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问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如何深挖积粮?

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主题曲《你和我》出人意料地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两大全球性问题: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古人云,“金珠玉食,饥不择食”,毛泽东“吃饭是第一要事”的朴素警示,时刻提醒世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一个654.38+0.3亿人口的大国,更要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安全问题。

据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6亿。中国能否保证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自己需要的基本食物,不是短期行为,就像粮食安全不是一顿饭的事。长期以来,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做法,其中最关键的是“贱粮伤农”。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种植压力。再加上整个国际粮食问题引发的外部衍生力量,必然加剧中国应对粮食问题的难度。环保的压力也促使我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当我们粮食大量过剩的时候,大量出口粮食就成了短期选择;一些地方大力提倡“粮改”,盲目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甚至用粮食加工各种燃料。对生物能源的大量需求导致“汽车”和“胃”争夺食物;还有的地方实行错误的“种植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少种粮食,多种经济作物。

一粥一饭很难想,但是一直想下去很难。对中国来说,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解决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和生存问题,不仅具有生存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富农导致强基,富农导致富国,稳定的农村导致社会安全。针对中国的完全粮食供给问题,以下对策是中国和正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第二,把“自给自足”和“贸易自由化”结合起来,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土地生产能力,增强中国的种植能力,又要尽量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还需要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及国内自产价格水平,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适当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或出口余粮获取经济收入;第三,加强农业科研,加快科技兴粮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化和集体农庄相结合,提高粮食产业效益,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第四,调整农业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和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第五,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六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要吸取“毒奶粉”、“毒大米”、“毒油”的教训,加强粮食和饲料质量检验监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适应高科技时代粮油质量监管,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粮入仓,不忘灾饥”。站在天地之间,就要有天地“粮”之心。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国人民,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自信豪迈。

参考答案2:加大力度,坚定不移地搞好粮食生产

当前的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要养活我们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没有人能帮助我们;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时刻“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和部署,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责任,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市场、调控和管理促进粮食生产,建立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耕地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快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巩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发展一批储备产区,建设农垦等大型粮食生产基地;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努力促进粮食均衡稳定生产,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

第二,提高物质装备能力,建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效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产田改造,实现低产田向中产田、中产田向高产田转变。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第三,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突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地位。加强农业生产、科研和推广合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第四,提高抗风险能力,构建抵御自然风险、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重大病虫害统一防控,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力争重大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积极推进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保险、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第五,提高政策支持能力,构建激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重点放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上。继续加强农业补贴制度,继续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粮油主产区支持力度,完善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体系。

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大量引进,科技成果不断应用,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内在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级农业部门和亿万农民的辛勤努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长期保障以国内生产为主的基本粮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