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拿高分?

公务员面试评分标准及面试答题技巧

面试公务员时,每个考官都有一份“面试评分表”,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风度、适应能力和人格稳定性、责任心和主动性、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思维、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一.礼仪和仪表

检验点:1,仪器;2、自我修养;3.礼仪。

1,仪器。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府人员一般穿着朴素、简单、庄重的服装。参加面试的考生最好穿安全系数大的衣服,这样可以赢得大多数考官的同情。男生要单纯,大方,庄重。他们可以穿深色裤子、深色皮鞋、浅色衬衫和短发。衣服的颜色最好是纯色,有些深色条纹不明显。不要带任何饰品,特别的脖子和手等显眼的部位。女生的衣服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要简单大方,简洁。最好穿职业装,但是裙子不要太短,最好能稍微遮住膝盖,因为大部分考官年纪比较大,比较保守。颜色也尽量纯色,尽量简约。

2,自身修养。修养,从字面上看,应该是知识和经验升华的产物,修养好的人也更好。涵养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和客观事物表达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综合印象,也就是常说的“气质”。这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的,但可以体现在举止、言语、自信上。

3.礼仪。整个面试过程中,礼仪要点是:一、进出考场。尤其是进考场的时候,因为出考场的时候,考官的分数一般都是打得很好的,不会被更改,但是也要注意。进考场一般要开关门,动作和声音要轻。二是和考官沟通。进门后,走到桌前,向考官鞠躬,说“各位考官好,我是考生X”。别的就不说了,然后站直了,笑着看着考官。这时候考官会对你说“请坐”,你说谢谢就可以坐下了。坐下后,你会看到面试卷子,99%的考生会争取时间,马上看考题。但这里我想说的是,最好不要看,因为你坐下后,考官会简单介绍一下考试的纪律和规定,尤其是时间。所以坐下后,你要坐起来,把手放在桌子上,或者看着考官,让别人看出来你在关注他。当然你也要认真听,因为有一些时间规定。如果考官理解不一样,不同考场会把握。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其实利用这个时间,他们什么问题都考虑不到,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尊重考官,没有风度。你坐下后,考官一般会说:“祝贺你顺利通过笔试,参加今天的面试。让我宣读考场纪律和规定。”现在你有一道测试题,你有x分钟来回答,还有x分钟来思考。思考的时候可以把重点写在旁边的草稿纸上。* * *有X个问题,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是要说明问题号,并且说你已经答完了……”答完了就开始数。其实你有的是时间,除非你说得好,说得好,不然你说多了,会引起考官的反感。回答完后,如果还有时间,考官一般会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考官关注的是你前面回答的部分。就算你再加,他也不一定会再听。这时候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打分了。所以,考生最合适的方式是在考官讲完后假装认真浏览题目,时间控制在半分钟以内,最好是10。考官会让你离开考场。记住,当你离开的时候,不要从桌子上拿走任何东西。你可以很自然的说:谢谢考官!

第二,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考察点:1,马克思主义原理2,实际应用能力

3.原则性和灵活性

举例:你对当今国家鼓励人们积极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以及“节俭”、“艰苦朴素”等传统观念的理解是什么?

关键点:

1,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都很有道理;

2.前者所说的鼓励人们积极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而不是与“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相悖的奢侈浪费。那么就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要积极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还需要说明的是,不要盲目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后者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应该发扬光大。引用最流行的“八荣八耻”来说明意义。再次说明这是一种节约。引用国家提倡的“节约型社会”来说明。

4.总之,正确的消费观是理性消费,使经济健康发展,但也要避免铺张浪费,厉行节约,保护资源和环境。

答题技巧:

总的来说,这个话题有两个观点供你阐述。首先你要说明这两种观点的关系是矛盾的还是互补的。总之会有一些联系。其次,分别解释两种观点的含义;最后,总结并阐述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立场和正确看法。这是考验你的综合分析能力。答案引用了国家“节约型社会”和“八荣八耻”的政策,是一个亮点。第一,说明你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说明你的政策水平高,理论素养好。

第三,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考察点:严谨性、组织性、完整性。

举例:当你完成一项工作,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你有更好的方式。你会怎么做?

关键点:

1.原则上尊重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下找机会以商量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想法,看领导能否回心转意。

2.如果领导不采纳我的建议,我也会按照领导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

3、有一种情况,如果领导方式违背了原则,应该拒绝反对;如果领导固执己见,要向上级领导汇报。

答题技巧:此题范围很广,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公务员,你最需要的是如何与人相处,提前做人,这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才能有较好的同事关系和领导关系。关系好,做事就能顺顺利利,所以考官很注重这一点。回答问题时,措辞要委婉低调。比如回答要点中的“私下找机会用商量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想法,看领导能不能回心转意。”其中“私下请教、婉转、看看”等关键词,都体现出你是一个谦虚、谨慎、冷静的人;其次,考察考生思维和分析能力的严谨性、组织性和完整性。

第四,语言表达能力

考察点:准确、简洁、流畅、生动。

1,精度。语言的准确性包括:一、发音要求发音标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说普通话,你应该尽力让别人明白。慢一点没关系;没有口误、成语倒装句、语法错误等。二是表达的准确性,即能否表达真实意思。

2.简洁。面试时间有限。除非你语言功底很强,内容丰富有吸引力,一般考官是不愿意听的。他们听了那么多次也不会感兴趣,所以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挑要点。

3.流畅度。表达意思的时候,最好不要停顿太久。诀窍是放慢你的语速,用这段时间去思考。表达完一个想法后,停顿片刻。掌握好速度和停顿是关键。

4.生动。意思表达的方式方法,能否用生动的语气和恰当的词语让你的观点活起来,包括发音的语调,要有重有轻,抑扬顿挫,但不能太夸张,不能像背诵一样。忌讳的是你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个速度和语气。

动词 (verb的缩写)组织协调能力

测试点: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举例:领导让你策划一场大型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你是怎么安排的?

1,建议和启动。这是组织一项活动的最早步骤。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活动?活动能达到什么程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设计和评估。为这次活动写一份计划,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的安排。比如人员的调动,招聘公司的确定,相关部门与公安、消防、广告公司的联系等。、召开协调会议、确定分工及相关责任人、流程等。,然后对整个活动的安排进行评估和修改。

3.实施和控制。执行是指整个活动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也就是招聘会当天,甚至是前一天的会场布置,都可以视为执行的内容。如果整个计划周密细致,活动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直到最后。不可预见的事件可能会发生,活动可能会有意外。内外因素的影响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发展。所以,控制很重要。要控制好活动的意外,比如天气,人群拥挤混乱等。要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措施。如果发生事件,拿出应急预案,及时解决。

4.完了完了。做事从头到尾。越到最后越放松,越容易出问题,所以要认真坚持到最后。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拿出活动成果,向领导汇报。一是让领导放心,二是让领导知道你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最后,我要总结一下活动的不足之处,便于以后改进。

第六,责任感和进取心

考察点:诚实负责,自信进取。

七。复原力和人格稳定性

考察点:性格的适应性、敏感性、创造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