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变迁

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变迁

如果你搜索一下每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闻,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很多媒体的描述中,几乎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类似于无法撼动的报道,似乎只有“国足出线仅剩的理论希望”可以相提并论。

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变迁

近日,央视新闻跟踪报道了南京大学的三名毕业生。镜头中他们并没有一帆风顺的求职经历,似乎给出了名校生很难找到工作的结论。各大媒体以“央视记者和名校毕业生找工作后心情复杂”为题进行转载,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论断。

没有人否认大学生就业难,但笼统地说“难”没有任何意义。难度有多大?怎么破解?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

对于前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真的很难吗?仅仅三个案例,恐怕也不能说明问题,更何况这三个毕业生的求职经历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已。然后,最重要的证据是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

从数字上看,毕业生人数从20017年的114000人增长到2017年的795万人,毕业生求职规模确实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065,438+06的65,438+0万亿增长到2065,438+06的74.4万亿。这些增长难道不是由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劳动人口创造的吗?换句话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也在同步增加,完全有可能消化掉新增的毕业生数量。此外,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自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不断下降——因此,媒体多次得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结论。真的靠谱吗?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毕业生规模仍会有小幅增长。但仅以毕业生数量这一变量来分析就业形势,未免过于简单和轻率。

事实上,在大学扩招后的几年里,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大学生“冒险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创新创业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如果建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最终还是会找到工作的。以南京大学为例,央视报道的毕业生就业率这几年变化不大。从2014到2016,毕业生官方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66%、98.56%、98.59%。也就是说,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各大媒体也不必“复杂”。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容易,而是以“史上最难就业年”为噱头盲目报道大学生就业情况,这种年复一年的“惯性新闻”无疑是懒惰和肤浅的。除了大学生的信心受到打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想办法解决,那就太好了,但是目前好像还没有做到。

事实上,央视的报道(包括媒体的二次传播)本可以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业季理应面临竞争。即使是名校毕业生,也不可能赢得所有的比赛。就像报道中的这些大学生一样,面试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很正常。所以可以平常心去面对,不必夸大失败的挫败感。

其次,找工作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以报道中的这些学生为例。想当老师的崔龙龙不擅长表达。审判环节输了很正常。如果他想当老师,他必须经过艰苦的练习。性格温和的齐秦显然很难在针锋相对的小组讨论中胜出。相反,如果她像老师一样求职,会顺利很多。最后一个,王超强,没有想清楚是留在家乡还是去大城市发展,甚至对薪酬和个人发展的关系缺乏考虑——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都不清楚,哪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最后,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要关注抽象的数字和一些个体的曲折经历,还要关注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帮助大学生把握就业趋势。比如报道中学历史专业的崔龙龙,他也说知道历史专业就业“不乐观”。是不是意味着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做一些调整?适当扩大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规模;对于供过于求的专业,适当缩减规模,这个调整,对于大学生的帮助,应该比感叹“就业真难”有意义得多吧?

用“就业难”唤醒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或许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报告陷入固定模式,那就是在实际变化中刻舟求剑。在漫长的求职路上,大学生不需要被外界说找工作难,找工作难。他们更需要的是准确的信息和有力的引导。同时需要警惕的是,类似于“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模式报告,都是正确无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