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体育中考项目

1,篮球(绕杆运球)

2.跑50米,双手抱头向前扔实心球,仰卧起坐一分钟。

(考生从这三项中选择两项考试。)

根据《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指导意见(试行)》(闽教院[2018]29号),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含报考和往届)中,体育升学考试总分为40分,其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占4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占36分。其中,必考类别1:体育健康知识和体育健身知识4分笔试;运动技能中:必修二类:男生:1000米跑步、200米游泳;女生:800米跑和200米游泳选一个。

抽样测试(篮球:绕杆运球,足球:绕杆运球,排球:在墙上垫球),从三项技能中随机抽取1项,测试考生;

选定测试类别(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斜引体向上、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从中随机抽取3项,考生选择2项进行测试。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一、社会、学校、家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县级大型竞技和群众体育活动不足,全民健身氛围不浓;一些学校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小学虽然配备了专业体育教师,但没有利用好专业体育教师这一稀缺资源在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而是安排专业体育教师主要从事文化课的教学,“专业”体育教师不“专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休息锻炼时间相对不足。大多数家庭对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重视不够,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使用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较多,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一些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和村庄未能定期举行学生运动会。二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方面效果不佳。第三,主动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和体育学科改革是不够的。

(二)体育教师配备不足。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配备不足。以永平为例,全县84所中小学(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配备,应配备286名专职体育教师。事实上,全县中小学体育专任教师224人,其中专业体育教师68人,其余156人为非专业体育教师。专业体育教师还有218的缺口。由于中小学普遍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器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比如一些学校的11、7、5足球场基本都是摆设,没有学生在踢球。一些学校的跳高、体操、投掷、武术等设备器材长期闲置。

(三)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不到位。第一,实施国家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的质量和数量还有差距。初中的体育课基本规范,但目标是以中考为主。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训练,老师也不太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小学阶段,体育课质量普遍不高,体育课这种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的学校,随意性大,没有教案。体育课上,允许学生在操场上自由跑跳,或者自己进行篮球、乒乓球等活动。第二,体育课的课程性质、课程价值和基本理念在体育课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学校不教投掷、体操(单双杆)、跳高、武术等某些危险项目。有些学校甚至禁止学生爬单双杆,一些教体局花大力气配备的体育健身器材成了摆设。三是“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开展不均衡,少数有条件开展早操的学校不开展早操。

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学生课外活动面窄,导致体育课部分项目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学校经费短缺,学校易损易耗体育器材相对短缺,各种易损易耗体育器材不能及时更新,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部分学校的课桌椅不达标,少数学校还在使用老旧的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不匹配,不利于学生上课时正确的坐姿和健康发展。

(E)需要加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评估。第一,中小学体质健康实际考核结果堪忧。中小学生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上升,城市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上升;中长跑项目和前倾坐等灵活、灵敏、技术类项目的实际评价结果合格率很低;小学生体质健康实际评估结果合格率不高。二是中小学体质健康评估标准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校没有认真开展,只在表格上填写相关数据。

_二。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定期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竞技性、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家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学校要更加重视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锻炼时间;充分利用小学专业体育教师资源,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招聘力度,逐步填补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满足学校体育需求,逐步规范小学体育。二是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教体局应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培训,特别是对非专业体育教师的培训。相关资料室应深入学校调查指导,有效服务于体育教学实践;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学研讨和教师基本功比赛,督促教师按标准上好体育课。

(3)严格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一是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开足课时,加强体育课课程管理,保证体育课的质量和数量,认真开展“三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二是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体魄。三是加强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备,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教育。

(4)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解决部分学校体育场地不足问题,逐步改善中小学体育条件。二是积极争取更新学校易损易耗的体育器材和部分学校老旧的桌椅,根据学生身高变化调整桌椅高度。

(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一、加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过程的干预,发现不良倾向及时与家长沟通,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如纠正不良坐姿、不良用眼习惯等。二是加强体质健康评估的监督指导,杜绝“填表”评估,让体质健康评估真正发挥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十八条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