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例子!辩论赛

近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企业家认为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是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三成企业家认为“现阶段,诚信企业往往吃亏”。

无独有偶,本月初,上海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上海近50%的未成年人认为,诚信意味着苦难。

两个“近50%”和两个关键人物对“诚实”的怀疑态度令人担忧。

翻看最近的报纸,各种违背诚信的新闻扑朔迷离——广东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单,数量超过1000人;餐厅为了“肉质鲜嫩”,竟然用去污粉处理牛肉;公费留学后,留学生因违约不愿回国工作;一幅《虎画年画》,让一个投机的农民和林业部门陷入诚信危机;十几架飞机无缘无故地“倒飞”,航空公司公开坚称“天气是原因”...诚信的丧失就像瘟疫一样,在社会的很多角落蔓延。

看看历史。“不信之人,不知其所能”,在以“仁义礼智”为道德标准的传统中国,“信任”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交往原则和道德准则。这种“信任”与当今商业社会的“信任”相比,内涵相同,但又不尽相同。在商品经济社会,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制度约束,以及在这种制度约束下培养出来的个体意识。

在几千年的帝制社会中,社会所强调的“信用”从来没有从道德倡导变成制度化的规范。第一,在“重农抑商”的长期坚持下,中国的泛儒家农业社会始终没有发展出完整的商业形态,对现代商业诚信也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人民与皇帝(政府)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通过契约原则建立起来的。“民可使,不可使而知”的愚昧政策,让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从根本上变得虚无缥缈。于是,千百年来,一方面“不义之财,富贵如云”的道德倡导在庙堂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宁负天下而不负天下”的反道德宣言又重新流行起来。

仔细看看现实。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生态过于落后,过于注重道德层面,但仍然对中国的泛儒家社会起到了有效的规范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到来的30年里,不言而喻,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着某种程度的诚信缺失和诚信真空。一方面,在商品和利润的冲刷下,传统的、道德的诚信原则已经被很多人抛在脑后,为了获取超额利润,攫取不义之财,却不讲信用甚至恶意欺骗;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面对全新的、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传统的信用法典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考验。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更多的人更频繁地被抛在“守信VS失信”的十字路口。

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是信用社会,“诚信”是一切交换和交易的前提。在转型期的中国,虽然对少数人来说,短期内,失信的收益很高,成本很低;但对于整个社会,从长远来看,诚信的失范和缺失会带来灾难。

乐观地看,在中国的积极转型中,社会观念的整体飞跃,虽然带来了断裂和失落,但也隐藏着“升级”的力量。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社会暂时的诚信缺失必然导致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并导致制度化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示范、倡导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将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