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最近笔者在江苏省小学英语专家组培训活动中教了一堂公开课。题目是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1公示语第一课——课文教学。从接到任务到正式教授公开课,试教两次,用了半个月时间。在此期间,从设定教学目标到修改教学目标,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在教学目标的细微差异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重点所造成的教学效果的巨大差异。以下是两种试教情况:一、教学目标设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贪婪。问题二:教学目标缺失。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很容易忽略无形的目标。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文化意识。问题三:教学目标随意。在一些课堂上,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课堂教学行为变得随意和盲目,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曾经听过6B Unit 5 Seasons第一节课关于阅读教学的一课。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序言和对话,解释课文大意。没有重点和先后。问题四:教学目标高。问题五:教学目标错位。作者第一次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有一点小错位。第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但我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单词、情态动词和交际句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针对以上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1: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目标过多的关键是“适度”。适当设定教学目标,而不是盲目降低。我们可以用教学目标前移或后移的方法来处理一节课完成不了的其他教学目标。比如,在第二次试教中,笔者把词汇教学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高级生预学的优势,通过课前试学清单来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读音标来学习单词和短语。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检查学生自学的有效性,通过适度排序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解决方案二: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目标缺失的关键是“综合性”。英语课堂上容易缺失的是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发掘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道德和情感的升华。比如笔者教公示语时,要求学生在最后巩固阶段回忆和模仿公共场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其他学生根据表演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学生在表演和评价阶段充分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的丑陋。表达了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人的愿望。笔者在听一堂五年级课外阅读课《蚂蚁与鸽子》时也获得了很好的体验。根据鸽子救了蚂蚁,然后蚂蚁还了鸽子,把鸽子从猎人的枪下救了出来的故事,老师幽默地说:英雄可以救美,美可以救回英雄。然后他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必须互相帮助。患难之交是朋友的定义。学生的情感在笑声中得到了升华,学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解决方案三:明确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目标随意性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只凭感觉随意决定,就会缺乏准确性、系统性和渐进性。有一个报道:在国外,有研究者以十年级为试点,在健康教育课堂上做了实验,比较了精确目标、模糊目标和无目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两个目标相比,准确陈述的目标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并做出具体明确的陈述。教学目标明确后,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任务的目的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解决方案四:适当设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目标设定高的关键是“适度”。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要经过几个课时甚至几年的教学,逐步达到。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能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第二次试教中降低了语法教学的要求。只要求学生理解情态动词should,must的意思,并知道它们后面是动词的原型。至于他们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可以留给第二堂课,第三堂课慢慢渗透。在复述课文时,作者还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部分看图说话。难度大大降低,有利于实现任务目标,树立学生自信心。解决方案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目标错位的关键是“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在公示语的第二次试教学中,作者很好地体现了以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为主要教学目标,然后紧紧围绕重点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作者注意从整体上呈现文本。我第一次让学生看课文的漫画。看完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两个任务。第一种是让学生选择黑板上文本中出现的图标。第二是让学生将图标放在白板上的正确位置。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获得了阅读的动力,增加了学习的乐趣。第二遍,让学生默读全文,然后从阅读过程中提炼总结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第三遍,老师留出与重点交际句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划出答案。第四步,学完课文重点内容后,让学生根据黑板和图片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五步,让学生模仿录音后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第六步,分角色读课文。循序渐进,循序渐进,自始至终不偏离主要教学目标。(作者单位:如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