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所以,下面是适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和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适合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1.牧场里有900头肉牛。奶牛比肉牛多25%。有多少头牛?
900×(1+25%)
=900×125%
=900×125/100
=1125(头)
2.一辆车8公里每线耗油4/5公斤。每公斤汽油多少公里可行,行驶1公里消耗多少公斤?
8除以4/5=10(公里/)
4/5除以8=0,1(千克)
3.一辆摩托车1/2小时行驶30公里。它每小时行驶多少公里?他行驶1 km需要几个小时?
30÷1/2 = 60公里
1÷60=1/60小时
4.电视机降价200元,2/11。这台电视机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原价是
200 ÷ 2/11 = 2200元
目前的价格是
2200-200 = 2000元
5.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60米,宽2/5。这片土地的面积是多少?
4/5*5/8=(4*5)/(5*8)=1/2(米)
4/5-1/2 = 8/10-5/10 = 3/10(m)
6.水果店两天内卖完了一批水果。第一天就卖出了水果总重量的3/5,比第二天多了30公斤。这批水果有多少公斤?
如果第一天你卖出了水果总重量的3/5,那么第二天你就卖出了2/5。
3/5-2/5=1/5,第一天比第二天多,
30 ÷ 1/5 = 150kg,
公式是,
1-3/5=2/5
3/5-2/5=1/5
30/1/5 = 150公斤
7.去年甲厂和乙厂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112%和110%,* * *生产粮食4000吨,比两个厂原计划的总和多400吨。A厂最初的生产任务是什么?
一个工厂原来的生产任务是x。
112% x+110%(3600-x)= 4000
1、12x+3960-1、1x=4000
0、02x=40
x=2000
答:某厂原来的生产任务是2000吨。
8.植树节,170高三学生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如果男生平均能挖三个树坑,女生平均能种七棵树,那么每个树坑就只种一棵树。这个年级有多少男女?
解:有X个男生和(170-X)个女生。
3X=7(170-X)
X=119
170-X=51
答:男生119,女生51。
9.施工队修了一条路,修好的长度和剩下的比例是4: 5。如果再修25米,刚好到这条路的中点。这条路的总长度是多少米?
4+5=9
假设这条路有x米长:
(5/9-4/9)x=25
1/9x=25
x=225
这条路有225米长。
10,一篇稿子,第一天打了整篇稿子的7篇1,第二天打了2/5,比第一天多打了9页,这篇稿子有多少页?
9除以(2/5-65438/7+0)
=9除以35的9。
=35页
这份手稿有35页。
11.一个学校465个学生,其中2/3是女生,20个不到4/5是男生,男女生各占多少?
三分之二的女生比五分之四的男生少20。
女生比男生少20/(2/3)= 30(4/5)/(2/3)= 6/5。
男生有
(465+30)/(1+6/5)=225(人)
女孩有
465-225=240(人)
12,数A与数B之比为2:3,数B与数C之比为4:5,求数A与数C之比,
A: B = 2: 3 = 8: 12。
B: C = 4: 5 = 12: 15。
甲:乙:丙= 8: 12: 15。
A: C = 8: 15
13,红黄蓝气球62个* * *,其中红色气球五分之三等于黄色气球三分之二,蓝色气球24个,红色气球和黄色气球各有多少个?
62-24=38(仅限)
3/5红色=2/3黄色
9红色=10黄色红色:黄色=10:9
38/(10+9)=2
红色:2*10=20
黄:20*9=18
14,小红和小明去书店买书。他们俩同时爱上了一本书。最终,小红用自己3/5的钱买了一本书,小明用自己2/3的钱买了一本书。小红剩下的钱比小明多了5元。他们有多少钱?这些书多少钱?
假设小红有X元,小明有Y元。
3/5倍= 2/3年
2/5x=1/3y+5(小红2/5,小明1/3)
解一个二次方程时X=50 y=45,即萧红50小源明45元的书30元。
15.育种厂今年养了1987头牛,比去年养的牛少了3倍,少了245头。今年比去年多养了多少头牛?
去年养牛:(1987+245)/3=744。
今年比去年多养牛:1987-744=1243。
16,魏今年16岁,爷爷今年61岁。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正好是肖伟的六倍?
今年爷爷和孙子相差45岁,也是45年前。前几年爷爷比孙子大六倍,所以爷爷比孙子大五倍。
45/5=9,所以是7年前,我孙子9岁,我爷爷54岁。
寒假期间,方莉和三个好朋友去了书店。他们四个人来到书店的文具书柜前,看到了一本原价2块80打八折的笔记本。同时还有“买三送一”的活动。他们每人买了一个。怎么买比较划算?
买3份得到1份。
华2,8*3/4=2,1
每人一本是21元,
18.甲方有520元存款,乙方有240元存款。他们取出同样金额的钱后,甲方剩下的是乙方的5倍,他们取出多少?
