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集约化虾池?

虾精养池的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由于密度大,池塘小,水深(1.5 ~ 2.5m),对虾分布比较均匀。考虑到池塘水的合理流动和去污,池塘形状宜为方形,四角为弧形。它也可以是圆形的。池壁用平板或混凝土结构铺设。池底没有环沟,底部略向中心倾斜。排水孔应设在池塘中央,由多根0.1.524 m的硬塑料管敷设在池塘底部以下约50 cm处排水。排水管与水池中心的多个带筛孔的盲管连接。虾幼的时候可以用丝网封住,防止逃跑。排水管的出口以连接器的形式布置在池塘堤岸的外面,以控制水位和排出池塘底部的污物。

8个小型集约化虾池,中间有排水孔

矩形虾池可以通过位于短边的排水管或排水门排水。池底的倾斜方向不在池的中心,而是在排水管(闸门)的一侧,这样可以将池中的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集约化养虾池的必备设施。具有增氧和活水双重功能。

其布置位置应与水池形状相匹配,以使池底尽可能大而不脏,并避免搅动沉积的废物。一般每个池塘配有四台功率为1 ~ 2kW的水车曝气器,分别位于四边附近。轮子与池塘堤岸平行运动,同向旋转,搅动池塘水,使污染物聚集在池塘中心,便于排出。

曝气器也可采用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和喷水式。但不同的曝气机对水的运动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的结构和相应的排水方式合理选择。底质差的虾池,如底质污染或酸性土壤,或漏水,可在池底铺设塑料薄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广泛使用。

在中国海南省,65,438+09年用塑料薄膜养虾的面积达到65,438+00多公顷,每公顷产斑节对虾4,500 ~ 6,000公斤。

地膜覆盖虾池,单池面积1 ~ 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岸坡约1∶1.5。池底要压实,塑料薄膜要厚而牢固,接口要用缝纫机缝好(手动热粘合),覆盖整个池底。薄膜上什么都不放,施肥后藻类可以在薄膜上生长形成藻床,使对虾长势良好。塑料薄膜虾池的排水可以通过吸虾排出老水和污水。

精养池的进水应严格处理。要设置一个蓄水池,具有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功能。

水库对于控制虾池的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在水质不稳定或者供水断断续续的地方。密集型储水池应具有所有水产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功率要求:4 ~ 6小时内可将蓄水池注满。设置大型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供水渠道的容量要大一些,使水在供水渠道中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中繁殖生长,渠道中还可以使用肥料或生石灰。特别是当水库的水情发生变化,不适合使用时,运河可以临时代替水库。供水渠道的标高要高一些,这样海水才能流入虾池。排水沟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 ~ 50厘米,以便自行排水。最好在排放废水之前对其进行处理。

可建一个废水处理池,其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 ~ 10%。中国台湾省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布利东设计的精养虾池,位于海面以上约50米的潮间带。单池面积0.5公顷,四角呈弧形,水深1.5米。池塘四周的泥底和斜坡上贴满了石头。每个水池配有四台功率为1 kW的水车曝气器,呈环形排列,中心由两根功率为0.1.524m的聚乙烯管排水..海水取自海边一条小河的河口。涨潮时,由位于河边的离心抽吸泵抽入,水通过进水渠(水泥明沟)送至养殖池塘。

没有水库,每公顷斑节对虾产量4500 ~ 9000斤。

由于没有蓄水池和消毒设施,漏水严重,水环境波动大,虾病时有发生。广东、琼海两省的高位虾池,在高潮线以上1 ~ 2米的沿岸附近,为水深2.5米的方形集约化池塘。每个水池的面积约为1.5公顷。每个养殖场有10 ~ 20个虾池。

为了引入干净的海水,各个养殖场独立铺设大口径水泥管,将低潮区的海水引入岸边大口蓄水的深井,再用电泵将海水提升到进水渠道,然后自行流入各个虾池。每个水池配有1.5 kW水车式曝气器,10,在距坡面3 ~ 5米的水池边缘呈环形布置。

每种作物每公顷大约产4500公斤对虾。我国北方内陆盐碱地虾塘是近年来在山东东营、滨州等地建立的一种小型水密集型池塘。虾池建在地下卤水和淡水丰富的潮间带或内陆盐碱地上。单池面积0.2 ~ 0.33公顷,水深2.5米。大部分池塘是以“喂粮捕鱼”的方式挖梯田,池塘和梯田的面积为1∶1。每个水池配有1.5 kW叶轮曝气器。此外,地下卤水和地表淡水在配水池中混合、氧化和调节,然后加入养殖池。配水池的容量为1/3的养殖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自然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