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第一,从表面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算和绘图,以及运算题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考实际问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胡安老师独到的眼光。试卷可以从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测试各卷的数学知识。它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可以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测试情况如下
一般来说,学生在考试中能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通过率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基础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不错。应该说题型很好,学生之前也练习过,所以准确率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字意识,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在于像这样做数学题,改变以前的题型,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是学生所缺乏的,导致失分严重。
2.除了平时的口算和递归计算,这次计算测试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编辑题目,用不同的方式计算。通过这次测试,我意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确实需要培养。
3.对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自己阅读和分析题意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可惜的是,很多学生明明知道怎么做的题,却因为缺乏这种能力而失分。
4.另外,要让学生多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差距。
三,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立足教材,植根生活。教科书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既要以课本为基础,又要扎扎实实地渗透课本的重点和难点,不忽略一些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而且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融合。
2.教学中应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自己分析问题,设计解题策略,多做分析、编译等训练,让一部分学生从对应用题的“恐惧”转变为喜欢。
3.多做多练,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说出题的数学可能没有错,但有时他们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思考原因。这一点在试卷上可以明显体现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能力…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和社会,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引导探索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觉发现新知识和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
整体来看,这份期末数学试卷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快感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初中数学第二次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阅卷后,我们对数学试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教学思路。
一、基本信息
今年期中数学成绩最高90-99,另一个80-89。70以下的占总人数的5.3%,90以上的占54%。这一结果表明,我校数学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的学习状况(答案)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7)(9-10)都是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学中基本概念(倒数、绝对值、系数、相似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及其基本功(求代数值)的应用,得分率较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数轴处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分类讨论。少部分同学只考虑一种情况。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名学生回答错误,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虽然涉及知识,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回答这类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14)考查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产生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①分别表示了十位数和一位数的代数表达式,但没有表示两位数;②不知道怎么表达。
一般来说,填空题的分值主要集中在11、13和14题,约占填空题总分值的73%。
2.选择题考生答案分析。
选择题(16,17)计算简单,错误率低。
选择题(22)是信息题,学生完成的还可以,也说明学生对数轴的理解比较到位,错误率10%。
选择题(23)是关于一个图形的面积,错误率20%。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出卫生间的宽度和厨房的长度,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分析问题和求平等关系的能力,但有些学生不能从图形中得出很好的结论。
选择题(24)是探索规律的题,和我们以前做过的不一样。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注意到题中的“旋转闪烁”和“闪烁定律”,从题中的三个数字中看不出规律,所以错误率比较高,大概在45%左右。
3.通过计算分析考生对简化题的回答。
25,26,27都是计算题,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掉括号,合并相似项,代数求值。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很好,但要点主要集中在26题和27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24无法与(-2)4区分;(2)似乎为了“简单计算”,计算顺序混乱;③括号前的系数不乘以后面的每一项;(4)去掉括号,符号变化有混乱;⑤代入数值时,不要注意负号和乘方的书写格式。
4.分析考生对问题的回答
学生基本能正确回答第28题的第二个小问题,说明学生还是能理解这种列号排列规律的,但如果要用书面语言表达,错误率为34%,比较高,符号索引能表述清楚,但系数不清楚;问题(3)要求学生讨论奇数和偶数,大部分学生干脆写奇数。错误率40%,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适当渗透相应的思维方法。
初中数学试卷三解析一、总体评价
本套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着“重能力、重基础、创新为魂”的命题原则,突出数学是基础学科,八年级数学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度大,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数学思维水平的客观差异。并鼓励学生创新,加强创新意识的考察,突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
试题不存在超类、超本现象,易、中、难题分布原则维持在7: 2: 1左右。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分析
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数学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试卷不仅考察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察学生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基础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取得进步和理解。
(2)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探索能力。
试卷积极创造探索性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问题的设计。
(3)注重阅读理解、信息获取和数据处理能力。
