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英国和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异同
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两者都是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日本属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而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多,气候温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季风环流明显改变了东亚的大气执行力,也极大地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年年不同,月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通道对中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东西部的差异和东部季风区自然带的南北过渡很大程度上受季风控制。我国亚热带面积广阔,从南到北横跨12,其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占有最大面积。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很多地方不同,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是沙漠,也不是草原。由于受季风影响,高温季节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丘陵占很大比例。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高原上有许多著名的高山系统。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03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陆地面积的25%。中国东部有一片广阔的平原,也有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散布其中。在自然地理分异中,水平带和垂直带是交错的。不同水平带的山地具有不同的垂直带结构,这加深了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中国的自然地域分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区结构。高原上的土壤和植被既不同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带,又属于垂直地带性高山类型,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和植被有明显的区别。高原上相似类型的土壤植被的海拔极限远高于同纬度的山区,植被的抗旱性也强于同纬度的山区。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丰富的土壤和生物资源。在中国,一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继承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不如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广泛和强烈,生物演化受影响较小,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属)特别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广泛,主要在长江以南,但大兴安岭也有分布。也可能反映了古代红色风化壳在现代土壤中的残留特征。历史过程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与现代自然过程相比较,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4)人类活动给自然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强烈地改变了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森林,抽干沼泽,围湖筑堤,围海造田,筑塘造堰,开河修渠,开辟了祖国十几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农作物和牲畜品种,修建了都江堰、大运河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解放后,广大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发展生产,改造山川,使过去经常泛滥的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河流得到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库、分洪、滞洪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交通等综合水利效益。建成了大规模的防风固沙林和海防林,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祖国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程度的盲目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有自然因素,但也与历史上的毁林开荒、植被破坏等人为因素有直接关系。严重的水土流失还造成了黄河下游的河道演变和洪水泛滥,造成了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和沙尘暴的危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和科尔沁的沙丘出现,也是人类活动破坏草原、退化草原、传播沙尘暴的结果。不合理的砍伐和过度的捕猎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消失。两三百年前,祁连山“千头野牛饮水”的景象已不复见。大兴安岭的紫貂、麋鹿(又名四象、麋鹿)也已消失。我国树木种类繁多,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2.98%。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与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黄岩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黄岩岛位于东经117度51分,北纬15度07分,而手持GPS在三个作业点测得的位置分别为东经117度47分56秒,北纬15度05分55秒,东经65438。
黄岩岛被距水面0.5米至3米的环形礁盘包围。礁盘外围长55km,面积150km2。礁盘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内部形成面积130km2、水深10 ~ 20m的泻湖。从地质学上讲,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一条很深的马尼拉海沟,最深水深达5377米,是南海最深的区域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天然地理分界线。黄岩岛的气候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海洋性较强。
墨脱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由于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带,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河流的水文特性包括流量、汛期、含沙量和冰河期。墨脱所在地区降水量大,但季节变化明显,所以河流流量大但水位季节性变化大,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由于地处山区,高度相对较高,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大。另外这个地区人口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小。因此,水电开发程度低。
珠江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首先,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空间,是地球气、固、液相的界面,是有机和无机部门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主要有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特征。现在看看珠江:
1,地貌特征:珠江流域多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总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 ~ 2000米,高原上有盆地和湖泊。高原边缘有许多急流瀑布,其中以北盘江大浜源头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最为著名。云贵高原以东,有一座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称为两广丘陵。低山丘陵之间也有许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还有许多盆地和山谷。石灰岩广泛分布于广西和云贵高原东部。奇形怪状的石林、幽深的洞穴、地下河随处可见,尤其是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川。珠江下游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这里江海交汇,河网纵横,平原碧绿,美丽富饶,具有独特的南方水乡风貌。
2.气候特征: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 ~ 22℃。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差异很大。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9.8℃。多年相对湿度在7L %-82%之间。年平均风速为0.7 ~ 2.7m/s,最大风速为3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82 ~ 2243h,其中南盘江陆良2243h,红水河天峨1282h。一年中日照分布最多的是7月和8月,每月约180h;至少在二月和三月,每月大约l00h。流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70mm。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山区降水较多,平原河谷降水较少。增江上游,龙川县尚平站降水量最大,年均降水量2574mm;滇东南蒙自县玉普普站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720毫米..
