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西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分析(答案WORD版)

高考完成了数学科目的考试。考试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数学命题专家对今年的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

总的来说,在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第一年,高考数学重在加强基础性和综合性,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试卷符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数学基础,注重能力和立意,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时代特征。试题稳中求新,多角度、多层次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运算求解、空间想象和数据处理能力,注重逻辑推理、创新应用意识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

特点一:创新试题设计,深度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所考查的逻辑思维、推理方法和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作用,在个人发展和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通过加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科学的人生态度。

试卷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创新试题设计,全面考查逻辑推理能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试题设置方式创新。如国二卷19题,要求考生画一个由相贯线围成的正方形,不说明画法和理由,鼓励考生做实验,进行创新尝试;二是试题的解法创新,如全国理科第一卷16题,引导考生将三角形解法原理应用于四边形,要求考生脱离常规思路,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三是考试材料的创新。如京卷文科14号,突出了对图形和图表运用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并加工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试题标新立异,考察考生逻辑思维的系统性。第四,试题的情境创新,如浙江卷文科第七题将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知识有机结合,考察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对考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很高。

特点二:突出实践能力的考查,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学也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对创新应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试题重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现实生活,考查考生运用数学工具和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也体现了高考改革中加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要求。试卷中有很多与应用背景相关的问题,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国一卷19题,要求考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散点图,自主选择回归方程的类型,预测企业投入产品的宣传费用。江苏卷17题以山区道路修复为题,要求考生建立数学模型,适度创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完成山区道路设计。试题的设计将考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形成创新应用意识,凸显数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摆脱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试题还突出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做实验,积极探索,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川卷18题,鼓励考生在数学理性的指导下做实验,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试题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实验,积极思考问题。

特点三:重视基础考试,渗透传统数学文化。

数学试卷重视对数学基础的考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思维方法的题目在试卷中占60%以上。同时,试卷注重对高中所学内容的综合考查。在此基础上,试卷还强调重点内容的重点考查,如函数、导数、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数列、立体几何、直线、圆锥曲线等。

今年数学试卷的另一大亮点是中国数学文化对基础试题的渗透。中国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不同于西方数学文化的鲜明特点:重归纳、重实用、重算法。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和《数书九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卷选取反映中国古代优秀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材料,编写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国二卷第八题的设计思路来自《算术九章》“多相减法”,鄂卷第二题选自《舒舒九章》“米粒分配”问题。这些试题的设计让考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优秀传统——数学要关注生产生活等社会问题,从而引导考生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认识到数学知识和方法对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作用。将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渗透到高考试题中,强调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传统特色,使考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熏陶,自觉形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数学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够准确区分考生,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试题科学规范,设计新颖,情境设置合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迁移、归纳、拓展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