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标准范文怎么写?

论文摘要仅供参考:

标准化评价论文综述

标准化的发展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指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从标准化的发展、标准水平的确定、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四个方面分析了标准化评价的相关研究,指出标准化的发展、标准水平的确定和标准化体系的评价不能反映标准化的整体发展,国内外也没有可操作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层面的宏观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

一.导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实现治理科学化现代化、促进先进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产品品种、消除浪费和促进经济的重要保障措施。随着标准化对工业、科技、外贸和国内流通的渗透越来越大,标准化日益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发展也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提高标准和标准化水平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对标准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的发展、标准水平的确定、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等方面。

二、标准化评价的研究进展

1.总结标准化的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概论》一书从建国以来我国标准的量变角度总结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近年来标准化政策法规、标准发展、现有标准化技术组织等方面对我国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有学者对我国一些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如农业、物流业、服务业、信息业等。

2.标准水平和标准化系数的研究。

分析了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指出目前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只把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种类型。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多缺点:一是评价不够全面;二是评价方法不够客观;三是与市场脱节。认为标准水平的评价应从与国际标准的比较、标准的经济效益、标准的社会效益和编写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标准化系数的研究指出,产品标准化系数可分为四种类型:种标准化系数、件标准化系数、重复性系数和价值标准化系数。前三种是通过零件的自然数量计算出来的,而价值标准化系数是通过产品的成本核算得到的。两类指标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反映产品的标准化水平。

3.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标准化实施效果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经济效益的研究。65438-0975年,ISO发表了《标准化的经济效应》报告,介绍了各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比如美国航空航天标准NAS1524:标准化节约量的确定和计算;Radona和La Sarilan在1972中提出的国家标准化的经济效应;松浦四郎的《工业标准化原理》;ISO/STACO4830:产品国际标准化优先评价等。此外,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联总结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颁布了7项关于标准化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从1983到1984,我国先后颁布了三个评价、论证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 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化经济效果论证方法和GB 3533.3。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标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在20世纪末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探讨了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改进。

国外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很多,最突出、最有影响的是德国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这项研究将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分析1960至1996的资本和劳动力数据,考察了反映技术进步的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德国购买的外国专利数量和标准数量以及技术规则。通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标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引用来实现。2001年,德国标准化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效益16亿欧元,这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由标准化创造的。此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用类似的方法研究本国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标准化对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一致的看法。

4.标准化水平评价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标准化水平评价的研究很少。虽然有很多推荐性标准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只是评价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全面评价标准化的整体水平。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种:行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和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具体来说,目前有三种综合标准化评价体系:

(1)国家层面的宏观指标体系。目前已有少量文献对标准化评价做了探索性研究。从文献来看,国家指标体系对标准化效益指标比较粗糙,难以进行量化评价。特别是标准效益只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具体的指标,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其他指标也难以全面反映标准化水平。

(2)产业层面的中观指标体系。其中,比较成熟的是农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从基础水平、建设水平、实施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评价了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总的来说,该指标体系从农业的特点出发,综合反映了标准化水平的发展状况,但该体系的部分指标难以量化,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得到应用。

(3)企业层面的微观指标体系。关于企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多。我国原机电部机电司于1991发布了《机械工业企业标准化水平评价办法》。该方法从标准化治理机构、标准化相关人员素质、标准化计划、经费和条件、应具备的相关标准、产品标准化程度、标准化实施状况、实施标准的条件和手段、标准化治理工作、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附加项目等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包括十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二级指标。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三级指标体系,从企业标准化治理、技术标准体系、治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标准实施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二、三级指标比机电部颁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具体。以上两种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都是针对工业企业的,都是采用评分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而后者划分得更细。但这两个指标体系都是90年代初编制的,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三、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标准化发展的总结、标准水平的判断、标准化体系的评价只能片面地反映国家标准化水平,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对标准化水平做出明确的判断。国家、行业、企业三级标准化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基本相同。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仍在探索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评价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猜测评价法、平行指标比较法和综合法。在现有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中,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的特性值的数量和特性值的水平作为确定水平的依据,而确定的准则或参照系则是其他国家的标准或国际标准。目前,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指标体系的设置非常片面,选取的指标不具有可操作性,未能充分反映标准化的发展。对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在微观层面,很少涉及宏观层面。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层面的宏观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资料:

[1]李春田:标准化导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 ~ 23。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6。

何振华等:现代标准化[M].北京标准协会电子设备结构专业委员会,1984:161 ~ 185。

BeuthVerlag。标准化的经济效益:摘要结果。德国标准化研究所,2006:20~22

任子平,赵,邓,等。标准化水平的定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27: 214 ~ 216。

李林杰梁万俊。农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设计。统计与决策,2006,:45 ~ 47。

周:谈企业标准化水平的评估。中国标准化,1991,:22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