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从某个角度去欣赏。
例:16:“每天涨潮的时候,我听到海浪打在岩石上的声音,我看到水滴起伏,像细雨、雾和黄昏;有时候又腥又咸,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身上,把房间里的东西都弄湿了。”
赞赏:1。抓住欣赏的关键词:用“冲”、“粘”、“湿”来形容潮水来时的动作,表现出潮水梦幻般的魔力和面纱般的柔软。
2.修辞角度的欣赏: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潮水。“细雨”、“晨雾”、“暮烟”三个隐喻,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春天多雨,黎明多雾还是黄昏朦胧?给人一种湿漉漉、虚无缥缈的感觉,生动展现了潮的奇幻魔力。
3.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对潮汐的声、形、气、动进行了描述。用“细雨”、“晨雾”、“黄昏烟”来形容潮来时的形态,用“鱼腥味”、“咸味”来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第三,句子鉴赏的立足点
每一句都可以摘录一定的内容,有些内容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表达文章的主旨。所以,欣赏一句话,首先要找到欣赏的出发点(从哪个角度),但落脚点在于分析这句话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主题。
例:17:大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攻击着,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着岩石的裂缝,戳着岩石的屏障。"
赏析:从修辞学(拟人)的角度,落脚点是分析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表现了大海发怒时的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
例18:“这是一场伟大的运动,海的美就在这里。”
鉴赏: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分析这句话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文章的主题。面对惊涛骇浪,胆小的人会感到恐惧,而勇敢坚强的人会感到幸福。《海潮》激起了作者的情感,使他由衷地钦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颜路积极和勇敢的生活态度,通过他对大海的爱。至此,全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总之,欣赏句子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知道答题的规律,掌握答题的方法,明确答题的角度,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欣赏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看到,这些写作手法都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还有表现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关照、联想、想象、压制的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事与议论结合、情景交融、对比、铺垫、托物与抒志、精绘、铺垫悬疑、正面比喻与象征、讽刺今人穿越古代、 揭示志向,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渲染,动静对比,笔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抑制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述与议论结合,情景交融,对比,前后照应,托物抒情,借景抒情,铺垫悬疑,正面,比喻与象征, 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渲染、动静对比等 .....、虚实写、托物与抒情等。表达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解释。(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修辞是常见的比喻、对比、类比、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设问、反问句、重复、反讽和引用。
I .叙述性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素质,烘托中心意思。
2.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的修辞是用来形象地写出…
4.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的写作...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反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暗示线索
8.第一段叙述的作用:
1.环境描写: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2.其他:从话题入手,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9.中句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论性议论文句的作用:概括全文,照顾开头,指出中心,深化主题。
11.叙事顺序:直接叙事、倒叙、插叙。
12.作家的人的优点: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个人说,善良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
13.叙事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位置变更;中心事件
14.发现线索的方法:标题;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抒情论证句
15.句子段落鉴赏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点、修辞);情感(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文章的)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的归纳
第一部分
两条常见的叙事线索:对象线和情感线。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和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论证和反驳。
两种解释语言:平实生动。
说明文有两种类型:关于事物的说明文和关于事物的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绪,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述-解释时代背景。
两种论证形式:事实论证和理性论证。
第二部分
三种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三种情绪色彩:积极、消极、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是根据小说主题能否表达而定)、情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恰当的描写方法和角度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和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解和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和技巧。
开始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比如《孔乙己》的开头,描写了咸亨酒店的布局和酒客两种不同身份和地位(短袄帮和长袄主顾)的场景,说明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孔乙己这个特殊人物的出现做了铺垫。
发展人物性格,体现个性。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述了孔乙己第一次在咸亨酒店喝酒被嘲笑的场景。通过对孔乙己的形象、举止、动作和语言的刻画,揭示了他贫穷、自欺、迂腐、骄傲、懒惰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述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喝酒被嘲笑的场景。通过反映丁对孔乙己身体残疾的欺软怕硬、冷酷无情的正面描写,展示了他的悲惨遭遇,从而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尾深化了主题,留下了思考。
比如在《孔乙己》的结局中,一组意味深长的“约”“确”等词语,不仅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烘托情感,预言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的悲凉景象,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剧结局。
例二:《我的尤尔叔叔》的高潮和结局,通过描写两个对比鲜明的大海场景,烘托了人物欢快、失意、压抑的情绪。
