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棉画的复活
2004年,央视《夕阳红》的记者来到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拍摄节目时,主持人指着墙上的棉画说:“欢迎来自棉画之乡的朋友”。当时,棉画已经在家乡漳州消失了十几年。最近在老艺术家郭美玉的努力下,棉画起死回生,但能存活多久还是未知数。
53岁的郭美玉刚刚被评为“漳州十大民间工艺传承人”,因为她恢复了自己的棉画创作。现在,她的“弓玄照相馆”不时关门,因为她经常出去寻找棉画所需的材料,或者干脆闭门造车。
漳州只有一个人在做棉画。
新完成的棉花画《百鸟朝凤》长2.58米,宽近2米,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棉花画。凤凰在山上昂着头,彩色的翅膀在风中飘荡。黄鹂、生日带、喜鹊、燕子、白头翁等上百种鸟类在它周围飞舞,不同季节的花朵竞相开放。这幅流动的画面是用手工提取的棉花,一张一张地堆砌、成型、粘贴而成。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也许是成百上千的棉纤维。
郭美玉说,棉画是纯手工艺品。与机器制作的艺术品相比,它们可能有些幼稚,但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完成一幅棉花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80年代,因为家装材料的丰富,略显土气的棉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追求个性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棉画,但现在漳州可能只有她一个人在做。
两位弹棉花的大师发明了新的艺术类别。
漳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叶杰生告诉记者,漳州棉画最初起源于棉弹匠为满足顾客需求,在被子上铺花、贴字。20世纪60年代,弹棉大师黄家声、尤等人尝试将棉被上的平面棉画分离出来,以山水画布为背景,运用装帧、造型、粘贴等技法,将其镶嵌入框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门类。1971年,黄家生等人成立了一个棉画作坊。18岁的时候,郭美玉和另外四个姑娘成为了作坊姑娘,跟着两个师傅学习。
65438-0979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祖国的新面貌》纪录片摄制组来到漳州,瞄准了做棉画的黄家声和郭美玉。棉画成为漳州继木偶雕刻之后,又一种用胶片记录的工艺美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棉画供不应求,出口到40多个国家。中国外交部也将棉画作为外交礼品。漳州市民每次搬家、结婚,都会拍一张棉花挂在新房里的照片,以此为荣。当时棉画厂小姑娘的月薪是1000多元,比教师和公务员多10倍。社会上曾流传着一句话“老婆要找棉画厂”。
成名后,几十家工厂争相生产棉画,劣质产品压低价格,扰乱市场。另外,消费者的审美眼光变了,棉画卖不出去,货款也收不回来。90年代初,棉画厂破产,工人们各奔东西。直到黄家声和尤两位大师的去世,棉画才得以振兴。
尽量加羊毛,让作品更有色彩。
2004年,悬挂在法国家中的棉画出现在央视《夕阳红》栏目中,唤起了人们对棉画的回忆。为了传承这门手艺,相关单位想方设法寻找棉画的继承者。但当年的女工已经全部转行,两位大师的后代也远离了棉画。
漳州二轻协会会长周劝说郭美玉尝试复制棉画。因为以前染色的棉花剩的太少,她试着加了羊毛,没想到亮度和颜色更好,让棉画更抢眼。
以前的姐妹们都不想再碰棉画了,也找不到合作者。郭美玉的进度很慢。她邀请了几个美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利用假期来帮忙。这些来自普通班级的年轻人被棉画的独特魅力惊呆了。他们有的带着棉画去学校展览,有的准备写论文。这增加了郭美玉的信心。
前不久,一位来冲印照片的台胞看到郭美玉创作棉画,又惊又喜。他说,改革开放前,台湾省看到很多漳州棉画;改革开放后,他来过漳州几次,但棉画不见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棉画和它的后代。
周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的眼光又变了。返璞归真的手工作品再次受到青睐。酒店、地产公司都订了郭美玉的棉画,下月初开馆的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博物馆也有棉画的一席之地。他们还会制定传承计划,重现老手艺。
唯一的漂染厂倒闭了。
翻箱倒柜找旧彩棉
郭美玉很期待举办一个棉画培训班,但不确定棉画能否再次迎来春天。她说,漳州唯一一家漂染厂关闭后,棉花染色的工艺已经不行了。她现在用的棉花是她姐姐们翻出来的。棉画用的胶水也很难买到。这是传承棉画必须克服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