两者相差520-240=280元。
取钱后,B应该是280÷(5-1)=70元。
于是,B取出240-70=170元。
合计* * *取出170+170=340元,
19.为了和王老汉签订购销合同,他需要估算自己鱼塘里鱼的总重量。第一次,他捞出100条鱼,重184斤,把每条鱼放入水中。当它们与鱼完全混合后,他捞出200条鱼,重416公斤。* * *体重多少公斤?
200/20 * 100 = 1000篇文章
184/100 = 1,84公斤
416-1.84 * 20 = 379.2kg
(379,2+184)/(100+200-20)≈2,0114kg
1000*2,0114 = 2011,4斤。
答:估计鱼塘里有1000条鱼,* * * 2011,4斤,
20.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在40至50人之间,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例为5:6。
这个班有多少男生和女生?
因为人数是整数,
所以班级规模可以被5+6整除= 11。
所以班级人数是44人。
男生有
44 ÷ (5+6) × 5 = 20人
女孩有
44-20 = 24人
21,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60米,宽2/5。这片土地的面积是多少?
4/5*5/8=(4*5)/(5*8)=1/2(米)
4/5-1/2 = 8/10-5/10 = 3/10(m)
22.金鱼池中红色金鱼和黑色金鱼的数量之比为7:3。有9条黑色金鱼,有多少条红色金鱼?
9 ÷ 3× 7 = 21
23级、6级共132人,其中男女生比例为6: 5。六年级有多少男生和女生?
132 ÷ (6+5) = 12人
男同学有
12× 6 = 72人
女学生有
12× 5 = 60人
24.A数与B数之比为2:3,B数与C数之比为4:5。求A数与C数的比值。
A: B = 2: 3 = 8: 12。
B: C = 4: 5 = 12: 15。
甲:乙:丙= 8: 12: 15。
A: C = 8: 15
25.解放路小学今年的植树数量是1,是去年的2倍。写下这个小学今年和去年种树数量的比例和简化。
1、2:1=6:5
26.去年一家电视机厂的彩电产量与电视机总产量的比率是9/20。去年,* * *生产了25万台电视机,其中彩电有多少台?
250000× 9/20 = 112500套。
解决应用问题的思路安排;
1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包含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或通过一步运算解决的应用题,通常称为简单应用题。
(2)解决问题的步骤:
a理解题意: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问题的时候,不丢字不加词的读,思考,理解问题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也可以重复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问题的意思。
b选择算法和列计算:这是解决应用问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讲什么、问什么入手,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回答并标明正确的单元名称。
c测: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检查所列公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立即改正。
2个复合应用问题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算解决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复合应用题。
(2)三个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一道应用题。
求一个大于(小于)两个数之和的应用题。
比较两个数的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两个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一道应用题。
知道两个数和其中一个的差(或倍数关系),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个数和其中一个,求两个数的差(或倍数关系)。
(4)解决乘除法的应用问题。
(5)解决三步计算法的应用问题。
(6)解决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减乘除应用题,其数量关系、结构、求解方法与形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有小数。
回答:根据计算结果,先口头回答,逐步过渡到书面回答。
(7)解决加法应用问题:
一道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数A是多少,数B是多少,A和B两个数之和是多少。
找出一个大于数字的数字。应用题:知道A数是多少,B数比A数多多少,求B数是多少。
(8 ) ?解决减法的应用问题:
a求剩余应用问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
-b求两个数之差的应用问题:已知A和B的个数,求A比B多多少,或者B比A少多少..
c求数小于数的应用问题:已知数A是多少,数B比数A少多少,数B是多少。
(9)解决乘法应用问题:
一个求同加数之和的应用问题:已知同加数和同加数的个数,求总和。
b求一个数的多少倍的应用问题是: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倍,另一个数是多少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10)解决除法应用问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知道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b .找一个应用题,其中一个数包含其他几个数:给定一个数,每个数有多少份,你能找到多少份?
c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问题:已知数A和数B,求一个较大的数是一个较小数的几倍。
d知道一个数是多少倍,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距离=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个典型的应用问题
具有独特结构特征和特定解题规则的复合应用题,通常称为典型应用题。
(1)平均问题:平均是等分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总数量和相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给定同类的几个不相等的量和相应的份数,求每个份数的平均数。数量关系:数量之和÷数量数=算术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给定两份或多份的平均值,总平均值是多少?
