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服装史的真正话题

中国手工业有一万多年不间断的历史。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它正面临着转型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灭绝,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转变的过程毕竟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这个事实很残酷。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也适用于文化产业。我们都清楚地看到,在20世纪的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时期衰落到世纪末的历史低谷。在同一百年间,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和文化内涵的整理和研究日益繁荣,到世纪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种反差耐人寻味,但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的,也就不足为奇了。前者与社会转型变革密切相关,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对历史的总结,是在知识和认识有实质性提高的基础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存在一个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本文拟从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的潜在转型因素和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的冲突来分析传统手工艺在21世纪的未来。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检验。

一,近代:转型的潜在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变化,推翻了千年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扫除了旧的思想体系和旧的陈规陋习,开辟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新时代。然而,在如此剧烈的社会震荡中,传统手工艺表面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总体上还是继承了清朝的风格和技艺,延续了几十年。但从其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很快会迫使其改变的潜在因素。

传统手工艺品市场正在萎缩。

在古代中国,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下,手工艺品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需求和日常所需,从帝王礼服、礼器到民间婚纱、纸马,应有尽有。特别是朝廷和养尊处优的官僚对高档手工艺品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都达到了顶峰。然而,辛亥革命导致的政权突变,导致了头戴花翎和龙袍的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品立刻失去了市场。这是市场萎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自晚清以来,西方日用品不断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柴、洋袜子、电扇、电灯、钟表等。,逐渐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连慈禧和光绪都有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电灯6325盏,次年数量达到9091盏。然后在北京和天津安装电灯,包括故宫(焦润明:中国现代文化史)。这样,实用手工艺品的生产势必被挤出。

(二)对手工艺品价值理解的偏差

传统手工艺品原本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档货(也就是后来的特殊技术)。兼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一类是大众化的实用商品,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在封建社会,高档手工艺品早已成为少数人敛财的对象,而古物则被收为“古董”。根据清单和财产清单,何家玉库有“十三个高二尺五寸的玉鼎,二十个玉编钟,一百三十二柄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玉如意...,而上面* * *的估价是七百万两银子”。古董包括“二十个铜瓶,二十一个铜鼎,三十三个铜海...,而上面* * *的估价是八百万两银子”等等。民国以来,虽然实用手工艺品不断萎缩,但富商、地主、暴发户对高档手工艺品的需求却丝毫不减。所以对手工艺品的价值明显偏向于高档的特种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明显上升,让实用价值显得微不足道。清末民初苏州工艺美术的畸形发展就是一例。当时红木家具、玉雕、珠宝、檀香扇、刺绣为大宗,基本都是特种工艺品。

(三)手工艺的创作理念难以与时俱进。

现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理念长期停留在清代风格,变化不大,原因很多。一是父子师徒代代相传,使得技艺和风格风格化,一时难以逆转。正如《花王公基》所言:“知者造化,巧者描绘;守天下,谓之功。”二是现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得传统手工艺无法快速贴近时代。上世纪初,在东南和大都市西装众多的时候,女孩子还被束缚在偏远地区,出现了古今中西混杂的现象,传统手工艺显得无所适从。有的人感受世界的变化,用创新去争取市场。比如景德镇瓷瓶上出现了时尚人物画。有些人是出于好奇,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导致非中非非西混杂的风格。例如,苏州东山雕花楼有中国吉祥纹的雕塑和二十四孝,罗马柱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花。只是刺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转变。刺绣在古代以实用为主,明代鲁香园的“古绣”开创了以绣仿画的工艺,流传甚广。在实用刺绣日渐式微的时候,这项技术却欣欣向荣,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了。第三,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端手工艺品,本来就是收藏和欣赏的玩物。以古董为上品,自然无视社会变迁。总之,现代传统手工艺处于变与不变的边缘,这预示着一股不可阻挡的转型之风将席卷中国。

二,现代性:转型的必然性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经济大起大落,而传统手工业也大起大落,这不免让我们深思: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手工艺在工业化社会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很多。

(一)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一次罕见的复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集体所有制取代了分散的个体作坊,通过创办工艺美术学院、继承父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才。在计划外贸的经济杠杆下,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工厂和合作社难以维持,甚至倒闭。但个体作坊逐渐兴起,手工业生产以手工为主。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是可以一个一个完成的,这和工业量产完全不同,往往需要根据材料来应用技巧。集群流水线和等级工资制淹没了“大锅饭”中个人创造的积极性,必然会在新经济体制中陷入困境。因此,大量实用产品以工业批量生产,如日用陶瓷和家具;少数特殊的手工艺品,如首饰、金银首饰等,被作坊精心雕琢,出现了两极分化。

