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古文阅读训练卷
古文阅读训练
徐庆元清远五中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斯论(清)姚鼐
苏子展说李斯用荀卿的知识搅乱了世界,但他没有。秦之乱天下之法,与李斯无关,李斯也从未学过秦。
秦仲业时,孝即位,商鞅让其去。商鞅教孝烧“诗”“书”,制定明确的法规,对坐过的人设讼,禁止其到官处旅游。秦国因为地势便利,几代都是富强的,一直到始皇帝才与诸侯合并。始皇帝时,商鞅成法。虽然李斯帮了他,说是方便,对秦有利,但李斯不肯说,始皇帝乐此不疲。这是什么?秦长期甘于刻薄易严于律己,后人习以为常。光是发掘始皇帝和二皇帝的心是不够的,光是得张武的欢心也是不够的。就是放弃对他的老师荀卿的学习,去学商鞅;扫去三代前辈的仁政,一切都是从独断专行地想着治理,焚烧“诗”“书”,取缔光棍,破坏三代法的同时还监管责任。我不想借鉴,只是跟着时代走。如果受的值不是始皇帝,也不是二皇帝,斯的本事也不会出于此,也不是为了仁,也是为了与时俱进。
君子官位亦不隐;小人官位,无论学过什么,都是很有学问的。他见其君之所为,荒谬无理,为其私居担忧,却对朝廷大加褒奖,知其不公,劝其从命,说天下原谅我的无奈而非我的罪过;明知道会丢国的人会去做,说我一看就能避开。而夫君和小人虽然知道天下将乱,但目前不会轻易暴富,反而会借助财富让天下乱,终身享受荣华富贵,留给后人,却无人陪伴。呵呵!秦死前先受五刑三族,恶民受天罚,有时还信邪!
再者,妻子受教是为善,自己却要受教为恶。荀卿描述了前国王,并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有得有失,但他大体上得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地步。而苏以李斯害天下之罪,离余庆也不远了。商鞅也是做学问害秦的人。李四也是害秦不学无术的人。尚军禁止公务出行,而李斯谏驱宾客(2),一开始就不一样,死出同一个人,那么用意何在!到了宋代,王根据自己一生所学,创立了新的熙宁法。后来,、、和蔡都想向学习。符节政府促成了宋朝的灭亡,这与李斯的故事颇为相似。天下之学魔,足以灭国固。我说人臣善于探其君隐,善于从世变者尤可畏!多么可怕的事情!
【注释】①盛宴:休闲的表象。(2)谏逐客令:秦始皇曾经颁布过驱逐令,驱逐六国来秦国做官的人。李斯写了名著《谏逐客令》,提出了异议。
9.对于下列句子中所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是或否不足以对张武有利:符合
B.毁三代法而仍监管之责:鼓吹。
C.知道他们的不公正并劝导他们的人:鼓励。
D.而不是交易当前的财富:交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与所加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秦国地形方便,所以最好能遇到。
B.如果受的值不是第一个皇帝,第二个不是他种的,他就不吃。
c,虽然我和老公都知道天下会杀乱臣,也不避讳,但我的话就满足了。
D.不仅远非王者之乐,齐国的状态也近乎一般
11.下列各项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是()。
A.小人为官,不管学过什么。
B.总的来说,管理世界是很重要的
C.而有了财富,世界的混乱。
D.一个愿意改变世界的人。
12.下列句子中对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苏轼认为李斯利用荀卿之学协助秦朝暴政,导致天下大乱。笔者认为,李斯完全抛弃了荀子的言论,李斯的实践只是顺应了时代。
B.作者通过讨论李斯对秦的处理,对百姓和大臣对君主的处理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讨论,强调大臣不应依附于甚至鼓励自己的财富。
C.本文的主旨是指出秦兴暴政是国王自身的原因,作者的不“与时俱进”和“枉费张武宠爱”的理论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D.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分析秦国的发展历史来反驳苏轼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一部论证严谨、研究深入的典范史学理论。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带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道小题3分)
(1)秦长期甘于清廉,严于律己
翻译:
(2)世人会原谅我的无助,但不会原谅我的罪。
翻译:
(3)一开始的手法不同,死于同一个人,是真的吗?
翻译: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将徐武当南送欧阳修。
草木鸟兽是物,人是人。虽然他们的生不同,但他们的死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