新课程特别强调从文字、图像和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对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多处设置实际应用题,考察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和教育价值,如28题,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要求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做数学的意识。
三、答题分析
在试题的设计上,注意保持一定的梯度,不增加最后一道题的难度,而是注重分散难度的命题思路,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道题中都感到轻松。
四,教学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以上论文的分析,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新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平时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2、为一切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维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应用的培养。对于所有的学生,我们应该用课本而不是课本来教。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原料,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推论、引申和适当的变形,做到初中生“人人都能掌握必要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和相关学科中自己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和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重新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择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探索一些数学问题。
4.注重本质,指导教学。
近年来,中考的许多试题都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及时启发和引导。在合作和交流中,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包括不同的意见和问题。教师要耐心倾听,引导学生讨论。要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同龄人也能理解,也能理解和领会同龄人表达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在活动中,我们应该关注数学的本质。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活动中隐含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体会数学变化的过程。
首先,孩子对待考试的态度是比较端正的。
主要表现在:第一,与以往的论文相比,论文更加严肃。这说明孩子真的很在乎这次考试,发自内心的重视。这也是孩子的一种习惯。定期考试写作比平时更认真。第二,没有过去容易失分的计算错误。这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风浪轻而易举地过去了,船却在小河沟里翻了”,像往常一样惹恼了家长,孩子后来后悔了。
第二,从孩子错题和扣分的内容来看,有四类。
第一,考试不严谨,没有认真思考。比如第1页,第一个大题第4项,64分米=()米,孩子计算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为百分比,扣1分;
第二,知识点掌握有漏洞。如第3页,第四题,第四题,第二分项除法计算,扣3分;
第三,孩子没有完全掌握数学答题的步骤和方法,属于“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货”。比如第4页第五题第五项就属于这类问题,扣1分;
第四,不会被查。如上所述,第一种错误通过检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三,从孩子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对家长也是一种警示和提醒。
家长应该对进入初中的孩子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放弃,尤其是对新入学的孩子,应该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加以引导。注意孩子平时的错题。特别是教师要多关注孩子平时做的错题本,必须做到每一道错题都能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来批改,否则错题本就失去了真正的作用。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检查修改后的错题。比如孩子错过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错过的一个类似的问题。当时我以为孩子写错了题本,应该没问题,但其实孩子的修改并不正确。时间长了,就忘了怎么做了。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在未来,我们的父母会帮助孩子逐一改正他们暴露出的问题。也希望老师对孩子更严格,标准更高。谢谢你。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第五部分(1)成绩数据分析
这次参加数学考试的总人数是33人,实际参考是33人。通过率100%,其中60分以上33人,成绩理想。
(2)试卷分析
(1)本题满分为120,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部分。这篇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量大,对我们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2)选择题部分侧重于中考后的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察。
(3)填空题重点考察概念和能力。其中14和15难度较大。(4)答题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该分题阅读量较大,如:20,21,23,24,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预计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预计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到位,但部分学生基础差,对数学失去信心。
通常阅读的题目练习很少,学生不知道如何从信息量大的题目入手。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很多,有些就像一个函数,学生不是很懂,期末复习的时间很少,这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加上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2)措施: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接受学生在进步中的错误,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加强“双基”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几何推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适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所学知识。
3.加强变式教学,纠正个别死记硬背学书本的现象,强调以砧学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从老师的角度不拘一格地完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4)对本次测试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本次测试投射后,增加命题方向,考察学生阅读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建议:总的来说,这张数学试卷是不错的,很有启发性。其中填空题15题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且两条直线平行的命题应放在同一平面内,故该命题正确。所以有两个真命题。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6一、试卷特点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有一定的灵活性。
2、注重数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
二,对学生答案的分析
1,填空:
填空题基本体现了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了第八题,其他七题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
失分多的是第八题。
失分原因:
(1)此题要求学生估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孩子用计算器还是能算出来的,但是中考不允许用计算器,所以平时考试也不允许用计算器。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还没有达到测试要求。
(2)算术平方根的估计新课标要求估计到第十位,此题需要估计到第千位。
2.多项选择问题:
难度适中。
14和16题是失分较多的题。
失分原因:
(1)14是数形结合,高二学生学习函数是难点,数形结合需要突破。
(2)问题16,新教材已经删除了这部分内容。没有这个说法,虽然我们都拓展到了集体备课,但是学生的掌握还是不扎实。
第三,回答问题
