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百科概念复习(中考复习必备)填空有答案。

第一章机械能

1.如果一个物体能做功,它就有能量。

2.动能:物体因运动而拥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和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被举起时所具有的能量。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引力势能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因弹性变形而拥有的能量。

8.物体的弹性变形越大,其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焦耳。

10.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途径有:动能、引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广泛利用的机械能是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体的分子无休止地做随机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相互进入的现象。

3.当固体和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重力。固体很难拉长,因为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做随机运动的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称为内能。(内能也叫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随机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传热,相当于改变物体的内能。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当外界对一个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9.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加;一个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10.所有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称为热量。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是错误的。

12.比热(°c):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65438±0℃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物理意义和这个答案差不多)

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质相同,比热也相同。

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c),发音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水的比热为:C=4.2×103焦耳/(千克?c),也就是说温度升高(或降低)1℃,每千克水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焦耳。

16.热量的计算:

(1) q吸收=cm(t-t0)=cm△t升(q吸收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的比热,单位为:焦/(kg?℃);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期温度。

② Q放大=cm(t0-t)=cm△t下降。

③ Q吸入= Q排出(※关系)

17.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化为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第三章内能热机的利用

1.燃烧值(Q): 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Q = QM(Q辐射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为燃烧值,单位为:焦炭/千克;m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质量。

3.内能可以用来加热和做功。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其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旋转两次。

5.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称为热机效率。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所以尽量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反射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的最大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也认为是3×108米/秒..

我们能看到未被照亮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与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分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可逆)

入射光的法线反射光。

镜子的表面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遵循光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同大小;(2)图像到镜子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子的距离;(3)图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平面镜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第六章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中斜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与入射光同平面,法线;折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分开,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垂直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镜:中心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

(1)物体超出双焦距(U >;2f),反转还原。

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双焦距之间(f

放大实像(像距:v & gt2f).例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u

5.光路图:

6.制作光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用工具绘图;(2)画实线的是实际光线,画虚线的不是实际光线;(3)灯应箭头所示,灯应连接良好,无断线;(4)作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法线(虚线),再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光;(5)光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后向延长线必须相交于虚焦点;(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必须穿过镜后像;(8)画镜片时,一定要在镜片上画一条斜线作为阴影来表示立体。

简单机械

1.杠杆:能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力量、阻力、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旋转所围绕的点(O)。

(2)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止杠杆旋转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

直线距离(L1)。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者写成:F1L1=F2L2或者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 1 & gt;L2,F1<均衡

力,而是距离。(如铁剪刀、干草刀、螺丝刀)

(2)费力杆:L1F2。特点是费用

力,但节省距离。(如钓鱼竿、理发剪等。)

(3)等臂杆:L1=L2,平衡时F1=F2。它有两个特点

不努力,不努力。(如余额)

5.天车的特点: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量的方向。(本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的特点: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量的方向,距离长。(本质上,动力臂是阻力臂杠杆的两倍。)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根绳子把物体吊起来,吊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

第十四章工作

1.功的两个本质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第二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行进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3.功的公式:w = fs单位:W→焦炭;F→牛顿;S→米。(1角=1牛?m)。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力。

5.斜面:FL=Gh

或者。斜坡的长度是斜坡高度的几倍,推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X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内完成的功(W)称为功率。

计算公式:p = w/t单位:P→瓦特;W→可乐;T→秒。(1W = 1J/s..1千瓦=1000瓦)第六章

一.镜头

凸透镜:可以聚光。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F点,F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镜头焦距越小,会聚(或发散)效应越明显。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图像的属性

直立或倒置以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u & gt2f 2f & gtv & gt倒置还原实像

U=2f v=2f倒像。

2f & gtu & gtf v & gt2f倒置放大实像

u & ltf正在放大虚像

三。普通镜头

1.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像特点: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个焦距和两个焦距之间时,就成了一个倒置的放大实像。

注意:幻灯片应该颠倒放置。

2.照相机

成像物点:物体在凸透镜的双焦距之外,倒置缩小。

放大镜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个焦距内,处于直立放大的虚像。对象与图像在同一侧。

第七章

一.基本概念: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2.力的象征:f。

力的单位:牛顿;普通

3.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测力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使用的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靠近地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引力。

施力对象:地球。

2.重力方向:垂直向下。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G = mgg取为9.8N/kg,也就是说1kg的重力是9.8N..

三。摩擦

1.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

3.滑动摩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增加摩擦的方法:

增加压力;粗糙化接触表面;

减少摩擦的方法:

减轻压力;使接触面光滑。

动词 (verb的缩写)两力平衡

1.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作用在平衡物体上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一个物体只有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就叫二力平衡。

3.两个力平衡的条件: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4.当施加平衡力时,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6.牛顿第一定律

1.当没有外力作用于所有物体时,它们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个定律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2.物体搬运运动状态的不变性质叫做惯性。

第八章

一.压力

1.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使物体变形。

3.压力效应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应力区的大小。

4.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二。压力

1.含义:表示压力影响的物理量。

2.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3.公式:p = f/s;(压力=压力/受力面积)

4.单位:帕斯卡。镤

1pa = 1n/m2,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压力是1n。

5.增加压力的方法:

恒定的压力减少了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固定,压力增大。

6.减轻压力的方法:

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增大;

