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提炼的前两个单元
1,下列属于国际力系主要单位的是()
a、kg B、N C、kg/m3 D、m
2.实验室里有四种量筒。需要一次精确测量100g,密度为0.8×103 kg/m3。
酒精,你选择哪种量筒()
a、500毫升、100毫升B、250毫升、5毫升
c、100毫升、2毫升D、50毫升、2毫升
3、质量0.5t的卫星,进入太空的质量是()。
a,大于0.5t B,等于0.5t C,小于0.5t D,无法判断。
4.一位诗人乘船,写下了一句著名的诗句:“风光尽闪,看山如来相会;仔细看那山,是一条船。”诗人在诗中前后两次描写山的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A.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
5.如图,是A和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ρ b > ρ水>;ρ A B ρ B > ρ A > ρ水
C ρ a > ρ水>;ρ b D ρ水>ρ A > ρ b
6.两辆一模一样的车,A和B,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20m/s,那么牵引力f A和f B的关系是()。
A F
7.当坐在船上的人向后划桨时,船就会向前移动。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对桨的作用力b .水对桨的作用力
C.水对船体的作用力d .船桨对水的作用力
8、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它必须是一种平衡力量。b .它可能是一种平衡力
C.一定不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
9、一瓶啤酒放在冰箱里,瓶子破裂后里面的啤酒变成冰,这是因为()
a、啤酒冷冻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b、啤酒冷冻后,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c、啤酒冷冻后,质量和体积不变。d、啤酒冷冻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10.托盘秤横梁上有刻度和游走码。右移流浪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整平衡螺母B,而不是指针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加一个小砝码D,在右盘加一个小砝码。
11,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采摘,因为()
a,运动员已经失去了惯性。b,运动员有惰性。
c、运动员不受力D、运动员惯性大于阻力。
12,人的密度和水差不多。请估计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的是()。
a、50立方米B、50立方米C、50立方米D、50立方米
13、李明测量课本宽度四次,结果如下,其中错误记录一次()。
A.17.31厘米
14,用一根细铁丝把一个金属球挂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球稳定后,剪断吊线,那么下列关于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为参照物,球立刻落下。b .以电梯为参照物,球先升后降。
c、以地面为参照物,球立即下落。d、以地面为参照物,球不断上升。
15,7,一辆车先以2m/s的速度前进2s,再以4m/s的速度前进3s。这辆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3米/秒B、3.2米/秒C、3.5米/秒D、2.5米/秒
2.填空(65438+每空0分***8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一个物体的速度。请用图11-9中的冲刺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图A所示为_ _ _ _ _ _ _ _ _ _;
图B显示的是_ _ _ _ _ _ _ _。
2.该图是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刻度值是_ _ _ _ _ _ _ _,物体的长度是_ _ _ _ _ _ _ _ _ _ _厘米。
3.一辆汽车在水平面上4N的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直线运动。小车的阻力是N,阻力的方向是。
4.从物理角度研究“物体的速度”有两种方法:
模式A:在同样的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速度越快。
模式B:一个物体移动同样的距离花费的时间越少,它移动的速度越快。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我们通常用A模式,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所以如果用B模式,应该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想想看,‘百米赛’或者‘110米栏’是由方式决定的(填‘a’或者‘b:’)。
三、简述、绘图实验(20分)
1,让足球和铅球在地上休息,轻轻一踢足球就会动,但是要让铅球动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针对以上情况,请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如果你先蹲着,突然快速站起来,会觉得有点晕。你本来就有病吗?为什么?
