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我妈跟着我(为什么我的全职陪读妈妈吃力不讨好)
两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高三学生,都是全职陪读妈妈。从什么时候开始全职陪妈妈成了高危职业?
弑母一定是偶然发生的,但母子之间的冲突一定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父母必须负责教育,至少一半以上。
我不是为了粉饰那两个孩子,而是为了陪伴青春期的孩子。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很难做好。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状态。高三是激素分泌旺盛期,古代可以结婚。但是现在,几十个人每天被关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没日没夜的学习,刷题。
那个小教室,就像一个高压锅,每天都在不断产生压力。
教室后面贴着“努力一年,幸福生活”“只要不死就向死人学习”之类的标语。前面的黑板上,不仅有高考倒计时提示,还有“增一分,杀一操场”之类的文字。这是来自环境的压力。
所有的老师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抢课,加班加点,增加量。每当学生稍有懈怠,老师的脸色立刻变得和荣嬷嬷一样吓人。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你就得被班主任找去谈话。这是老师给的压力。
每次考试都要排名,排名都一目了然。孩子自己知道自己能上什么样的大学。
一个班的同学,都在奋力竞争,暗暗想着别人的成绩,暗自想着:玩某某玩的好,凭他排名可以985,暗恋的女生,凭她排名211,没问题,班里老嘲笑我的那个家伙,估计也就够了...
朝夕相处的同学,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这是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每个高三学生的学习强度远远超过996,大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2小时。
不像农民工有时间钓鱼,可以看看手机,聊微信,拿着工资拉屎。高三的孩子居然学习了12-15个小时,没有一刻休息。我认识的高中生都说上厕所要背单词,不然没法安心排便。
这是他们给自己的压力。
看陪读妈妈的状态。之前讨论过全职妈妈的生活状态。全职陪产妈妈和普通全职妈妈不一样。
首先,陪读妈妈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孩子的成绩上,会变得异常焦虑,情绪会时不时爆发。
之所以选择全职陪读,无非是希望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学校。母子目标一致,但只有一个人能努力,会让陪读的妈妈比一般人更焦虑。他们很容易感到无力和失控。
如果妈妈有课,有事做,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被焦虑时刻侵蚀,但是全职陪护的妈妈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分散精力。她必须日夜为自己的焦虑寻找一个出口,否则时间长了就会抑郁。
焦虑的出口往往首先是情绪的爆发,情绪一爆发,必然会爆发在孩子身上,因为她别无选择。
所以,陪伴妈妈的常态是这样的:耐心,耐心,耐心,耐心,告诉自己:孩子高三压力很大,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给他压力,要有耐心,忍不住,爆发出来,把我已经忍住的情绪一下子全部倒给孩子...
周而复始。
其次,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感,需要为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证明这是有意义的。
普通人证明自己价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工资,人民币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而陪读妈妈只能看孩子的成绩。而且往往即使孩子成绩在进步,妈妈对自己也不会很满意。
为什么?因为她想要的不仅仅是孩子成绩的提高,更是在她的陪伴/帮助下孩子成绩的提高。
所以很多陪护妈妈经常会做一些不必要的动作来证明这一点。
他们会一直监控孩子有没有玩手机,有没有走神。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个孩子努力学习了一天被妈妈抓到是多么疯狂的事情。
他们会好好照顾孩子的健康。孩子熬夜,有的陪读妈妈会和孩子“同甘共苦”。孩子学东西的时候,她会熬夜到什么时候;有的陪护妈妈会时不时的催促:身体重要,你赶紧睡觉吧!
孩子不睡,妈妈也不睡,会给孩子压力,让孩子有负罪感。而母亲不断催促孩子睡觉,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安,无法专心学习。
陪读妈妈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做各种淡而无味的营养餐,催促/强迫孩子吃...
总之,大部分陪读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孩子也往往没有时间和她沟通,所以她只能用各种方法刷存在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小欢喜》中的陪读妈妈宋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特意在女儿英子的房间里安装了一块玻璃,以便随时观察女儿的学习状态。英子不喜欢吃燕窝,但是宋倩总是喜欢做给她吃。
在宋倩眼里,女儿的好成绩取决于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事实上,英子成绩很好,被北大清华录取了。是她妈妈的行为让她想跳海。
最后,陪读妈妈容易产生强烈的牺牲意识。
毕竟我辞职了,全心全意陪着她。我的陪读妈妈总是有些不甘心。他们会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如果他们的成绩还是没上去,那就对不起他们的努力了。个别妈妈真的是一边哭一边指责孩子。
母亲想用内疚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高三大起大落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学长也不能保证每个年级的稳定。考试成绩的退步,让孩子感到很难过,还要处理妈妈的情绪和眼泪,真的是逼着青春期的孩子爆发了。
这两起事件的主角都是男生。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当男孩易怒时,他们的破坏力倾向于向外,所以他们会攻击他们的母亲。但是很多女生,包括一些内向的男生,更倾向于自残,而不是伤害父母。
想象一下,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母亲,经常因为焦虑而情绪爆发,总是以“为你好”“关心你”为借口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
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压力很大。回来后,他不仅无法放松,还负责安慰焦虑的母亲,疲于应付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却表现出一丝多余的关心。
孩子会有情绪,妈妈也会有情绪。双方都是对方唯一的情感出口。可想而知那场景,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如果以上三点都算进去,那么这个陪读一定比不陪读好。孩子要的不多,只要有一个可以什么都不专心的学习环境。至于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孩子都快成年了,还是能照顾好自己的。
高三要做一个有效的陪读妈妈,首先要学会“装聋作哑”,控制自己与孩子交流、关心对方的冲动。每天孩子回来,给他一个拥抱,如果他能接受的话,或者只是打个招呼。
如果孩子有交流的欲望,妈妈要耐心做一个倾听者!
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妈妈只需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听他说话,中间点头表示理解和赞同,就能得满分。
妈妈可以给孩子做有营养的食物,但也要允许孩子不吃。朱朝阳的母亲强迫他在隐蔽的角落里喝牛奶,这可能让许多人想起了童年的阴影。
不要把孩子的成绩看得太重。永远记住,你焦虑,你的孩子比你更焦虑。任何增加孩子压力的言行都不会真正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老老实实去打工,挣钱给宝宝补课!全职陪读往往伤人伤己。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另一个人努力与否的基础上,会让人觉得失控。
这些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