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

安陆市实验小学

保康县马桥镇小学教育科研自查报告及总结

我们的科研之路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保康县马桥镇小学

一、基本信息

保康县马桥镇小学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校园面积10870平方米。现在有656名学生,1-6年级* * * 12班。现有教职工30人,专任教师25人。校园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功能区相对科学合理。学校绿化定型硬化,整体布局简洁明快,干净清爽。

学校注重长远规划和战略构想。如果说教育和科研永远是办学的核心,那么科研学校和学习团队也在逐渐成为优势。用科研的理念指导学校的全局,使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团队成长、学生发展等。都是围绕科研这个主题来组织实施的;几年来,自我施压,锲而不舍,始终保持每一份工作都在思考的状态;注重学习、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信息应用能力,让教育研究深入人心,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道路越走越宽。学校已成为保康县科研强校、襄樊市科研强校、湖北省唯一的农村乡镇实验小学。多次举办县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乡镇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改革实验学校、市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湖北省推进和实施地方课程综合阅读实验学校、襄樊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指导主动学习实验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等称号。教师业务快速增长,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这两年学校和老师形成的科研成果已经编成一本书,预计一年内学校和老师会出专著。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迅速,配置标准居全县前列。人人拥有个人办公电脑,人人实现电子备课、在线学习和信息交流,人人拥有个人网页;12班“班班通”组装投入使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科学管理——教育科研的保障

科学管理的重点是打假挤水。管不好教育科研就是空谈,管不好教育科研就是包袱。学校尽可能减少平时工作的自由空间。时间一控,学生坚持课余网校制,禁止节假日补课,严格按照课表执行课程计划,让时间把汗水加进98年校史。第二,重视教学盲区的管理,加强学科间管理的平衡,对所有学科一视同仁。要杜绝管理上强调老师忽视学生、教材忽视课堂、活动忽视平时、语言数字的盲点。所有常规检查都要深入教室和学生,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和教师工作的意见,认真分析检查结论,对个别教师进行跟踪管理,限期整改,绝不放过问题。三年来,学校做到了明天考,今天依然按照课表上课,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做好工作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好教育科研;三是注重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教学成果目标管理的制度性和约束性,继续向全体学生、班级、教研组、学科下达初始目标,坚持双双、双优、优、综指标单一综合考核,修订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奖惩比例,改写有奖无罚的历史;第四,要严格考试管理,以考管教,挤掉教师教学评价和测试中的投机水分,组织所有学科和活动的测试,用优秀的测试约束所有学科的教学行为。要想在这种体制下做好工作,就必须在教育和科研上下功夫,只有真正在教育和科研上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2、研究——教育研究的重点。

99年前,学校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观念和方法陈旧的现状,拟定了《情境教学应用于阅读教学》和《优化应用题、计算和概念教学》课题,指导语文和数学教师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计划,制定实验目标和措施。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教师的观念已经从用时间和汗水提高学生成绩转变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从“灌输、填鸭式”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练;解决了“如何创设情境,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的问题。

从2000年到2003年。分析第一阶段的问题,配合新课程理念,学校拟定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趣味数学与学生生活、思想品德学科注重情感体验、自然科学中的观察与探索等课题。在实验中,学校下大力气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中引导教师反思如何教、如何学,并抓住了省级活动(湖北省首届乡镇小学语文精品课程竞赛)的契机。深入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主题,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状态,着眼于在短时间内加强学生“敢想敢说”的训练,把握省活动后学生主动学习状态的优势,深入开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互动学习”的研究。

2004年,学校聚焦新课改,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反思了存在的不足,反思了教师的研究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阶段的课题要从教师的教学实践出发,在学习新课标中产生问题,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有了新的研究思路: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小范围的研究。鼓励教师围绕学校“自主学习、积极发展”的总课题,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找出问题的焦点,建立各级子课题和教师所研究问题的侧面,形成树形的项目网络系统(主干-树枝-树枝)。学校的一般问题是主干,相对集中的焦点问题是分支,称为一级子问题。一级子问题下的分支或者几个老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称为二级子问题,然后分支就是老师们选出来作为三级子问题的小问题。根据问题的覆盖面,可能有四个子问题。教学部门帮助教师理顺课题的网络关系,明确各级项目负责人的职责,遵循“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原则,指导教师做好各子课题的研究。这种项目结构有两个好处:一是问题小,针对性强,老师的研究难度不大,研究任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二是各级子课题可以从属于一级,一级属于一级,形成攻关合力,有利于把课题做大做深。

