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语文试卷分析1上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今后更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老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和七年级期中语文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对这次考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分析如下:
一.数据分析
这次考试,我班* * *,2个班98人。考试的数据分析如下:
90分以上2人,80分以上14人,72-80分***13人。通过率太低了。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的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词的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与写作几个板块组成,分别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这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30分,古诗文阅读19分,课外阅读21分,写作50分。分数分布合理,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都能从分数中得到反馈。这种思路既考察老师平时的教学情况,也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好的例子、生动的例子、充分的例子。总结一下,本次研究性考试的命题是:以课本为基础,以课堂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应用,突出考查能力。
三、考试情境分析
(1)积累与应用(满分30分)
这次考试,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部分做得比较好,设计了7道小题,总分30分。
1.满分2分,这个题目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在括号内做注音。
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分数并不好,大部分同学都丢分了。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些学生连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说明我们学生的小学基础很差,所以我也有一种感觉,汉字教学应该成为一种常规化,应该及时检查,经常巩固。
2.满分2,这个问题是纠正错别字。
这道题的分数不好,主要是拼错的单词找不准,改不了。相似词歧义是丢分的主要原因,说明要加强相似词的辨析和错别字纠正的训练。并且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错别字集,让学生自觉积累!
3.满分2分?解释本题加词含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分数还是不太理想,说明这些基本功还是没有发挥好,还是需要再强调一下。
4.满分2分?这个问题是一个用词恰当的疑问句,但是有些同学没有掌握课文。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通常把基本功放放在“阅读”上。
5.满分2,此题是修改病句的题型。
本题主要有两个病句,都是平时最常见的,1题是反复使用“在……过程中”和“使”这两个词的病句。两个问题也是最常见的匹配“提高和水平”的问题。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说明学生平时总结自己太少了,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总结自己。
6,满分2分,这个问题是一个自我发挥的问题,也是一个给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分率高。
7.满分2分?满分6分,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和诗歌积累的掌握程度。
这道题的分数比平时的单元考试好,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听写中注意落实,注意错别字,以后要坚持!
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是课堂上的第一篇文章。十论语。满分19,有8道小题。
2题中的第8题,是填写作者的基础知识,考察对孔子的基本认识。这个问题的得分率是99%。
9.满分2分本题是对本文通假字的总结和解释,本题得分率在90%以上。有的同学没看清楚题目,忘了解释通假字。
10-15.主要是考核这篇文章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未能准确把握这节课。还是要加强文言文的鉴赏。
阅读理解第三部分,我选了两篇课外阅读,其中一篇是说明文分析。这道题总分21,成绩不理想。不超过80人得到15,平均分在10左右。最高分18,最低分4。这个问题有8个小问题,1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于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实践较少,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在解题中对文章内容没有把握,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意识到这篇文章的重点可以完全正确回答。
第四部分是作文。这篇作文的题目是《面对——我选择——》,要求在横线加一个完整的题目,任意文体,600字左右。但是这篇作文整体情况并不好,能拿到优秀成绩的同学比较少。从写作事实分析,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差,不能仔细审题,不写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或环境。大部分学生文笔不工整,语言表达空洞流畅,结构思路不清晰。平均分34-36。
四、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基于这次考试,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可喜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文的例题作用重视不够,阅读“四关”不过关。
读古诗和课内阅读都是从课上选的。从答题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不熟练,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也许是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和方向性。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充分利用例题,那么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教师在教学和阅读课文时,要努力用好例、用足例、用活例,避免蜻蜓点水。我们应该把知识点付诸实践。把“单词”、“课文”、“背诵”、“练习”落实到位。
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40分,只有不到15%的同学能拿到35分以上,大部分同学都在30分左右。尤其是对语言的概括和对文章大意的整体把握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础,增加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扎实。从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进入七年级后,学生还没有改正小学时贪玩、马虎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字要写得正,文要读得细,习题要做得实”。
4.加强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新课标增加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文章数量,可见对经典古诗词和名著的重视。尤其是七年级,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打好文言文基础。从这次考试来看,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朗读,形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5.进一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处理的实际能力。
从这份试卷来看,我们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这是七年级学生的一个新题型,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做题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平时的语言现象积累不够,记忆不牢,运用不灵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活动,主动参与,增加积累。
6.写作水平亟待加强,作文要“写得认真”,“多”是为了效果,“多”是为了成绩。
这种作文考试明确告诉学生写作内容,但学生不懂得紧扣题目要求,写作过程中不考虑作文的写作思路,遣词造句不锤炼,写出来的文章表现力不强。所以下一阶段会补充。