3、自然资源:最大的是水资源,其次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如何考虑高考的地理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无非是地理位置、水源、气候、土壤、生物,其中地理位置是基础,它影响着其他环境因素。
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丘陵起伏,是一个向鄱阳湖倾斜、整体向北开放的巨大盆地。全境河流2400多条,赣江、抚河、信江、何秀、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41mm至1940mm。无霜期长,亚热带湿润气候[1]。
地质地貌
江西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河谷分布广泛,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江河湖泊众多,以鄱阳湖为中心,呈向心水系。也是我国南方红壤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地质地貌上,以晋江-新绛线为界,北属扬子准地台江南隆起,南属华南褶皱系。二者在志留纪末被晚加里东运动合并,后又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大量花岗岩侵入南部,盆地沉积白垩纪至古近纪红色碎屑岩,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山前地区堆积了第四纪红土。这是造成全省地形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江西地形图
地貌上属于江南丘陵的主体部分。该省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北部为鄱阳湖湖泊和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湖北湖平原都是长江中下游的沉降低地,由长江和省内五大河流的泥沙淤积而成。北窄南宽,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盖有红土和河流冲积物,红土已被切割,略有起伏。湖滨地区也广泛发育湖田和湖洲。水网密布,河湾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江西中南部以丘陵为主,多由红砂页岩、部分千枚岩等软质岩石组成。风化侵蚀后呈低* * *状,海拔200米,靠近边缘山区的高丘,海拔约300-500米;它的相对高度除了南方有100多米外,一般只有50-80米。群山之间,夹着盆地,大多沿河呈带状延伸。较大的有吉太盆地、赣州盆地和杜愚、瑞金、兴国、宁都、南丰和贵溪盆地。
大部分山脉分布在该省的边缘,主要有:东北部的怀玉山,东部沿赣闽边界延伸的武夷山,南部的大玉岭和九连山,西北部和西部的幕府山、九岭山和罗晓山(包括武功山、万阳山和诸光山),成为江西与邻省的界山和分水岭。山脉走向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控制着该省主要水系和流域的发展。大部分山区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组成,山峰陡峭,沉积物厚[9]。
水文气候
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6.3-19.5℃,总体上由北向南升高。赣东北、赣西北山区、鄱阳湖平原年平均气温16.3-17.5℃,赣南盆地年平均气温19.0-19.5℃。夏季漫长,除省内周边山区外,7月平均气温28.0-29.8℃。极端最高气温几乎都在40℃以上,是长江中游最热的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年月平均气温赣北鄱阳湖平原3.6-5.0℃,赣南盆地6.2-8.5℃。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240-307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240-270天,活动积温5000-6000℃,非常有利于发展双季稻和喜温亚热带经济树种的三熟制。只有北方地形开阔,极端寒潮南侵时有不利影响。
特立尼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特立尼达面积4827平方公里,地貌特征明显,湿热,四季干燥。特立尼达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较大的一个,位于西印度群岛的西南部,面对委内瑞拉的东北海岸,最近的地方只有11 km。特立尼达岛是西印度群岛中的第六大岛,也是小安的列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岛内有北、中、南三座东西向低山,最高峰是北部山脉的阿里波山(940米)。南面地势较低,大部分地方是不超过150米的低平原。海岸是沼泽。热带气候,炎热潮湿,有旱季,岛中部有热带雨林。
云南省保山市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东经98° 25′~ 100° 02′与北纬24° 08′~ 25° 51′之间。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接壤,西与德居吉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接壤,西北、南与缅甸接壤,全长167.78公里。陆地面积19600平方公里。市* * *所在的隆阳区,距离省会昆明498公里。是滇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代县、府、署、署所在地。
地形学
保山市位于横断山区滇西纵谷南端,地形复杂多样,坝区面积占8.21%,山区面积占91.79%。整个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点是腾冲县高黎贡山的大垴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是龙陵县西南部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山间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78个,最大的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保山市境内河流分别属于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流域,均为国际河流。伊洛瓦底江流域大盈江、瑞丽江干流发源于保山市西北部,澜沧江、怒江干流为过境河流。保山市有6条河流流域面积超过65438±0.000 km2,43条河流流域面积在65438±65438±0.000 km2之间。主要支流中油甸河属澜沧江流域,勐波罗河、大勐统河属怒江流域,槟榔河为大盈江上游,龙江(龙川河)为瑞丽江上游,叠水河最大。
气候特征
保山属于低纬度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复杂,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的立体气候。有七种气候类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17℃;雨量充沛,干湿交替,分布不均。年降雨量为700-2100毫米。
保山是一座“春城”。保山市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冷月平均气温8.2℃,最热月平均气温2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加拿大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高中地理(关注地理知识精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获取更多地理知识!)
加拿大
位置上下文
加拿大加拿大位于北美北部,西濒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北纬约41 ~ 83,西经约52 ~ 141。西北毗邻阿拉斯加,东北隔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实际由丹麦控制)相望,南临美国本土,北濒北冰洋。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海岸线长达24万多公里,边境线长达889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线。国土面积约9984670平方公里(世界第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地形学
加拿大东部是丘陵地区,南部与美国接壤的五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北部是北极群岛,多为丘陵和低山。中部是平原地区。最高的山峰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5951米。
气候
受西风影响,加拿大部分地区增加了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略低,南部气候温和,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气候寒冷苔原。北极群岛终年寒冷。中西部最高气温在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