研究的本质是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避免走弯路的捷径就是让问题从整体上体现“树形结构”,很多问题分布为根、干、枝、叶。每年四季交替,绿叶中收获果实。散、乱、自由,个人属于流寇兵士、散俑类型,难以成就大业。

课题的相对集中和有效分布,带动了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思考和解决问题中,真正进入科研状态。这种状态首先体现了“真”字,真就是实:实,实用,不空,不随风跑,或者说“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其次,反思就是研究。只有真正提高了反思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具有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学习、实践、反思是研究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写了大量的反思日记,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各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研究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抓课题研究上,学校的定位是引导教师反思,提高研究水平。马桥小学开展了课题研究,其认识和总结的经验多次受到县级表彰,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与全县兄弟学校交流做法。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县级以上奖项,其典型做法和经验多次在市级以上交流。“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学科设立省级课题并通过审定;“有趣的数学和学生生活”在市级成立并结束。从2004年春到2005年春,“树形结构项目”的雏形已经形成,树形结构下的子项目全部完成,并成功编制了该项目15语料库,真实展现了教师探索、实践、反思的心理历程。

2005年秋,新一轮“树形结构项目”已经出现,学校新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被明确提出作为教师研究项目,并被纳入树形结构项目数据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数学学科的数学生活化与训练的有效性,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提出。5438年6月底+2005年2月,项目全面验收,预计一年内完成研究任务。2006年春,各课题组已进入正常研究阶段。目前各级子课题中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学校教学部对每个实验老师的阶段性问题总结进行评估和验收,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教学部将2005年秋季建立的各级总题和子题收集成册,组织教师整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反思日记、安全分析和学习体会。每个研究小组将它们收集在一起,装订成册,记录实验过程的足迹。

3.团队成长是教育和科研的关键。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是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学习已经成为马桥小学的优良传统。“终身学习,终身进步”一直作为马桥小学老师的形象写在文化墙上,时刻激励着老师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初期,为了保证学习的落实,学校规定教师每期必须完成5万字以上的业务笔记,期末验收评估,成绩将纳入年度考核。教师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断的学习给了教师理论指导,丰富了教学经验。新课改呼唤学习型教师,选择学校没有错。“学”也就是学习、思考、吸收、内化。没有这个过程,学习只是单一信息的相加,并没有转化为素养。于是“学习和思考”就成了学习的第二阶段。老师不只是做学习笔记,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工作,时不时地回忆自己的经历。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一天,我们都不会停止学习,形成氛围,形成习惯。教师受益,教师群体优化。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学习”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第三阶段,学校不仅为教师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还支持教师配置个人办公电脑,增添了大量书籍——教育经典、文学名著、科普文献...满足教师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渴求。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期精读一部教育名著,定期举办学习讲座,交流学习经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使用丰富了教师的学习内容。学校对老师的学习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需要提取很多,而是通过网上学习,收集,加工,整合,大容量摄入,多角度思考,学以致用。学校以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每期高质量的讲座接受教师阅读思维的效果;信息技术的接受基于四个“人人独立”(独立处理文字和电子表格,独立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独立下载处理优秀的网络资源,独立制作简单的课件)。教师的专业学习不断抓,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师开展科研奠定了理论基础。

抓好六年新课标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核心因素。作为一项制度,我们安排全体教师进入新课标教材的课堂听课,安排在教研组每周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和学校每期一次的教师专业培训活动中,伴随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跟进两年,将持续到六年级,让每一位老师都经历一次全日制的新课程洗礼。