伟大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训练,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七年语文试卷分析2。试卷总体评价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努力指导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试卷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结构由语言积累与运用(265,438+0)、现代文学阅读(26)、古诗词阅读(65,438+09)、作文(50)、卷子写作(5)五个板块组成。从考试内容来看,语文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点都在试卷中有所体现,而且比较灵活,主要是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本文不仅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加关注生活和社会,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班级参考生177人,及格生169人,及格率95%,优秀生99人,优秀率55%。最高分是11。学生成绩总体不错,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三、答题分析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二个问题是找到错别字的那一个,主要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但是有些同学对这个知识点落实的不够。
2.综合学习答案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积累。问题6考查探究题。有些同学对这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这题失分较多。
3.有些同学对古诗词的背诵不够重视,出现了填错或填不准、不全的现象。
(2)阅读
现代文本阅读
本题目选取两段,根据新课标精神,选题合理,综合考察学生对一般阅读理解、概括、筛选、揣摩语言的掌握情况。
问题13、15、19同学理解不太好,解释不准确。回答不够透彻,失分较多。。
文言文阅读
本课题选取《论语》和《王岳》六篇,遵循课标中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解释增词和翻译句子是书中注释的关键词,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答题要点,所以得分率高。一些不够重视的同学。
(3)作文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或者字迹潦草,或者错别字多,或者句子不通顺,语言不流畅。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愉快的心理体验。同时,部分学生审题不准,选材狭窄,缺乏创新。
第四,关于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语文教育,要彻底改变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这次考试中,有些同学在单词和听写方面仍然失分较多,说明同学们还没有认真系统地掌握。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重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和集中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积累。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学习的教学。
2.注重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人类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中心。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来学习的,而不是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和分析。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学的重心,变传统的知识导向型教学为语言实际能力导向型教学,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构建探究式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是常见的,但探究性学习却被忽视了。本次考试中发现,16、18、20题学生理解不深,回答不够透彻是因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对短文的内涵没有深入理解,导致理解出现偏差。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到位,意思不言而喻。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练习,这是必然会发生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应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努力构建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围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提出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阅读教学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
4.要做好基础写作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入手,通过用笔练习或个别训练,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表达思想感情。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入手,特别要注意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细节,学会描写场景和细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情感点”,转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生动感受和真实体验。
5.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学生的书法。由于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学生在卷子上失分较多。
七年语文试卷分析三I .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求稳: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的内容与教材紧密联系,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素养以及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语音、字体、正确用词、辨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作家作品文学知识等。八年级注重古诗文的积累和运用,增加了背诵和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教材推荐的课内文章和课外背诵文章。考试摒弃了过去单纯以碎片化的方式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两个年级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七年级《我有一个小秘密》,八年级《我被自己感动了》。这些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择材料,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充分展示个性。这就让学生有话可说,每个人都有文章可写,平时阅读量大,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2)求变:阅读文言文考查“内外兼修”。
两个年级文言文阅读考试的阅读材料一个来自课内,一个来自课外。但是考试的课外部分是课堂上文言文知识的传递,并没有超出课堂上所学的范围。这样可以避免老师在课堂上死记硬背课本和学生死记硬背文言文知识,便于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简单易记的文言文,借助笔记、工具书就能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文言文课内外阅读设置在积累、背诵、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除了对词义理解、句子翻译、文选大意概括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段落)的可理解性和欣赏性阅读的考查。这些问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品味。课内课外阅读都给我们一个启示:文言文阅读首先要解决课内知识,学会掌握知识,举一反三,即使考试内容延伸到课外,也可以利用课内知识解决。
