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材料中找到应用的答案

应用的答案从何而来?我的观点是:从材料上。一个应用的水平取决于它是否与给定的信息密切相关,或者是否做到了“从材料到材料”。从物质上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实事求是。如果只是自说自话,不去想物质,那就是脱离实际,也就是“假、大、空”。

如果你真正理解并坚持“从材料到材料”的原则,你会发现应用并不神秘,实际上是可操作的。其实很多应用题的答案,包括概括大意,揭示寓意,提出对策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给定的数据中找到。只有拟合材料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拟合材料才能符合公务员考试的基本理念。

我以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第一题的答题过程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道理。

1.材料7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用200字左右总结一下。要求:总结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0分)

第一步:复习答题要求。

面对申论试卷,在阅读“给定信息”和答题之前,每个考生的首要任务是阅读“答题要求”。

考察“答案要求”其实就是考察问题。考试的目的是真正理解“我需要回答哪些问题”。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知道后续阅读中哪些材料对我有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大量给定材料中锁定对答题有用的信息。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要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阅读。通常我们所说的“带题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前,仔细分析“答案要求”,明确命题人的考试意图。所以“答题要求”的文字虽然很短,但却是对考生的强制性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提法都要仔细推敲,不能马虎。

本题要求“材料7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用200字左右概括。所谓问题,通俗地说就是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但并不存在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是应该做的事情恰恰相反,实际情况与预期值有差距,从而引发冲突或带来严重的结果。所以“问题”属于给定信息中反映的消极方面或因素。换句话说,尽管在给定的材料中可能引入了大量的信息,但“主要问题”要求只揭示问题——它不是材料的全部内容,而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因素。具体到本题,要求通过材料介绍现象揭示“材料7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属于揭示隐含的类型(主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范围:给定材料7。

(2)总结内容:材料7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

(3)总结要求:总结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限制:200字左右。所谓200字左右,以200字上下浮动10%为好,不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