(2)脱离生活方式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在近代衰落的更直接原因是脱离了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方式。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实际上存在严重的“西化”倾向。如单调的西式服装,简单的西式住房,不变的自行车,蒸汽机车等等。除了交换外汇,传统手工艺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从“小康”向“小康”、“富裕”靠拢,西化趋势加快。生活环境的改善、家用电器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延伸、私家车的增加、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时空观念。衣食住行的需求主要靠工业化的产品,物美价廉。手工艺品价格虽在上涨,但“忽高忽低”。有个女企业家投巨资建立了紫檀博物馆。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可见,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中物质层面的收缩,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摆脱这一规律。

(三)“创新”误区

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历史风貌。现代的“推陈出新”能否让它再次符合时代潮流?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创新尝试表明,这非常困难。在“文革”闹剧中,在“样板戏”的启发下,传统手工艺出现了一个直接反映革命主题或“样板戏”情节的高潮,可称为“样板戏式”的推陈出新。这种创新基本排除了艺术规律。随着“文革”的结束,这种创新也就不了了之了。20世纪70年代末,一切都很匆忙。为了振兴传统手工艺,进行了一次“复兴”的创新尝试,即倡导“汉唐风格”和“敦煌风格”的复兴。想摆脱几十年来明清风格的束缚,从古典艺术中汲取养料,使其有更广阔的创作领域。但是这种变相的复古风在七八十年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次相遇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就不用说了。而普通人心目中的传统手工艺,往往定格在明清时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与现代直接相关,还因为明清时期的遗迹很多,比如建筑、园林、家具、字画、戏曲、小说等。,与手工艺融合成古典文化的一道风景,形成一种认知定势。反而对专家推崇的汉唐、敦煌等艺术感到陌生。近年来,苏州寒山寺修建了一座仿唐宝塔,被很多人视为“日式风格”。如果一味的复兴,即使艺术水平很高,也很难让大多数人欣赏。第二,改良救不了传统手工艺。以上两种“推陈出新”,都是在保持传统手工艺技艺、材料、表现手法极其完整的前提下,只是切换了主题,做了局部的改进。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以一种既定的风格展示着深远的历史;或者我们可以把技能和风格分离出来,用现代元素重新组合,才能融入工业化社会的环境,获得“再生”。

三、再生之路:重生

21世纪,中国传统手工艺可能以三种方式存在。一个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品种,还需要从文化生态的高度,对最好的品种和大师进行人工保护,以免失传。一种是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的结合,即将传统手工艺以现代审美意识进行再创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环境,如现代陶艺,其造型、釉色、绘画、肌理的变化与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后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术中分离出来,与现代材料和技术相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巧的传承,形成看似古而非古的现代风格。比如西式裁剪汉服,纽扣做成假纽扣,团花可以剪一块织锦代替。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环境,生命力会非常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以风格与技艺分离为特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转化-再生”的规律。

(一)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与移植

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内涵如此丰富,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但从根本上说,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崇天崇祖的宗教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不忘自己根的传承意识、驱邪纳吉的民间传统融为一体。然而,社会的变迁往往迫使传统手工艺的形式层面脱离精神实质,或为旧的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或以新的形式表达古老的思想。旧形式新内涵的典型是北京故宫从皇家禁苑变成了博物馆,江南园林从私家园林变成了人民公园。此外,我们还经常使用京剧和傩戏的面具作为装饰。他们是什么角色,是什么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和风格。现代人佩戴玉石只是为了好运。谁还记得孔子的君子胜于玉的教导?所谓旧内涵与新形式的结合,是指用现代手段对旧思想、旧观念的反映。比如现代服装设计中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品,现代少数民族舞台服装的设计制作都是如此。再比如,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宇宙概念。在传统手工艺中,代表四个方向的四神是这种观念最直观的体现。“艺术与科学”2001研讨会系列海报“金木火、水、土”(见《装饰》2001第二期)以全新的视觉形象展现了五行五色的概念。李政道创作的雕塑《事物之道》(见装饰2001第四彩页)是一件具有“阴阳相抱”内涵的现代作品。

(2)形式与技术的分离与移植

中国传统手工艺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思想内涵。同时,材料和工艺的独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风格和技艺永远是一个整体。但如果要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把他们分开。因为材料和技艺带来了独特的风格和局限性,不可能把玉雕做成牙雕那样的精美作品。而现代社会并不重视玉石和象牙的经济价值,需要更多华丽但不昂贵的随风而变的饰品和用品。如果传统手工艺和技能的形成脱离了固定的关系,就会有再创造的空间。比如软雕塑表现彩陶图案,地毯表现汉代画像石,大型木刻模仿玉雕都是成功的尝试。反过来,用传统技法反映新的题材也是一种移植,上面说的现代陶艺就是一个典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传统工艺。在一次展览中,用小泥人的技法和程序很难做出现代人物的大型彩塑,化优势为劣势。

