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如何把握做题速度?

一、如何有效控制每个模块的答题时间

一般国考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130题-135题,去掉答题卡的时间平均在50秒左右。

考过公务员的同学都知道,试题做不完很正常,没有人考满分。我们不可能真的给每个问题平均50秒。我们在考场上追求的完美状态是:能做的题都做了,做对了;不会做的题要在答题卡上画上答案。

你不想在考场上做所有的题。只要你花时间解决的问题都是对的,你的分数肯定不会低。但这个“花时间”并不是随意的。10分钟解决一个问题,120分钟可以做多少种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分配这120分钟,如何有效控制各个模块的答题时间呢?

时间分配:120分钟=110分钟解题+10分钟画答题卡。

关于各模块的答题时间:上表中的时间分配仅供大家参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要随意使用考场上的时间,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卡在一个模块里。比如量的关系是10分钟,能做的尽量做完,不要纠结到时候做不了的。当然,如果你确定两分钟能搞定两个,那就一定要给他们这两分钟。考场上时间宝贵,分秒必争。

关于涂答题卡:建议你在完成一个模块后涂在答题卡上,这样不容易出错,节省时间。

二、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提高速度?

第一步:找出你的时间去了哪里。

120分钟后,你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哪个模块让你花了很多时间。花时间长的同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读得慢,比如语音题、定义题、逻辑题。他们一遍不懂,一般要看两三遍才回答;第二种是纠结。做类比和演讲题目的时候,我感觉两个选项都可以。我纠结了几分钟,最后随便选了一个。第三个是比较轴,比如我被一道数学题卡住了,但是我一直到解出来了才放弃,所以用了10分钟终于解出来了。

所以,同学们在提速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你的时间都去哪了。找出哪个模考花的时间最长,然后专注练习。

第二步:掌握各个模块的练习方法。

那么各个模块如何提速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解读行测五大模块的练习方法。学生可以坐在合适的位置,专注于如何复习自己缺少的模块。

1.常识判断

建议时间:一定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提速法:常识答题时可以直接把答案画在答题卡上。常识没有好的训练方法,只能靠积累。所以在考试中,只要你知道就能得分,花再多的时间也回答不了你不知道的。所以不要在常识上浪费时间。

2.言语理解和表达

建议时间:35分钟左右。

提速法:一般纠结于阅读和选项这两个方面都是浪费时间。

建议有目的、有技巧地看题;“目的”是指先判断题目的类型和要求,“技巧”是指阅读题目,即找到关键词、一段话中的主要词语、能表达句子之间关系的关联词、能起到关联词作用的一些引导词。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尽量每个问题只看一遍。

选项纠结的时候,要把纠结的选项代入段落。谁离段落主词近,谁离段落最近,就是正确答案。

3.数量关系

建议时间:10分钟

提速法:找准题目,做10分钟能做的题。

我们在学习数量关系的时候,一般是根据不同的题型来学习的。比如排列组合,出行问题,种植年龄问题,工程问题等等。学完之后,一定要知道自己学了哪些题,擅长哪些题。在考场上,做之前可以用1分钟扫描10题,然后从自己擅长的题入手,最后放弃自己实在不会的题。

4.判断和推理

建议时间:35分钟

图形推理的提速法:你必须保证你能在三次之内猜出答案。

图形推理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图形题目,一定要快速猜测它的规律。怎么做?建议平时练习时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你必须熟悉所有的知识点及其特点。

第二,所有的知识点及其特点都必须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记忆和区分。因为我们做题时一般都是直观的看到图形,所以要把知识点和特点变成图形来记忆。

定义判断加速法:对给定的词干定义进行分解判断。

这种题目比较长,很多同学把它当成事件来读。看完之后,他们都在发呆。这种阅读方式的缺点是速度慢,容易纠结,容易错过。如果想提高做题速度,建议对给定的题干定义进行分解判断,快速提取定义的关键信息,如主语、宾语、目的、原因、手段、条件等。,并将这些关键信息与选项进行比较,以快速确定正确答案。

类比判断提速法:区分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

这部分题目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很容易做,但是还是会遇到一些纠结的选项。这时候我们就要区分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了。一级考点参考词干词之间的关系,首先用于确定答案或排除选项;二级考点是指除一级考点以外的词干词之间的联系。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关于一级、二级考点的详细情况,我们在国考制度课上有全面的介绍!

逻辑判断提速法:掌握主要题型,理清做题思路,反复练习。

逻辑判断的题型一般有分析推理、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等。掌握这些题的答题规律,根据题型练习解题套路,大量集中训练和练习,激发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是看到问题就马上认清题型和答题方法。

5.数据分析

建议时间:20分钟

提速法:在数据分析和答题中,大部分同学都把时间浪费在了公式的制定、计算和数据的查找上。

在公式中,你要熟记一些常用的公式,比如,基期数量、本期数量、增长数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只有背好这些,才能在考试中快速列出公式。

如何快速计算,要背一些快速算法,比如估计、直接除法、差分、头尾法等等。

找资料:就像言语理解题一样,要带着问题找资料。看材料的时候,大致扫描一下,知道图表和段落主要讲的是什么,然后看问题,带到相应的段落去找数据。

(1)整除法

整除法是通过题干信息分析所需结果的整除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整除特征排除答案,甚至直接选择答案。一般来说,我们先用除法排除一两个选项,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代入排除,这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选出正确答案。比如:

我哥哥的年龄是我弟弟的三倍。我哥和我弟年龄一样,他们年龄之和是30岁。我弟弟现在多大了?

15,16,18,19

解析:根据“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三倍”,如果哥哥的年龄能被3整除,就可以排除B和d两个选项,还有,因为哥哥和弟弟的年龄之和是30岁,哥哥比弟弟大,所以哥哥比弟弟大15岁,所以可以排除选项A,所以本题最终选择选项C。

(2)特殊价值法

特值法在数量关系中应用广泛,是快速解题的法宝。特殊值法用实际值代替未知量,简化了计算,提高了解题效率。在一些题目中,特殊值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复杂的过程,快速得到答案。

例3,A和B之间的一艘船,假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当水流速度增大时,船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

A.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判断

解析:假设A在上游,B在下游,那么从A到B的船是顺流而下,逆流而归。船的速度是恒定的。当水速增加时,顺水速度快,时间减少,逆水速度慢,时间增加,所以整体趋势很难判断。在这一点上,我们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值,假设当水的速度增加到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等时,那么船逆水而行时的速度为零,并且永远不会返回,那么往返一次所花费的时间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