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阅读背景知识:农业中的男女分工
版本一:原始社会男女角色的变化过去,原始人妇女地位很高,因为她们负责耕种和收割。后来工具发明后,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女性只能生产副产品,比如养牛、羊、织布、养孩子。
版本2:农业发展中性别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版本3:农业发展对男女分工的影响,从女耕到男耕。
分析:此文为因果篇,重在影响,涉及农业发展中男女分工的变化。背景知识不难。理解的时候,重要的是提炼出影响是什么,假设是否成立。
相关背景:
不同社会的性别分工差异很大。特别是,妇女参与家庭以外活动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例如,2000年,年龄在65-64岁的妇女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从巴基斯坦的65-438%到布隆迪的90.5%不等。
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差异反映了潜在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与此相一致,关于自我报告的性别价值观的数据证实,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低的国家也有更强烈的性别不平等观念。然而,这种基于文化的解释仍然没有回答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为什么文化差异首先存在。
最初由Ester Boserup (1970)提出的一个假设是,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传统上实行的不同类型的农业。她特别强调了轮耕农业和犁耕农业之间的重要区别。使用锄头和挖掘棒等手持工具的轮耕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妇女积极参与农活。相比之下,犁耕农业更加资本密集型,使用犁来准备土壤。与锄头或挖掘棒不同,犁需要强大的上身力量、握力和爆发力,这是拉犁或控制拉犁的动物所需要的。此外,用犁耕作与同时照顾孩子不太协调,后者几乎总是妇女的责任。因此,男子往往在家庭以外专门从事农业工作。
在农耕社会中,几个世纪以来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创造了一种文化信仰,即男性比女性更自然地外出工作。即使在经济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之后,这些文化信仰仍然继续存在。通过这一文化渠道,传统农业影响了妇女参与当今家庭以外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