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什么特点?
首先,线路测试的五个主要部分表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常识判断
1.总题量20-25题,内容复杂,包括科技常识、人文常识、政治常识、国情社情、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等等。
2.强调考生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是指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这方面考试的重视,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言语理解和表达
1.总题量稳定在40题,逻辑填空和阅读理解的比重达到90%。
2.逻辑填空主要是实词和成语的考查,其中成语的考查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考查形式上看,有一空、二空、三空,以二空为主要考查形式,主要由实词+实词和实词+成语组成。从考试难度来看,两个空题相对较难,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3.阅读理解以主题性题目为主,难度相对较大。
4.近年来,句子表达已经成为一种必修题型。考试形式从单考句子排序到侧重句子排序,再到句子排序和句子填充并重。这说明语句中表达的命题经过不断的调整,是逐渐稳定的。
(3)数量关系
1.这两年数量关系有两个变化。一个是总题量有所下降,稳定在15。另一个是数字推理题退出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舞台。
2.数学运算中核心知识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比例、不定方程、几何问题是主要部分。虽然关于工程、行程、利润、安排、组合的问题不多,但是每年都会出现,而且是必修。极值问题和推理问题都是比较难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会计算,还要了解其原理,并且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其重点。
3.数量关系部分是整张试卷中的难点部分,数量关系部分简单题和中等题的比例达到80%,说明除了少数的难点问题,大部分题的考点都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这是数学运算部分的基础,普通考生可以牢牢掌握在手中。
(4)判断和推理
1.总题量35-40题,稳步考查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
2.图形推理中,从2011开始出现图形分类的新题型,整体难度增加。要仔细观察数字,分清异同,熟练掌握常规考试规律。
3.逻辑判断部分侧重于论证推理,同时考察智力推理和命题推理。议论文推理重在考查弱化型;智力推理虽然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相关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近两年命题推理只出现1-2,复杂命题是考查重点,需要掌握逻辑基础知识。
4.类比推理包括两词型、三词型和考查恰当型三种题型。近两年来,题中涉及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不明显,整体难度也相应增加。
5.定义判断题目涉及心理学、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定义。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近两年整体难度基本稳定。
(5)数据分析
1.总题量约20题,包括4份材料,每份材料包括5个小题。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综合材料等。,其内容多与宏观经济学有关;信息量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数据。
2.以计算题为主,注重计算技能的考查。近两年的考试中,计算题占比不低于50%,更加注重对计算技能的考查。运用首数法、乘除转换法、范围限定法、四舍五入法、分子分母比较法等计算技巧,大部分题都能很快解决。
二、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认为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趋势如下:
(一)题型和题型组合变化,基本题型不变。
从2009-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情况分析表可以知道,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总题量一直稳定在135,各板块的题量一直在不断变化。考试题型结合公务员工作实际,突出命题的能力导向,根据考试目的和报考人员情况,结合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基础题是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句子表达、数学运算、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常识判断、数据分析等。
(二)测试方法的创新和变革
一个完善的机制一定是创新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机制发展的活力。否则就有可能陷入僵化的泥潭,原地踏步。随着考试的不断发展,考试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考试内容的创新和变化,体现在具体的考试题型上,就是考点的不断翻新和解题方法的不断优化。比如图形推理2011出现了图形的分类,常识判断2012出现了图形的问题。2015考试,考点也可能有翻新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根据大纲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查漏补缺,看到新题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回忆备考时练习的各种题型,仔细寻找做题的线索。这时候他们会发现,新题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3)知识范围扩大变化,考查重点保持稳定。
行测是能力测试,但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储备上。从真题分析来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是不断扩大和变化的,无论是言语理解所使用的材料范围还是数学运算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都有了明显的扩展。最显著的变化是常识性判断,从注重法律到注重国情社情和综合管理素质。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时要加强知识储备,用更高的眼光看待整个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