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析题一般怎么解决,从几个方面解决?(初中)

辩证题从命题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观点是正确的

比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这是一道正确的分析题。

学生回答科学问题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判断这句话是对的;第二步,解释这句话正确的原因。即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第三步,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思想觉悟。

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和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公民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公民享有和行使其他民主权利的重要条件。(3)教育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受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公民对祖国和人民应尽的义务。(3)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第二,错误观点

比如“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通常分三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判断这句话不对,表明自己的观点,即“言论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次,说明你对的原因,即“为什么说言论自由不是你想说的。”第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思想觉悟。

参考答案:(1)这个说法是错误的。(2)中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和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国公民享有的这些政治自由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这些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但是,公民应当依法行使政治自由权。公民有政治自由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这种观点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

第三,是非混杂,即片面。

比如“努力是长辈的事,我们这一代要提高创新能力。”

这种题型一般要求学生先肯定正确的部分并说明理由,再否定错误的部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回答要分四步。第一步,判断这句话是片面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即“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提高创新能力,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二步,说明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三步,解释为什么要提高创新能力。第四步,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意识。

参考答案:(1)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有创新精神。(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无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创新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4)我们青年学生要勇于和善于创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四,基于材料的分析问题

这类试题材料广泛、设计新颖、形式活泼、知识覆盖面广、思维容量大,能真实反映学生认识和再现知识、阅读理解、明辨是非、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视为材料分析题的变形。

回答这类问题要做到:①审题时读题,做到看懂材料,理解题意,分析层次,概括中心;②明确题型,找出关键词,确定答题角度,选取相关知识,构思答题步骤;③回答问题时,要简洁明了。比如,春节期间,初中生小明去惠民市场买衣服时,发现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正在偷一个老太太的钱包。于是小明去制止,和他们打了起来,但周围的人无动于衷,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请评论一下小明和周围人的做法。

解题分析: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作为未成年人,不仅要敢于而且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如果对违法犯罪现象听之任之,是非常有害的。

动词 (verb的缩写)辩论型分析题

这类分析题的特点是创设课堂辩论的场景,针对一个政治问题或社会生活现象设计不同的论点或观点,供学生分析判断。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题型。

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正确判断,否则将一无所获。指出不同观点的对错点并说明理由,最好使用课本上的原理。

目前,中学生上网是非常普遍的。关于中学生上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学生上网有好处。他们可以“不出门就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他们还可以在线学习。中学生上网不应该有任何限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学生容易迷恋网络游戏,受不良信息影响,有的甚至成为网络成瘾者。中学生上网危害太大,应该严格禁止。

请评论以上观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学生上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依法自律,文明上网,遵守国家法律和网络道德。中学生上网既不能无限制,也不能禁止。

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只看到上网的积极方面,忽略了上网的消极方面。如果对中学生上网时间没有限制,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对中学生上网内容不加限制,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二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六、漫画分析题等。这种试题在今年的《描述与检测》中刚刚出现,特点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漫画,然后进行分析。题的难度(或者说区分度)看似增加了,其实和材料类的分析题差不多。考查了学生观察思考、阅读分析、明辨是非、辨别优劣的能力,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①仔细观察漫画,观察漫画中人和物的角色、表情、动作、语言;②将漫画分为讽刺漫画、歌颂漫画和引导漫画;③可以从之前划分的利弊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尝试结合课本找出自己的做法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

比如请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做一个判别分析。

解决问题的思考:人类在发展经济、寻求自身需求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最终受到自然惩罚的还是人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1)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肆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3)人类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也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者和保护者。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然,题目千变万化,可以转化成多种形式;但解题方法可以归纳为这三类题型。以上三类题型,只能用来拓宽思路,科学答题。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当“八股”,否则得不偿失。同时,还要回答分析题。

思考解决问题:

无论解决哪种解析题,解题的基本思路都可以概括为:(1)仔细审题,整体判断,区分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2)将视图或材料分层,然后对每一层进行识别和分析。为什么正确的分析是正确的;错误的观点可以从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或者错误的原因的危害等方面来分析。如果观点是对是错,可以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入手,补充完整,然后按照上面的思路来回答。(3)思考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避免单向思考。

要注意以下几个小问题:第一,避免套用答案。有的同学在考试中看到一个题目,不是认真审题,找思路,而是随便联想到平时做过的题目。感觉差不多了,就直接套用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结果只能是糊里糊涂的失分。

第二,避免判断不足,直接说明原因。这是学生在考试中的通病。

三、仔细审题,在组织答案时要考虑三个方面:(1)明辨是非。什么是正确的原则;错的违反了什么原则?正确的说法是什么?(2)用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题目中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3)说明应采取的对策和得到的启示。

第四,一定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因为分析题是专门针对学生理解水平的单一性、片面性和孤立性、绝对性的特点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