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来源:网络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通用名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 Ca(OH)2,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石灰石和大理石CaCO3
◆ NaCl,盐的主要成分;
◆纯碱和碳酸钠Na2CO3
◆烧碱、烧碱、烧碱NaOH
◆cuso 4·5h2o为胆矾和蓝矾;
◆碳酸钠晶体na2co 3.10H2O;
◆氨NH3。H2O;
三。金属活性
1,金属活性序列: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迁移率序列的意义:金属在金属迁移率序列中的位置越高,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迁移性越强;
3、金属活动序列的应用:
(1)氢之前的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元素);
(2)只有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和盐的溶解度
1.常见盐和碱的溶解度:(如果不看括号里的字,是不是更好记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均溶解,硝酸盐在水影无痕迹;
◆硫酸盐不溶性硫酸钡和氯化物不溶性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解钾(盐)、钠(盐)、铵(盐);
碱性物质的溶解性:只有钾(氢氧化物)、钠(氢氧化物)、钙(氢氧化物)、钡(氢氧化物)是可溶的。
2.八种常见沉积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种微溶物质:
Ca(OH)2(石灰水表示?澄清?CaSO4(实验室二氧化碳生产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 MgCO3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不能用碳酸根离子去除溶液中镁离子的原因)。
动词 (verb的缩写)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产生气体、水或沉淀物。
(即存在不存在于溶液中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和BaSO4不能作为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不及物动词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指标?溶液的酸碱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到碱性溶液才会变红。注:不溶性碱对指示剂没有影响。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特例: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2.pH值?溶液的PH值
pH & gt7溶液呈酸性(越小越浓)。
pH=7的溶液是中性的。
pH & lt7溶液呈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检验
◆Cl-(溶液中)?向试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试液中含有氯离子;
◆SO42-(溶液中)?向试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若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试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还是溶液)?向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当向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时,如果产生可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注意:
1,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银溶液,因为硫酸银是微溶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测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和盐的特性
1,浓盐酸?挥发性强,有刺激性,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挥发性,气味刺鼻,空气中有酸雾,强氧化性;
3.浓硫酸?没有波动。一种粘稠的油状液体。它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时能释放大量的热量。强氧化;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量。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硫酸铜cuso 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na2co 3.10H2O);
8.氨(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和碱的共性
1,酸的共性
(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性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普遍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有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X.盐的特性
1,有些盐能与更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有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3.有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一些不同的盐可以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的解题技巧
一、掌握记忆的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虽然酸、碱、盐部分有很多题,如鉴别、推断、除杂等,但这些应用都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酸有五个共性,碱和盐有四个共性。需要加强对这些化学性质的记忆和灵活记忆。可以采用图表记忆法和变式记忆法。
比如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成下图比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做变式练习,增加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比如:
(1)盐和水形成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有几种成盐规律。
通过如上练习www.gEO2k.cOM,我们可以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
二、师傅?规则?能做到吗?方圆?
通过记忆,你能熟练运用上述规则吗?当然不是。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发现上述许多规律都存在?规则?有条件的。所以在记住法律的前提下,也要记住法律适用的条件,做到有针对性的适用。比如反应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灵活记忆。总结如下:
比如写出下列物质中能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苛性钠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和二氧化碳。
思路:
这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条件的好例子。在解题中,为了防止跌落现象,可以以铁为起点,一步步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的起点,一步步向前推进。判断* * *有8个反应。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对反应规律和反应条件的记忆自然得到了加强。学生可以多找这样的练习,做成卡片放在身边,随时练习,自然会成功。
第三,抓住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看到很多同学沉浸在题海中,耗时很长,收效甚微。虽然酸、碱、盐的问题多种多样,但都是一样的。总的来说,可以说这三类题型很有代表性,对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一定会对其他相关题型的适应性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下面我们用相关例子简单总结一下各自的特点。