(三)形式与实用的分离与移植

传统手工艺曾经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有些产品服务于当时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中,它们的实用价值也随之降低甚至消失,形式与实用的分离不可避免。比如江南老屋的窗格,用不同的风格隔开,形成美丽的几何图案。在现代建筑中,这种木窗格根本不用,但在室内装修中,它们被挂在墙上或做成假窗,非常受欢迎,甚至出现了先做新窗格再做旧窗格的现象。再比如,衣服刺绣变成吊坠,石磨和院子里的马钉等等。这些曾经非常实用的产品,被移植到展示古文明和民俗的装饰品中,将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这种“蜕变-再生”非常典型。总之,传统手工艺品的风格将永远延续下去,但是,它为“再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即脱胎换骨的改造。

对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门类齐全。它是苏州的骄傲。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苏州工艺美术的新发展?这是每个工艺美术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建国后,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全体职工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产品的艺术质量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比如刺绣,檀香扇,仿古青铜器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很多手工艺品还是落后于历史水平。产品往往都是老面孔,都很熟悉。原因是我们对待传统的东西没有经过全面科学的研究,只是一直在继承或者模仿。产品过时,缺乏时代感。一部缺乏时代感的作品如何赢得这个时代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任何工艺作品都应该具有时代的风格和气息。没有时代内容和味道的作品是枯萎的作品。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具有时代内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一直是以民族和地域为基础,同时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所以,我们不能把传统看成是静态的、排他的。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为传统表现形式增添时代色彩,为符合当代生活需要的工艺美术发展服务。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产品,需要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全面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失去了自己的特长。那么,如何突破过去继承传统的狭隘界限,在传统中创新发展呢?第一,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这是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手工业正面临着资金短缺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利用外资和民间资金开发外贸产品。苏凡是传统产品之一。我们积极利用传统制扇技术开发系列产品,即“工艺扇、电脑扇”等产品。它的特点表现在材料的变化上,比如扇骨,扇面制作。扇骨采用聚苯乙烯硬塑料,图案古铜色,取代了传统的竹骨,扇面面料采用不同的棉涤纶纤维,取代了传统的纸张。胶水用高强度水溶性胶水代替传统桨糊,改变了传统纸扇容易虫蛀、损坏的缺点。其扇子不仅造型美观大方、新颖醒目、耐洗、价格适中,而且质量远超“西班牙扇”,在西方国家广受人们喜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要研究传统,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这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和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开发还不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极好的机遇。刺绣、丝绸服装、床上用品等产品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继承传统产品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开发符合时代需求,为现代人所喜爱和欣赏的工艺美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新产品的探索和开发,使我们的工艺美术产品有新面貌、新技术、新材料、新品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现在人们喜欢的所谓“流线”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只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欢快的情感表达。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人类创新各种生活用品,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在生产材料的同时,根据美的规律设计制造产品。手工艺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在产品的审美功能上不断创新。像过去的太师椅,那么方,那么大,那么重,那么庄严,那么严肃。你喜欢吗?不仅坐着不舒服,它的风格也离开了时代的审美标准。工艺美术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生存发展,随着人民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发展,在产品的审美功能上不断创新。目前,我们的工艺美术往往是多年制作,脱离实际生活,这是阻碍我们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开发符合时代和生活需要的产品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的技艺和风格。比如我们现在的微雕产品,一粒一米大的象牙刻一首诗,一根头发刻一首诗,过去很难做到,现在可以做到,体现了现代的光镜技术。可以说,每一件工艺美术精品都体现着时代,不仅体现在产品使用和审美功能上,更体现在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上。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了一个时代产品的基本面貌。科技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也为艺术表现能力开辟了更广阔的阵地。在历史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应该是适应现代生产力的新的工艺美术。但是,我们现有的工艺美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依然突出,而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比我们好。比如漆器是我国的传统产品,后来传入日本。日本人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漆”的化学成分和干法,使产品的功能质量超过了我们。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必然落后,这是影响我国手工业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没有冶炼技术就没有青铜器,也就没有编钟。编钟是中国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它由一系列依次挂在木架上的铃铛组成,用小木槌演奏。如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中国最大的编钟,一套65件。1999年初,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党中央、国务院下达计划,要求苏州在9个月内用108件研制出仿古青铜乐器“中华何忠”。它的造型要在古代编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颜色、音量、音色都有严格的要求。苏州工艺美术师们奋力拼搏,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一套“中华和谐钟”。无论是在造型设计、样片设定、模具周转、铸造、制作、上色、调音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最佳的技艺水平,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108钟挂在一起,音质优美,很有气势。其规模远超曾侯乙编钟。108编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平安吉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和谐钟”的研制成功,是苏州工艺美术的新突破。它给我们一个启示——将传统技艺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勇于创新,开发时代产品,是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途径,是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工艺美术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车轮,加快步伐,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同时让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