真正的研究是冷静思考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分析和整改问题,进而通过一系列的科研评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每一期的“教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活动,都给了老师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老师们之间的相互学习,会有所提高。2004年秋,“十项全能竞赛”重点解决了学习课本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2005年春,学校组织了“课堂教学改革18终结”和“创新课堂八大突破”。我们把课堂教学和教研组每周听课、评课的诸多问题总结为18问题,提出课堂“18淘汰”(防止不深入课程标准和教材;杜绝问答式教学;杜绝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结束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杜绝热闹的课堂面;杜绝平淡的评价;杜绝教师的啰嗦;杜绝教学板书乱象;杜绝教师不注重礼仪形象;杜绝过时、封闭的思想;杜绝学生装腔作势,优生承包课堂;杜绝师生无视教材,在课堂上漫无边际;杜绝没有课堂作业和拖延症;杜绝学科内部的选课现象;杜绝抄袭别人的教学;杜绝忽视课堂准备;杜绝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不足),让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自己改革的现状,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自己努力的正确方向。2005年秋,我们再次组织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开展了“教学行为模式的转变”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和反思,总结提炼出“五个转变”:一是学生学习行为管理松散的问题;二是改变课堂教学和培训的严重不足;三是改变课堂教学中“拖延”的顽疾;四是改变“嘈杂”和“热闹”的课堂。我们把这么多年被忽视的根本问题挖掘出来,旗帜鲜明地提出整改要求,这是我们专题研讨活动的重要成果,也是实践新课程的最大收获。2006年春,以“课堂有效提问”为主题,分析了课堂提问的现状,找到了“加强课堂有效提问”和“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马桥小学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作为一项工程,效果明显:骨干和菜鸟呈梯度发展,教师水平明显好于县内同级学校;“师学”的经验在县乡大力推广。骨干层步入科研教师行列,成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县级骨干教师。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强大的凝聚力,科研的进取精神,成为很多学校推崇和向往的品牌。

4.学生发展是教育和科研的目标。

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和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马桥小学是这样做的:

(1)利用课堂主阵地,把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的学习状态。多年来,马桥小学坚持以学生身份和学习质量来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利用好课前5分钟,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动机;注重教师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注重教师的课堂角色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敢想敢说、乐于学习、善于思考”成为马桥小学学生的形象,曾在“湖北省首届乡镇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展露风采。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马桥小学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序列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阅读习惯、听力习惯、思维习惯、观察习惯。在培养习惯的同时,“主动参与、深思探究、主动交流、广泛阅读”的学习品质也得到了提升。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在1小时以上,一生每个时期阅读10本书。60%的学生每期阅读20多本书,20%的学生有200本书,40%的班级坚持每天背诵一首古诗和一句名言,每天摘录一段精彩的插曲,记日记。这一成功实践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马桥小学坚持不懈地注重学生的特长教育,成效显著。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阵地、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阅读比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二、注重学生的演讲和口才训练,坚持每天1分钟即兴演讲,每期组织一次高质量的演讲比赛,培养一批演讲专家。第三,注重手抄报创作能力的培养,编写创意作品集。一种是抽象主题手抄报,一种是创意类报纸(主要是新闻、经历、感受);三是口头儿歌和故事的创作,三四年级选日记,五六年级选作文,如诗歌、山水、人物、记叙文、经历等。手抄报坚持每月一次展览,形成了学校的一大特色。班报,作文选集,每期一集,可以手抄,也可以电脑打印。内容充满童心和趣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抓好“英语情景喜剧”练习,开展乡镇小学英语教学。第五,注重“琴棋书画”的修养。学校开设校级特色班,满足不同性格和爱好的需求,聘请专业老师指导兴趣活动;班里有课外兴趣小组,由班干部组织实施。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举办校级特色班,开展艺术节活动,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好评。近年来,许多学生的书画作品在省、国家级上获奖或发表,许多学生的作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在县级以上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一些还入选了《大风车》栏目(中央电视台青年中心主办。每月系列)。

没有学生的特长教育,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马桥小学坚持把“关注学习状态、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发展个性”的学生观作为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坚持抓到底。效果不言而喻。

回顾这几年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轨迹,经过努力,感觉收获满满;我在心路历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一步步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拓宽延伸了道路;搭建了教师相互学习、探索、成长、进步的平台,提供了实践、研究、思考的空间,引领教师从盲目走向清晰,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隘走向开放,从书商走向科研教师队伍。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人生成长、人格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所学校工作的教师勤奋、有思想、乐观,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洋溢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三,对问题的反思