例三:烈日暴雨之下,全文力图描写烈日和暴雨,既推动了情节一步步发展,又表现了牛马不如的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情况,说明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例:《孔乙己》开头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布局和顾客来来往往的情况,说明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一个特殊人物孔乙己的出现做了铺垫。
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由提出问题(引言)、分析问题(论文)、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
解释的三个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语言使用的三个原则:简洁、连贯和恰当。
三种叙述顺序:直接叙述、倒叙、插入。补充叙述是一种插值。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的情节由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例证论证、真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现方式:叙述、描写、解释、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引用;②表示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定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注释、②插值、③声音的中断、④话题的转换、⑤意义的递进表达。
第五部分
六个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⑤主要→次要。
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
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情描写。
六类病句:①成分不全;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使用不当;④不一致;⑤语序不当;⑤虚词(介词)的误用和滥用。
省略的六种用法:①省略表格内容;②间歇性表语;③因抢白话文而表不全;④情绪的矛盾;⑤思维跳跃;⑤进行中的思考。
第六部分
七种解释方法:举例、类比、比较、列数、分类、定义、引用。
七类短语:并列短语、偏旁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语短语、去字短语、宾宾短语。
第七部分
复句的八种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⑧因果复句;⑧假设复句,接受复句。
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使语言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2拟人——把事物写成人,使语言生动。
3夸张——突出某物或强调一种感觉。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⑤双重性——让语言简洁利落。
⑥引用——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⑦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⑧反问句——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常用的十种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促进与抑制(欲促则先抑)、以景抒情、以物比喻。
符号是通过某一特征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一个人和某一个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例子:白杨的赞美
白杨伟岸、挺拔、朴实、温柔、坚强的内在风格,不仅“象征着北方的农民,也象征着我们今天民族斗争中不可或缺的朴实、坚定、奋进的精神”。
从前后两个角度衬托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子:白杨的赞美
开头描写了杨树的生长环境——雄伟的西北高原,衬托出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比较两个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海燕
将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懦弱形象进行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无畏、勇于战斗的鲜明特点。
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生动地描绘了白草园林的有趣景色和三潭印月中枯燥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由幸福生活,不满限制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比喻用来描述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用比喻来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和情操。
例子:白杨的赞美
把北方军民和白杨树作比较,把北方军民为中国解放事业而战斗和奋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白杨树正直、朴实、严肃、耿直、力争上游的特点作比较。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的形象,再深入挖掘事物的特点和内在意义,再肯定和赞美事物,更加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点。
例子:白杨的赞美
先说白杨不是“好女人”,再夸是“好老公”,凸显了白杨的外在形象和内在魅力。
《另一个》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和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论证和反驳。
两种解释语言:平实生动。
说明文有两种类型:关于事物的说明文和关于事物的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绪,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述-解释时代背景。
两种论证形式:事实论证和理性论证。
第二部分
三种情绪色彩:积极、消极、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是根据小说主题能否表达而定)、情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由提出问题(引言)、分析问题(论文)、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
解释的三个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语言使用的三个原则:简洁、连贯和恰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例证论证、真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的情节由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四种叙述顺序:直接叙述、倒叙、插入、补充叙述。
引号的四种用途:①引用;②表示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强调。
第四部分
五种表现方式:叙述、描写、解释、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注释、②插值、③声音的中断、④话题的转换、⑤意义的递进表达。
第五部分
六种解释方法:举例、类比、比较、列数、分类、定义。
六个逻辑顺序:①总体→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共性→具体⑤部分→整体⑤主要→次要。
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
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情描写。
六类病句:①成分不全;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使用不当;④不一致;⑤语序不当;⑤虚词(介词)的误用和滥用。
省略的六种用法:①省略表格内容;②间歇性表语;③因抢白话文而表不全;④情绪的矛盾;⑤思维跳跃;⑤进行中的思考。
六种常用的写作技巧:象征、对比、衬托(铺垫)、关怀(呼应)、直接(间接)描写、促进和抑制。
第六部分
七类短语:并列短语、偏旁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语短语、去字短语、宾宾短语。
复句的七种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合句;⑤因果复句;⑥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使语言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2拟人——把事物写成人,使语言生动。
3夸张——突出某物或强调一种感觉。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⑤双重性——让语言简洁利落。
⑥引用——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⑦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⑧反问句——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