17:60%以上的同学熟练掌握三角同余,基本方法掌握较好。其他同学还是被两个同余搞糊涂了。还要加强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18和19的题很好,很全面,但是不偏不倚,既能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又能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灵活性。但18第二题有部分同学因为考查不清,只讲解了位置关系或者数量关系,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此题中没有拿到满分。
20、21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挑战,30个同学在20道题上得到了满意的分数,40%的同学在21题上得到了满分。
22、23题注重数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具有创新意识,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也很喜欢这类题,得分率也高。
四、考题。
1,注重数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
2.8题填空,选16,20,21题,超过了课程标准对四年制初二学生的要求。
3.高二下学期只能学习严格意义上的证明,17题和19题应该没有文字验证。
4.试卷层次不明显,给学生安排答题时间带来困难。最好把第22题和第23题放在第20题和21题之前,把第20题作为压轴题,更符合初二学生的考试特点。
5.高二第二学期的教材内容学完了,才开始学平行线的相关证明和三角形的相关证明。这20道题显然对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提出了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7一、试题分析
第一次看到卷子的时候,感觉似曾相识。再读一遍,仔细揣摩,细细品味,总结出今年七年级期末数学试题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在“三基”考试中,增加了对基本活动经历的考试。
除三基外,试题以* *版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了对基础活动经验的考查。如“翻牌”23题,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必要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课题背后的基础活动——体验课程目标,必将成为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又一导火索。
(二)关注教材变化,在新教材中突出新课题。
比如用22个方程解应用题“水杯问题”,用25个综合题解“充电问题”,都是课本上的新题目。这些题目的选择体现了对新课程标准的重视和对新方向的把握。
(3)突出中考方向,用同类型题型引路。
(四)重视教材,再现经典。
试题一如既往的重视课本,题目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比如20道②简化题、23道观察猜“翻牌”题、26道“火车过隧道”综合应用题,都是改编自课本题目。改编后,作者既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相结合,又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全面考察了本书中的知识点。引导我们重视课本,课本是日常教学中无数专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第九种数学方法“归纳法”和18题“循环分式”突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18题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循环分数的分数”的方法,而是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否能够自学一种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无疑是对课改中“先学”的最大肯定。
二,对学生答案的分析
(2)问题分析:在多次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后,我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数学活动的体验重视不够。第23题《翻牌》可以说是经典,但是我忽略了让同学们参与和体验。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中积累了活动经验,就不会有90后不能将其与相关数学知识相结合。
2.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交流、“兵教兵”做得不够深入。因为学生基础差,学困生多,所以我一直重视“以兵教兵”。我觉得这种形式既能促进优秀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进步。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我“说”,他们“听”。比如我解释“火车穿过隧道”这个问题,然后让优秀的同学解释给学困生听,也许学困生可能不知道,但优秀的同学真的会知道。
3.依赖材料,忽视教材。《学苑新闻》虽然是个不错的素材,但是和我们的考试有些偏离。虽然做了选择,但还没精挑细选。同时对教材和教学参考的忽视感到遗憾。教学参考中明确提出了“根据情况讨论”的问题,但我没有注意到,导致了错误。
总之,这次期末考试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再聪明的人也是愚蠢的”的真谛,因为她引导了我的教学,启迪了我的思维,开启了我的智慧。
回顾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每次临近期末,我都毫不犹豫地在题海中“游泳”,到处寻找知识点和问题的影子。可以说她被搜了上千次,百度被搜了上千次以上。今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她在课本里,她在往年的期末考试里,她在河北省的中考试卷里。看着书桌上放着的课本、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我不禁笑了:何苦越走越远呢?为什么要在浩瀚的问题海洋中苦苦寻觅?她,就在身边,从来没有走远!
初中数学试卷八分析一、填空
填空题中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同底数的乘法;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一个数;梯形面积与底面的函数关系;三个人打游戏的概率;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判断角度的大小;三角形的中心线;角平分线等。填空题的命题可以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入手,从知识点的小点入手,从最基础的知识点来考小知识点。难度系数适中,是个优质命题。
二、选择题
选择题的命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代数表达式的加减运算;关于角度的一些基础知识;确切数字和大概数字;概率基础知识;补角与余角的关系;与电源相关的操作;确定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两个角之间的边决定了三角形的大小;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判断角度的大小。具体命题可以贴近生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将数学融入生活,体现了人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这样的命题可以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纸上反映所学内容。
三、画图题(不写,留画图痕迹)
画图问题是最基本的。众所周知,两个角在一边构成一个三角形。而且,不用写字,画画痕迹是保留的。这个问题是对课本知识的考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你应该能做到。
第四,回答问题
解题分为计算题、简评和推理填空。计算与化简评价测试代数表达式的运算,涉及代数表达式的运算,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推理填空题是三角形的同余,是三角形同余证明过程的填空,降低了三角形同余命题的难度,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动词 (verb的缩写)问题解决
解题中总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用三角形同余测量距离;另一个问题是分析图像上变量(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关系的过程。两个问题都贴近生活,用三角形同余来度量距离,主要是证明三角形同余,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变量关系的图像,在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的变化过程考察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六,思维拓展
思维展开* * *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平方差公式和幂展开的相关知识;另一个问题是结合对称性求解两点间最短距离,直接从生活的角度提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对称性为基本出发点,反映现实中的对称现象,让学生在数学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本套题的特点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思考和操作,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通过考试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