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知识点精选
第一篇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精选知识点
城乡聚落的划分: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城乡聚落似乎很容易。事实上,世界上对城镇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城镇界定标准。这些标准很少离开城镇的上述本质特征。不同的是,有些国家的标准侧重于一个特征,而有些国家的标准则强调几个特征。有的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有的只有定性指标。
要真正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出一条具有严格科学意义的界限,并不容易。首先,这是因为从城市到农村是渐进的,有些是交错的。没有明显的城市消失和乡村开始的迹象,在城乡过渡带或城乡结合部划的城乡界线必然是任意的、主观的。第二个原因是城市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给城乡的划分带来了困难。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在空间上日益广泛,在内容上日益复杂,这就加大了划分城乡界限的难度。
第二篇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精选知识点
中国的城市建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制定了城市(镇)搬迁的具体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总结一下,我国城镇的设立主要依据两个标准:①人口规模,目前集中人口超过654.38+0万的视为特大城市,50.1万的视为特大城市,20-50万的视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视为小城市;②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是设置镇的重要考虑因素,在设置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时最为典型。此外,我国对建制镇的标准还要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标。
中国的市政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
(1)市制由多级建制组成。从地域类型上,包括直辖市、省(或自治区)所辖的不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或自治州所辖的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级别来说,包括省、副省、地、县四级。目前,中国有4个直辖市(省级)、25个副省级城市、280多个地级市和370多个县级市。
(2)城市体系具有城市管理和医疗领域管理的双重性。市不仅有自己直接管辖的辖区,还管辖下级行政区(县或镇)。因此,我国的城市体系是城市型和区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组织模式,一般称为广域城市体系。
第三篇2020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知识点精选
都市素材构成:1。城市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公共领域:公众享有的物质环境是公共投资和发展的范畴;
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占有的物质环境属于非公共投资开发范畴。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为非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区域和非公共区域的物质环境的发展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一致。
2.城市物质环境的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良好的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可达性:空间联系的便利性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影响城市的级差租金和空间分布。可达性是影响城市物质要素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达性高的地段(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土地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