示例1:选择一种试剂来识别以下溶液:
NaOH、NaCl溶液、稀HCl()
BN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思路:
鉴别的原则是掌握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指如果能用物理方法鉴定,就不应该用化学方法鉴定;能鉴定一次就不用鉴定多次了。所谓最少试剂,就是你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定,不要用多种试剂。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鉴别出的物质明显不同。如:变色、气体释放、沉淀等。
解析:a、通过物质的分类,很明显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还要加入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B.通过观察发现,Na2CO3遇酸(H+)产生气体,AgNO3遇CL-产生沉淀,KNO3遇盐酸无现象,所以加入盐酸进行鉴定。
C.从上面可以看出,K2CO3遇酸(H+)产生气体,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淀,NaCl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所以加入稀硫酸进行鉴别。
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淀,稀HCl遇CO32-有气体,而NaOH遇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Na2CO3或K2CO3鉴别。
e、观察发现NH4+遇到OH-生成氨,Ba2+遇到CO32-和SO42-生成沉淀。取样后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有气体生成NH4NO3,而气体和沉淀生成(NH4)2SO4,只有沉淀生成Na2CO3,NaCl无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可以根据一次鉴定、多次鉴定、无其他试剂鉴定、两两混合鉴定对鉴定题进行分类,并根据各自独有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从而达到全面掌握不同鉴定类型的目的。
例2:选择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从生石灰中去除碳酸钙
(2)从氯化钾晶体中除去碳酸钾
(3)从碳酸钙固体中除去碳酸钠。
(4)从一氧化碳中除去二氧化碳
(5)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硫酸铜
(6)从铜粉中除去铁粉
思路: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新增杂质)、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的状态)、易分离(除杂后易分离),先有后有化学法。应用中的除杂方法有很多,如转化法、沉淀法、吸附法、过滤法、溶解法等。
解析:(1)通过加热或高温灼烧,可以除去碳酸钙,得到更多的生石灰。
(2)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3)可采用用适量水溶解后过滤的方法。
(4)可以采用通过热碳层或通过苛性钠溶液的方法。但显然烧碱溶液法具有吸收杂质彻底、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
(5)由于含有Cu2+和SO42-两种杂质离子,可采用同时沉淀法。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
(6)由于Fe和Cu在金属活度序列表中排在H的前后,加入足够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过滤即可达到。也可以用加入足够的硫酸铜溶液,过滤的方法。
例3,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一种或多种物质。将混合物溶解在水中,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使其部分溶解,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 _ _ _ _ _ _ _ _ _。
思路:
推理题用到的知识储备有:(1)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和溶解度(包括物质在水或酸中的溶解度)。比如铜离子溶液是蓝色的,铁离子溶液是黄色的等等。常见的白色沉淀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氢氧化铜沉淀为蓝色,氢氧化铁沉淀为红棕色。初中的酸不溶性沉淀物是氯化银和硫酸钡。(2)会判断物质之间是否有反应。(3)三种离子(硫酸根、碳酸根和氯离子)鉴别的正反推理。(4)理解关键词的能力。比如:?全部解散?、?部分可溶?、?都不溶?对词语的理解,如。好的推断题是对以上知识点掌握情况的综合考察。
解析:推断题的答案是基于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典型的实验现象。这个问题是溶于水得到的?无色溶液?已知CuSO4(蓝色溶液)一定不存在;同时K2CO3和CaCl2相遇会沉淀,所以K2CO3和CaCl2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被谁?滴加硝酸钡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沉淀物可能来自碳酸钡和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硝酸钡与K2CO3或K2SO4的反应沉淀。被谁?加入足够的稀硝酸沉淀并部分溶解?已知碳酸钡和硫酸钡都存在,然后推导出K2CO3和K2SO4都存在。因为K2CO3存在,CaCl2一定不存在。但是KNO3存在与否并不会影响以上的鉴定和推断,所以KNO3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这个问题可以在练习过程中稍作改动。如:如果?沉淀物完全溶解了?推理结果是什么?如果?沉淀物完全不溶?如果推断出结果会怎么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一题改一题多做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复习效果一定会起到辐射作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记忆技巧
1,化合价精华之歌
化合价的本质要准确记住,金正恩不是否定的。
氢-氧-二要记住正负总价之和为零;
很多元素都有化合价变化,不同条件下化合价不同。
注意:?金仲翀?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是正的:?非金属的价通常是负的。
2、化合价之歌
氯化氢钾钠一价银,二价钡氧钙镁锌,五价铝硅磷,
二、四、六硫都在这里。谈变化价格不难,23铁,24碳,
有三,二,四,五氮,二,四,六,七锰,铜和汞是最常见的。
福丸的碘是负一,特例是正七。
3.写化学式之歌
先看,再写,再标价格,还原后再划。
4.谱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产物;中间有等号,条件要注明清楚;
正确书写化学分子式,分子式要平衡;气体和降水用箭头明确标出。
5、金属活动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
6、物质溶解性之歌
硝酸钾、硝酸钠和硝酸铵可溶于盐,但银和氯化亚汞不溶于盐酸;
硫酸铅和钡浸在水中,碳酸和硫酸镁微溶;
有五个位置用于溶解碱、钾、钠、铵、钙和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个句子来记忆。
氢、氦、锂、铍和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和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和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分辨,没有新的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不是这样,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两个变化有区别,判断有没有新的东西;
两个变化是相关的,变化中间有一个变化;
变化是自然决定的,物化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奇数阶是奇数,偶数阶是偶数。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排列的两个价格,价格编号交叉写在右下方;
将价格编号还原为角度代码,并检查配价规则。
猜你喜欢:
1.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资料
2.初三上学期化学学习总结。
3.初三化学方法学习小结。
4.高三化学酸碱知识点复习。
5.总结初三化学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