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文化特征
但是事实真的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吗?
从文化的角度,我们通常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段时期定义为“中世纪”。人们一直受经验主义和“废墟论”的影响,对中世纪文化有一些误解。人们赞美古希腊文化和文艺复兴文化,却对两者之间的“中世纪文化”嗤之以鼻。中国有句古话叫“抱臂之木,生于最后一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台从基土开始。“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要想发生质变,必须积累足够的量变。古希腊文化的繁荣也根源于爱琴海地区高度发达的“克里特-迈锡尼”古文明的消亡。那么我为什么不能认为中世纪文化也为文学复兴的繁荣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呢?
众所周知的中世纪文化,无非就是宗教文化。说白了就是“神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禁欲主义,这是中世纪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总的来说,禁欲主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于对现实主义的怀疑和否定的来世文化和天国文化。中世纪早期,人们通常用“黑暗”、“堕落”、“欲望”这些词来形容。由于众多的战争和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现实生活犹豫而痛苦,悲观主义的乌云久久不散。基督教理想天国的虚幻构建,满足了当时人们干涸的心灵。他们相信天国是美丽的,有最香的蛋糕、最醇香的酒、最美妙的音乐和最华丽的服装。这是人们在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里为自己找到的海市蜃楼。虽然他们知道那是虚幻的,但他们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另一部分是引导人们信仰的超验主义文化和神权文化。这两种文化体现了一种神权至上的观点。基督教致力于为人们创造一个完美的上帝,然后一切都围绕着这个上帝,为了接近上帝,为了洗刷原罪,为了来世的幸福...人戒禁欲,甚至把生活必需的东西捆绑起来。然而,这种神权文化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对* * *的信仰把无数的信徒聚集在一起,有利于社会人际交往。此外,正是由于后来神权文化的畸形发展,人们重新关注现实生活,从而为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很多人不喜欢教会,教会是中世纪的精神领袖。他们认为用宗教来束缚人性,随意敛财是罪恶的。但实际上,教会向各行各业收取大量的费用和税收,包括什一税、遗嘱认证费、丧葬费、律师费等。,甚至以贩卖赦免符号的名义收的钱都大规模投入到了公共事业的建设中。所以,一切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历史,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中世纪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封建制度。欧洲的中世纪充满了矛盾。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信仰与理性形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教会宣扬原罪、来世、禁欲主义,封建君主宣扬忠君爱国,关注现实世界以获得真正的名利。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一样,都是以采邑为基础的,但又有些不同,就像14世纪法国流行的一句话,“诸侯的诸侯不是我的诸侯。”这说明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纯粹的人身关系基础上的,也就是他们的封建主义想要独立,这里面也隐藏着相对平等的思想。
“我们在被太阳欣喜的甜蜜空气中愤怒,我们厌倦了心中阴郁的迷雾。现在我们在黑泥里难过。”中世纪是黑暗的吗?我们不能否认,真的很黑。但是黑暗是自己到来的吗?显然不是。所谓黑暗,无非是人心的迷茫。只有从迷茫中走出来的灵魂才是最清晰的,就像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出来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