(3)创新:现代汉语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试题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两个年级的现代汉语的阅读材料都来自课外,并且根据不同年级教材强调的文体,七年级选择了山水散文和记叙文,八年级选择了说明文和记叙文。所选文章均为完整文章,重点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汉语阅读题目的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会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健康发展。现代文章阅读侧重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要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单词和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它通过提供语言材料来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欣赏、思考和评价能力。
二,对学生答案的分析
看两个年级学生的回答,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常用词的读音和常用词的写法均选自《读写写》教材或课文,名著阅读和古诗默写也选自课文或教材后面的推荐文章。但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语音、字体、古诗词记忆不准。古诗词默写,课内比课外好,精读比略读好,名句比普通句好。有些学生背得很差,写得不准确。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不强,一些基础知识不会在语境中实际应用,不会转化为能力。
(二)文言文词汇积累不扎实,对课文内容理解肤浅。
我不能准确把握文言文单词的意思。七年级《口技》,很多人回答“走(走)”,但正确答案应该是“跑”。由于没有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无法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翻译,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草率或主观臆断,因表达不准确而丢分。有些同学看不懂书底下没有明确笔记的单词。考的课外文言文单词都是这学期上课学的,但是学生回答不正确。比如八年级的学生把“比百里”理解为比较、竞争、比较、如果、比较等。,而正确答案应该是“等待”。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也不会灵活运用。总的来说,文言文的阅读课内好于课外,学生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有待提高。
(3)现代汉语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知和表达能力。
两个年级现代汉语阅读失分最多,说明现代汉语阅读问题最大。总体而言,说明文和记叙文的阅读得分高于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内容问题的整体感知、筛选信息问题、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和与生活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得分较高,但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和语言运用得分较高。很多学生在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时,都不能抓住要点。他们只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解释单词和句子的表层意义,而不能回答单词和句子在语境中的深层意义和作用。也有一些同学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想当然。说明学生平时习惯于死记硬背学习语文,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近文本,所以不能感性地阅读文本,缺乏对地方语言表达之美的欣赏和探索,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有一部分同学对文体知识掌握不好,概念不清,比较混乱。
(4)作文缺乏个性。
两个年级的分数都不高,很少有很有创意很好看的优秀作品。很多学生的作文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写记叙文,很多学生的素材平淡过时,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弱。缺乏对语言、动作、举止、心理的详细描述。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学生平时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背景不足。
(5)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
一、答题时问题不明确。对问题的审查并不认真。看完题就草草答了,结果无关紧要。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三个年级的卷子里,背诵和写古诗词,看简答题,写作,错别字数不胜数。背古诗和写古诗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写错别字,这在写作中比较常见。而且字迹潦草不规则,更谈不上美观。
三、改进建议
语文期末试卷的命题特点和命题取向对以后的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说明语文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根据其要求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开展“两基”教学。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一些基本的东西变成了“被遗忘的人”。我们很少带领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正字法;我们很少抽出大块的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被证明非常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我们过于强调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缺乏规范表达的引导;过于强调自由写作,在说和写的交流中只注重内容的反馈,忽视了语言的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过于强调独立感知,缺乏对关键词的咀嚼。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美丽雄伟的金字塔,如果去掉基石,也只能成为虚无缥缈的泡沫。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赋予语文“双基”以全新的时代内涵。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双基”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当我们谈到实施“双基”时,并不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汉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实施“双基”的过程,就是实施“人性”和“工具性”的过程。另外,“语文双基”的实施不是孤立的一两个教学环节,而是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发展。因此,要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训练,严格执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加强所学基础知识的迁移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2)求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阅读教学规律,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阅读方法。
3.进行科学有序的写作训练。
4.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课堂内外交流。
(3)求美: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汉字书写正确、工整,并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在熟练使用硬笔书写正楷的基础上,学习规范、通俗的正楷,提高书写速度。”汉字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学生的义务,也是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然而,近年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却令人担忧:正确书写率低,字体不规范甚至一个字都不会,字迹潦草,满脸青烟。打开学生的作业本、作文本、试卷,眼前的一切都“惨不忍睹”。
为了引导大家重视写作,可以强调“所有的写作都是规范工整的,阅卷时可以加分”或增加其他措施,促使师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严格要求,给予细心指导,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