3.试从物理角度解释“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这一安全信息。
4、如图,一块质量为2kg的木头还在斜面上。
5N摩擦力,做木块的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5.在测量石头的密度时,由于天平的横梁在使用前无法调整天平,余睿和凯豪各自想到了一种测量质量的方法。请帮助完成测量质量的过程。测量石头的密度。
(1)余睿质量测量的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将纸放在(或“上翘”或“下凹”)板上,用细砂调整横梁的平衡;
(2)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适当增减砝码,移动代码,测量石头的质量。
(2)余睿将一个50g的砝码放在调整好的天平的右盘上,当它移动到如图A所示的位置时,称用量筒测量石头的体积来测量石头的质量,测量过程和读数如图B和C所示,体积为cm3的石头的密度为kg/m3。
(3)测量质量的步骤如下:
①如图D所示,将石头放在右边的盘子上,在天平的左边盘子上放一个小玻璃杯,将玻璃杯装满水,用滴管调节水量,使平衡木平衡。
(2)从托盘上取下,换上合适的砝码,移动行进码使平衡木重新平衡,得到石头的质量。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一、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B.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坐在逆水行舟的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木B、船舱C、迎面而来的船只D、河水
3.一个同学平时走30m,需要40s。现在这位同学用6min30s沿着操场路走了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
a、400米B、300米C、200米D、150米
4.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前半程速度为4m/s,后半程速度为6m/s,那么其全程平均速度为()。
a、4米/秒B、4.8米/秒C、5米/秒D、6米/秒
5.小玉和小丽一起跑100米,每次小玉都比小丽领先10米到达终点。如果小玉退10m,再和小丽赛跑(两人同时起跑,平均速度和之前一样),结果是()。
a,小丽先到达终点B,一起到达终点。
c,小雨先到达终点。d,不确定。
6.小李用刻度尺把物理课本的宽度量了四遍。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 . 18.77厘米b . 18.76厘米
c . 18.74厘米d . 18.89厘米
7.端午节期间,所有的划桨者在指挥官的统一指挥下有节奏地在黎齐划桨,龙舟前进得很快。那么使龙舟、人和桨一起前进的力的对象是()
a、龙舟B、人C、船浆D、水
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误差是由()引起的。
一、秤摆放不正确
b、刻度尺的十字线与测量长度不接近。
c阅读时,视线不垂直于刻度。
d、估计者的估计能力不同。
9.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以下现象:(1)用力揉面时,面团的形状发生变化;(2)篮球反弹到蓝板上;(3)用力捏球,会捏扁;(4)一阵风把地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 1)2)B 、( 2)4)
c 、( 3)(4) D 、( 2)(3)
10.萧蔷和小明分别坐在两艘静止的船A和B上。如果萧蔷推小明坐的船B,结果应该是()。
A.船A静止,船B被推动。
B,B船受推力,A船不受力。
c、B船的推力大于a船。
d、甲乙双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
11.公安部门要求小巴司机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人被从后面甩出。
C.防止车速突然提高时人“向前冲”。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12.骑自行车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为():
A.它移动速度快,惯性大,很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很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突然刹车,也需要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很难停下来。
第二,填空
13.动与静是相对的,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选取同向同速运动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作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作为参考,卡车是静止的。
14.人们常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其实是有所借鉴的。《穿云走月》就是一个参考。
15.一只鸟站在柔软的树枝上。这时鸟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鸟把树枝弄弯了,说明树枝也是物体。
16.足球运动员头球,球的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如果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说明力也能使物体发生。
17.教室里的日光灯在绳子的张力下静静的挂在天花板上。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力突然消失,它会(填入运动状态)。
18.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再次实现了我们的太空梦。当宇航员聂海胜和费龙军乘坐神舟六号环绕地球飞行时,他们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们的身体是惯性的(填写“是”或“否”)。
19.一天下午,北京突然下起了冰雹。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冰雹从h的高度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与冰雹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那么冰雹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可以认为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
三、计算问题
20.65438+年2月26日上午8点30分,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地震发生时,一群孩子正在马尔代夫海边玩耍,距离震中1500km。如果他们及时收到警报,立即冲到离海岸3000米的高地,就可以避免被巨浪卷走。如果是的话,他们最晚什么时候得到警报才能活下来?(海洋中的海啸速度高达500km/h,儿童逃向高地的速度为100m/min。)
21.小明坐火车回家时,总是听到车轮和铁轨接合处的撞击声。于是他拿出电子表,开始记录听到1崩溃的时间。50时,他听到了第45次撞击。他还咨询了列车员,得知每根铁轨的长度是25米。小明很快估算出了当时火车的速度。利用这些数据,你可以计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