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功能是什么?

1.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社会主义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按劳分配等等。此外,社会主义法在维护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它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因此,从中国法律的本质和整体来看,它应该而且事实上积极保护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当然,对于不同的改革对象和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法律的推动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当一项重大改革还处于积累经验阶段时,法律的作用不如其在普遍推广阶段的作用显著。在后期,为了使这一改革制度化、规范化,法律的作用将会凸显。也就是说有一个从政策引导到制定法律的过渡。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范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法律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惩治各种破坏改革的活动,包括以改革为名实施犯罪的行为。最近报纸上有很多报道。

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时,还应特别注意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一大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单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改变原有状态,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管理经济时,我们应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

2.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法律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法律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法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法制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也是衡量中国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制观念是精神文明思想道德部分的重要内容。因此,法制宣传教育不仅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二大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的内容时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纪律。这里所说的纪律当然包括法律或纪律,也谈到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干部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法律都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当然,这个角色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宪法中关于文化思想建设的一些具体规定或者关于文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法规,就体现了法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作用,而其他法律则体现了间接但同样重要的作用。比如刑法关于惩治犯罪的规定,直接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社会秩序,但这种安全和秩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起码条件。

精神文明的内容非常广泛。先说社会主义法律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用。为了消除一切旧的腐朽的封建的资产阶级道德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和* * *产品主义的道德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各种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其中之一就是法律。会明确教育人民,国家保护什么,反对什么,也会及时警示社会中的不稳定分子:作恶会造成什么后果,等等。因此,执法和司法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对提升人们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举行的公开审理或宣布的判决,往往可以成为对公民进行法纪道德教育的讲坛或教材。

当然,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和* * *社会主义道德并非没有区别。一个简单的事实:在我国,违反法律的行业一般都是违反最低道德要求的行为,尤其是犯罪行为,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说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尤其是犯罪行为。混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将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误认为只是违反道德,从而放弃应有的法律制裁;另一种是错误地把只是违反道德的事情扩大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从而受到法律的惩罚甚至判刑。这两种混乱在实践中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破坏。

3.维护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表现在确认和维护我们的国家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它应当保护人民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促进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法律与民主的关系,在中国政治生活中通常称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两者也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没有民主和法治,法治就没有基础,可能成为对专制的辩护;反之,没有法治,民主就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变成无政府状态。十年动乱的历史教训充分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不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大决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一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巨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确实如有些人所说,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为了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防止类似“文化大革命”现象的重演,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为领导人观点和注意力的变化而改变。

社会主义法律对民主建设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对敌人的专政作用,对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严重犯罪分子的打击作用。中国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以及其他相关单行法规在这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对民主建设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如巩固国防,保障国防现代化;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推进国家机关改革,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中的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民事纠纷、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维护和促进对外交流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保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实施。宪法规定的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都体现了这一作用。其次,体现在保障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作用上。近年来,中国制定了许多直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法律,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外经济合同法》、《专利法》和《商标法》。最后,它在其他涉外关系中的作用。例如,宪法中有关于维护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国籍法》中关于确定国籍和双重国籍的规定;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继承法中关于涉外继承的规定都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