受力面积固定,所以压力减小。

三。液体内部压力

1.液体内压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压定律:

(1)液体中各个方向都有压力;

(2)在液体中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力在所有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3)液体的内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液体内部的压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内压的计算公式:p =

四。大气压力

1.空气中各个方向都有压力,这个压力叫做大气压。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切利实验。

3.1标准大气压= = 760毫米汞柱(生成压力)= 1.0× 105帕。

4.影响大气压力的因素

①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海拔2000米以内,每增加12米,大气压力将下降约133帕(1毫米汞柱)

(2)在恒温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③大气压力还与天气、温度等条件有关。

5.流体速度越大,压力越小。

电气知识概述

首先,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例如,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和电路必须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溶液等。

绝缘体: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电线、开关和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路径:连接的电路称为路径;(2)开路:断开的电路称为开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的电路称为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称为电路图。

串联:将元件一个接一个地按顺序连接起来称为串联。(任何地方断开,电流就会消失。)

并联:将元件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各支互不影响。)

第二,当前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微安(A),1安培=1000毫安=100000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器是:电流表,其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2)电流从“+”端流出,从“-”端流出;(3)测量电流不应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使用电器的情况下,切勿将电流表连接到电源的两极。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0 ~ 0.6 A,每个电池表示的电流值为0.02 A;② 0 ~ 3 A,每个单元表示的电流值为0.1 A .

第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器件。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KV,MV。1千伏=1000伏=100000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从“+”端流出,从“-”端流出;③测量的电压不应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 0 ~ 3伏,每个电池表示的电压值为0.1伏;

② 0 ~ 15伏,每个单元格代表的电压为0.5伏。

记忆的电压值:①1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②1铅蓄电池电压为2伏;③家用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伏(部分教材中为24伏,但通常是指晴天不高于36伏,雨天不高于12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第四,阻力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导体对电流的电阻越大,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 kω =1000 ω。

决定电阻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R与其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果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则表示最大电阻为50ω,最大允许电流为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布线应“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将电阻值调至最大。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其中单位为I→An(a);U→伏特(v);R→欧洲(ω)。

对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必须在同一回路中;②若已知I、U、R中的任意两个量,则可求出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是恒定的,无论电流和电压如何,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R=U/I)

②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I=U/R)。

③电流不变时,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U=IR)

电阻串联有以下特点:(参考R1,R2串联,串联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各部分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所有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所有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效电阻串联,则R =nR。

④分压:u1: U2 = r1: R2。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电阻并联有以下特点:(R1,R2并联,并联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如果并联n个等效电阻,则有R total = R。

④分流作用I 1: I2 = R2: r1。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不及物动词电力和电力

1.电功(W):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电能称为电功。

2.国际工作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力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率公式:W=Pt=UIt(其中单位为W→焦炭(J);U→伏特(v);I→an(a);T→秒)。

用W=UIt计算时,要注意:①公式中W.U.I和T在同一回路中;(2)计算时单位应统一;③已知任意三个量都能求出第四个量。还有一个公式:=I2Rt。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速度。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kW

公式:其中单位为P→W;W→可乐;T→秒;U→伏特(V),I→安(A)

使用计算时,单位应统一。①如果W用可乐,T用秒,P的单位是瓦特;如果W用kWh,T用hours,P的单位就是kW。

10.正确的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P=I2R,p = U2/r

11.额定电压(U0):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另外,额定电流。

12.额定功率(P0):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施加在电器上的电压。另外,实际电流。

14.实际功率(P):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灯光明亮,容易燃烧。

当u < U0时,则p

当U = U0时,则P = P0正常发光。

15.同一个电阻,连接到不同的电压,有;例如,当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实际功率为1/4额定功率。比如“220V 100W”接在11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是25W。)

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的平方和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7.P热学公式:P=I2Rt,(其中单位为P→W);I→an(a);R→欧洲(ω);T→秒。)

18.当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加热)时,则有:热功率=电功率,热功率可以用电功率公式计算。(比如电加热器,电阻是这样的。)

七。家庭用电量

家庭电路由:进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箱→电器组成。

所有的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电器要和它的开关串联起来接火线(另外火线也可以叫相线)

保险丝:由高电阻率、低熔点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会升温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安全的作用。

造成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短路;二是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有:①不要触摸低压带电体;②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八、电和磁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和其他物质的特性。

磁铁: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铁。它有方向性:南北。

磁极:磁铁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任何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

磁极之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磁化:对没有磁性的物体进行磁化的过程。

磁铁周围有磁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力对进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应线:描述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也不相交,北出南进。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磁场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相同。

10.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但它们不重叠。它们的交角称为磁偏角,是由中国学者沈括首先描述的。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律: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弯曲。

那么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特性:①通过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以通过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有铁芯的螺线管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由电流的通断控制;②磁力的强弱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磁极。

16.电磁继电器:本质上是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其功能可实现远距离操作,低压弱电控制高压强电,实现自动控制。

17.电话的基本原理:振动→改变电流→振动。

18.电磁感应:当闭合电路的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时,导体中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2)电路的导体只有一部分处于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移动切割磁感应线。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和磁感应线的方向有关。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带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它被从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应用:电机。

带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

电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旋转的原理制成。

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互换。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

实验

1.伏安电阻测量

实验原理:(实验设备,电路图如下图)注意:实验前,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P=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