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脊柱真题
1.从“骨错筋出槽”开始
在早期的手工治疗中,龙老师对脊柱疾病的病因不清感到困惑,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她在医学院三年的中医学习过程中,受到了中医“骨交错,筋出沟”观念的启发。随后的几年里,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往往与临床表现不符”的疑点出发,发现了正常关节结构与半脱位之间的关节脱位,并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进一步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捏脊技术,发展成为脊柱病因学的经典理论。
2、手法要稳,以技巧为主,避免暴力。
“必要时加闪光力,不要强迫所有患者都去抓拍。”现在很多研究龙氏手法的医生,还是把snap作为疗效的一个指标。对此,龙老师对手法的要求,“手法既能治病,也能伤人。”她治疗过六七例因暴力手段加重病情的病例,大多是因为医生急于求成。所以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手法要娴熟。
3、触诊必须贯穿诊疗始终。
触诊一直是捏脊治疗的难点。通过医生手指触摸患者颈椎的横突和关节突,可以感知患者颈椎是否脱位,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判断病情。
触诊必须贯穿诊断和治疗的始终。每次手法后,应进行触诊,以减少关节的变化。在三步定位诊断中,触诊优先于影像学检查。对此,龙老师讲过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病例:患者症状很严重,但触诊无明显异常。在询问了患者之前的就医经历后,龙先生建议他去神经外科。结果,他被脊髓造影诊断为脊髓良性肿瘤。手术后,患者家属非常感谢龙先生。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当触诊与临床症状不一致时,病人应该考虑其他脊柱问题。
4.拉角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过程中,拔角法因其复杂性被放在最后研究。“这是最头疼的手法,也是专门针对头疼的。”此手法主要针对颈2-3混合型脱位,常见于头痛头晕患者。使用这种手法时,要注意低头,摇侧头,推侧,然后用手臂按压。之后就要低头,摇侧头,推侧。
5.牵引正骨在整脊疗法中的重要性。
对于许多疑难病例中的复杂混合脱位,龙先生强调了牵引的重要性。"当你遇到手动复位困难时,你可以增加牵引."牵引是最适合骨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的方法。龙老师首创牵引正骨。她负责研发的颈椎牵引椅已经经历了七代。她经常使用牵引椅进行自理,牵引重量达到20kg,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骨质疏松患者纵向拉伸没问题,骨质疏松怕纵向挤压。
6、偏航和旋转的关系
“有旋转就一定有侧摆,有侧摆就一定有旋转。”"侧柏和纺纱是兄弟."这是龙老师对侧摆旋转的生动描述,因为脊柱的最小运动阶段是由两块椎骨和连接其间的软组织组成的。当对其施加载荷时,可以发生三维六自由度运动,即三个位移和三个转角。其中之一是主运动曲线,表示与加载方向一致的运动。因此,临床上需要判断椎体的脱位是以旋转为主还是以侧摆为主,以确定手法的轻重缓急。
7、摇头法
在最新版的《脊椎病因学》中,龙老师已将抬头法分为两种,一种用于枕寰关节脱位,另一种用于寰枢关节脱位。抬头法适用于枕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手术时,病人仰卧,枕头较低。外科医生一手托住其枕骨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骨,使患者头部向上倾斜(抬起头部可将C2-7颈椎后关节锁定为“固定点”)并侧转,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缓慢移动2-3次)。当头部转到最大角度时,可以施加有限的“闪光力”来复位脱位的关节,在此操作过程中有时可以听到关节复位的咔哒声。你也可以坐着操作。
临床上很多医生用摇弓法复位第一、二颈椎脱位,对摇弓法的复位效果表示怀疑。对此,龙老师认为摇弓法可以达到还原效果。对于颈椎,如果触诊时双侧横突不明显,需要考虑颈椎整体前移,可在摇弓法基础上增加下颌低位水平牵引法,除非齿状突骨折,否则颈椎整体后移并不常见。向上晃动要结合水平牵引。
8、弓摇法
弓下摇法适用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脱位。手术中,患者侧卧,平躺在枕头上,低头(如果中间颈椎脱臼,弯曲20度左右)。下颈椎屈曲大于30度。)操作者一手轻轻托住后颈部,拇指压在脱臼的横突后隆凸下作为“固定点”,另一手托住脸颊作为“动点”,以枕头为支点转动头部。摇头到最大角度时,动手使用有限的“闪力”,“定点”拇指压入阻力使关节运动。慢复位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重复2-3次。
9、侧头摇动法
侧摇头法适用于颈椎2-6钩突关节的旋转脱位、侧弯脱位和侧摆脱位。在手术中,病人侧卧,头部前倾。施术者一手托住头部于耳区,另一手轻轻托住后颈,拇指置于脱臼的横突下,以侧屈的姿势抬起头来摇头,与摇弓法相同。
10,脊柱病因学理论
脊椎病因学涉及到各个科室的疾病,但其临床价值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所以龙老师希望她的学生能够普及各个学科的脊椎病因学理论。在技法流派上,她并不主张把自己的技法称为“龙氏技法”,每一种技法都有其优点。学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经验,千万不要有门户之见。龙老师常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一个基层的临床科研人员,我不是大师”。
龙层花老师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和生物力学相结合,创新手法,形成了一套治疗脊柱软组织损伤、脊柱关节脱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的手法。此手法可用于辨证治疗脊柱病因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稳定、轻便、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正在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