一是学校对教育科研的整体发展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和论证,缺乏系统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具有临时性、零碎性和随意性,不利于教育科研的渐进性和开拓性发展。

第二,只关注自身发展,与外界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不够。特别是对省教育规划办的科研理论和实践指导不够,科研思路、方法和成果与省级优秀实验基地学校差距较大。

第三,各项工作都处于升级换代的压力下,一些科研领域粗糙肤浅,很多好的理念和做法没有深入研究;大众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在阶段目标实现、研究力度和有效性上打折扣;一些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态度和自身能力不适应学校科研的发展。

第四,努力方向

1,以整体科研主题(理念)-“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导向,构建以“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主体,以“德育、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新课改创新)、寄宿发展”为分支的树状管理框架,使科研各领域突出“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从更高的层面,从尊重学校历史的角度,制定科学适宜的十一五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制定“宏观、中观、微观”的管理规则,加强“严格程序、注重细节、追求真理”的过程管理,使科研各领域沿着“规范发展、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走向“系统化、系列化、个性化、专业化”。

3、主动及时向上级科研部门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和专家指导;承担并完成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按程序要求完成课题;主动多渠道接触名校,学习更多的宝贵经验,增强自己的科研实力。

4.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科研人员素质,争创“科研品牌”和“科研名校”。

2006年7月12日

教育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保康县马桥镇小学

一,教育和科研的现状

1,领导重视。校长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注重长远规划和战略构想,以科研为大局,把教育科研作为办学的核心要素,对教育科研的规划、硬件建设、经费投入、制度建设等进行决策;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教育科研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学校定期召开领导会议,研究解决学校教育科研中的问题;有中长期和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能积极参加和配合省教育规划办公室组织的活动,并能向教育规划办公室提交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有发展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定期召开教育和科学研究会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过科学论证。

2、学校教育科研有专项经费并保证落实,为科研人员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提供交通、通讯、网络、信息交流、办公等必要条件。学校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基金。

3.有条件的设备。学校图书资料丰富,教职工人均藏书不少于500册;其中,人均拥有不少于30本教育科研类图书,每位教师订阅教育教学刊物1余种;学校有《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杂志。办公条件现代化(所有教师都有个人办公电脑);登录“湖北教育规划网”,及时上传更新信息,确保教学科研信息渠道畅通。

二、组织和团队建设

1,机构建设。学校设立了教育科研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形成校长办公室、教学部、课题组、班级四级教育科研体系。教学部门职责明确,分管领导职责明确,能保证参加教学和科研活动。

2.团队建设。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3%,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的20%以上。学校对教学改革中教育科研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成果奖励、职称评定、先进评选、职称晋升等都有明确相应的规定。教育和科研人员有一个学习和培训系统。

三、科研课题

承担任务。学校承担并完成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引导主动学习”和市级课题“趣味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研究工作,并按程序要求结题。

第四,科研活动

1,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教育科研项目立项制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惩办法,并得到有效执行。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综合或专题研讨(有记录并附资料)。组织科研人员和实验教师参加培训、观摩活动和实验研究。学校形成大众教育和科研的氛围,教师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和科研知识。以“自主学习,积极发展”为总课题,通过全体教师提问,学校教学科研领导小组讨论论证,形成了“树形结构课题”框架,成立了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英语等课题组。所有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树形结构”的分支上。实验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加强案例分析、反思、总结和讨论,形成了学校“树状结构”课题研究的个性特色。

动词 (verb的缩写)科研成果及推广

1,科研成果。2005年获“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襄樊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指导主动学习项目实验先进单位”等称号,拥有省教育厅认可的教改经验:在湖北省教育规划办组织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两次交流办学经验。

2.成绩的提升。推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要求的科研成果(一、向省教育规划办提交学校几年来在科研工作中的过程管理、专项活动、反思、论文、师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荣誉;二是提交给市教科所参加“引导主动学习”实验的论文和案例。);有计划地学习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经验。

200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