数量关系的总和(部分平均值×重量)÷(重量总和)=加权平均值。
平均差:将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各部分之和除以总股数,得到标准数与各数的平均差。
数量关系:(大数-小数)÷2=小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之和÷总份数=小数最大数?最大数量与数量之差的总和÷总份数=因最小数量而产生的数量。
示例1。一辆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从A行驶到B,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从B行驶到A。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公式也可以用来求汽车的平均速度。本题中,A到B的距离可以设为“1”,那么汽车行驶的总距离为“2”,A到B的速度为100。需要多长时间?汽车从B到A的速度是6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公共汽车旅行是什么时候?+ ?= ?汽车平均速度是2 \u?=75公里
(2)归一化问题:已知两个相互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随之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叫做规范化问题。
根据求单个量的步骤数,归一化问题可分为一个归一化问题和两个归一化问题。
根据乘法或除法的问题,规范化问题可以分为正规范化和负规范化。
一次一个问题,一步操作就能解决。又称“单归一”。
两步操作可以解决两次归一化的问题。又称“双归一”。
归一问题:通过等分找到一个“单量”后,通过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规格化问题:等分找到“单个量”后,用除法计算结果的规格化问题。
解题关键:从一组已知的对应量中,用等分的方法求出一个副本(单个量)的个数,然后以此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单个数量×拷贝数=总数量(正归一化)
总数量÷单个数量=份数(归一)
例2:一个织布工在七月织了4774米。照此计算,织6930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平均每天织多少米,是一个单量。693 0 ÷( 477 4 ÷ 31) =45(天)
(3)求和问题:单位数和计量单位,以及不同单位(或单位数)已知,求总数即可求出单位数(或单位数)。
特点:两个相关的量,一个变化,一个变化,但变化规律相反,用反比算法连接。
数量关系: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另一单位数量=另一单位数量。
单位数×单位数÷另一单位数=另一单位数。
例3:修一条运河,原计划一天修800米,六天完工。实际上花了4天才修好。每天修理多少米?
解析:因为需要日常维修的长度,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运河的长度。因此,这类应用问题也被称为“归纳问题”。不同的是,“归一化”先找单个量,再找总量。概括的问题是先求总量,再求单个量。80 0 × 6 ÷4=1200(米)
(4)和差问题:已知两个大小不同的数的和及其差,求这两个数的数的应用问题称为和差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两个数之和转化为两个大数之和(或两个小数之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定律:(和+差)÷2 =大数?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Sum-Decimal =大数
例4:某加工厂A班、B班工人94人,因工作需要,从B班临时调入A班工人46人。此时B班比A班少12人,A班和B班分别有多少人?
分析:从B类到A类,总人数没有变化。现在B班人数换算成两个B班,即94-12,说明当前B班是(94-12) ÷ 2 = 41(人),B班应该是4650才转46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称为和倍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求标准数(即1的倍数)。一般来说,谁说是问题中“谁”的几倍,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倍数之和后,求标准数。根据另一个数(或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
解题定律:倍数之和=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5:汽车运输场有115辆货车,其中7辆货车比小货车多5倍。运输场内有多少辆卡车和汽车?
分析:有7辆货车是小货车的5倍以上,这7辆货车也在总数115之内。为了使总数对应(5+1)次,车辆总数应为(115-7)。
公式为(115-7)÷(5+1)= 18(辆),18 × 5+7=97(辆)。
(6)差倍数问题:知道两个数的差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就可以找到两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
解题定律:两个数之差÷(倍数-1) =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6:两根绳子,A绳子长63米,B绳子长29米。两根绳子被切断的长度相同。结果A绳的剩余长度是B绳的三倍。A绳和B绳的剩余长度是多少米?每人多少米?
解析:将两根绳子的同一段剪断,长度差不变。绳子A的剩余长度是绳子B的3倍,但比绳子B多(3-1)倍,绳子B的长度就是标准数。等式(63-29)÷(3-1)= 17(m)…绳子B的剩余长度,17 × 3=51 (m) …绳子A的剩余长度,29-18。
(7)出行问题:关于走路、开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距离、时间、速度,称为出行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了解速度、时间、距离、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进行解答。
解题的关键和规律:
同时反方向走:距离=速度x时间。
同时向相反方向行走:相遇时间=速度和x时间。
同一时间走同一方向(前面慢,后面快):追赶时间=距离速度差。
同一时间走同一方向(慢的在后面,快的在前面):距离=速差×时间。
例7: A落后B 28公里,两人同时朝同一个方向走。甲每小时行驶16公里,乙每小时行驶9公里。A赶上B需要几个小时?
解析:A比B多行驶(16-9)公里每小时,即A能赶上B (16-9)公里每小时,这就是速度差。
已知A落后B 28公里(追击距离),28公里包含几公里(16-9),这是追击所需的时间。等式2 8 ÷ (16-9) =4(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来说就是研究船舶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行问题,也是一个和差问题。其特点主要是考虑水流速度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流速度:水流的速度。
顺流速度:船向下游航行的速度。
海流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前进速度=船速+水速
倒车速度=船速-水速
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和水速之和,逆流速度是船速和水速之差,所以把流水问题解决为和差问题。解题时,要以电流为线索。
解题定律:船速=(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和逆流速度)÷2
距离=下游速度×下游航行所需时间
距离=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8:一艘船沿河从甲地航行到乙地,时速28公里。到达B地后,它逆流航行,回到A地..逆流比顺流需要2个小时,已知的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甲乙之间有多少公里?
解析: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顺水需要的速度和时间,或者逆水需要的速度和时间。逆流计算速度并不难,因为顺流速度和水流速度已知,但顺流时间和逆流时间未知,只知道比逆流少花2小时。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沿着水流从A到B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计算出A和B之间的距离。
公式为284×2 = 20(km)2 0×2 = 40(km)40÷(4×2)= 5(小时)28 × 5=140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