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三)考试重点是什么?

一、填空

1,叶圣陶的《潘先生有难》标志着前期的最高成就。

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军人物。《边城》是一部怀旧的作品,是一部带着遗憾的怀旧情怀,是一部带着田园情怀的乡土小说。

4.曹禺人生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6.丁玲的早期代表作《沙飞女士的日记》和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新青年从上海搬到北京。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鲜明的里程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开始。本质上是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启蒙思想。并且在1919年利用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 2009年初,时尚杂志创刊。当时全社会都来探讨“生命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并不指望文学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罗嘉伦的《爱或痛》,俞平伯的《园丁》,叶圣陶的《这也是人吗?”,等等。,揭示了“问题小说”的线索。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当你孤独无助又可怜》,正式营造了“问题小说”的氛围。到1921,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达和探讨一些关于人生的普遍问题”,甚至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启蒙思想的五四运动本身就闪耀着思想解放的理性光芒,它造就了“思想的一代”。其次,它的出现是受欧洲和俄国的直接刺激,主要表现社会生活。特点:流行时间不长,但却是五四启蒙运动的典型产物。它探索生命的终极,关心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的真谛,比较玄学和“空”。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子。他的作品大多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并结合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出发。难挖的作品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提倡“格律新诗”,主张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之美强调有尺子,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结的对称和句子的整齐划一;画之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的主要成果是短小尖锐的杂感,他们的批判话语充满了机智的语言和讽刺,这就是所谓的“屌丝风格”。特点是“随意说话,无所顾忌,去督促新的一代,对于旧的有害于新的东西,他们尽力进行口头攻击——但究竟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新’,却没有明确的表达,感觉有点批判的时候,还故意含糊其辞。”

5.后期新月派——早期新月派的延续和发展。它以1928创办的《新月》月刊新诗专栏和1930创办的《诗歌》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既有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等老诗人,也有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南京青年诗人陈、方等。他的创作主张:“只谈外观的结果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形式主义”,“诗的词是形体的形状,音节是血液,‘诗情’或原诗是心脏的跳动,只有有了它血液才能流动”,仍然采取“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其重心转移是明显的。同时,这也意味着闻一多“格律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这一立场的松动,我们应该回归诗歌的内心世界和艺术世界,强调抒情诗的创作。

6.新感觉派——20世纪30年代风靡上海都市读者。它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它的出现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引进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阶段,进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本身来说,因为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发展,最终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跨越了通俗文学的边界,爬到了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

7.京派小说——20世纪30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北方重要的文学报刊上,形成了与左翼不同、与海派对峙的鲜明的小说流派。它所展现的是中国农村的文学形式,其审美感受是诚实、冷静、慷慨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成熟的抒情风格和讽刺风格。

三、简答题

1,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阿q处于不发达社会的底层。他永远是个失败者,但他却采取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态度,为自己失败的命运和奴隶身份辩护和粉饰。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障碍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是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从人类学内涵来看,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几乎面临着人类所有的生存困境。而他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是一个绝望的循环,只能无奈的回归自我。这样看来,“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无可非议。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类失败的屈辱状态,只是让人满足于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进而向现实投降,成为现有环境的奴隶。正是鲁迅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2.茅盾的小说成就——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探索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意义,要求创作尽可能与历史事件同步,自觉追求“伟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够体现时代的全景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其次,为了适应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茅盾更加注重小说中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性格展开,追求“立体”的油画效果。他的人物塑造更能展现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茅盾在人物塑造上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有意识地塑造了“人物系列”,主要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个系列形象。由于种种原因,民族资本家的形象一直是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茅盾独特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此外,作为一个自觉的小说艺术家,他对小说结构的高度重视也是他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严谨的布局,作品总是人物饱满,情节复杂,线索复杂,紧凑完整。在小说的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注重细腻的心理描写,追求社会历史分析和社会人心理分析的统一,这对提高心理描写在我国现代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3.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的基本特点是,外强中干,内强中干。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吴荪甫的性格不断地与强者和弱者作斗争,其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地让位于后者。吴荪甫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新人”——与旧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王子”。他有发展中国自主民族工业的伟大天赋,有活跃的生命力,有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和胆识,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天赋。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入侵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自身的封建主义使他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包括与妻子的关系中,常常被孤立;作为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能不感到自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软弱。这种软弱投射到他的心灵和人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表面果断的决定背后是他的怀疑和迷茫,自信的背后是悲观和绝望,笃定的背后是措手不及,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吴荪甫人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在他所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上,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的悲惨命运恰恰说明,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永远发展不起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永远走不上资本主义道路。

4.分析一下郁达夫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多是所谓的“奇人”,即一些五四时期迷失了方向的知识青年。他们是被社会挤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伤害的弱者。这些“富余人员”往往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宁愿清贫自给,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大骂世界要离开,或者用各种变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郁达夫的“剩女”形象实际上是他精神困境的自我报告,是他通过自我拷问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表现出郁达夫小说特有的感伤美和病态美。作者极力表现主人公的苦闷心情和颓废变态的心理言行,从中暗示了一种“时代病”,在五四高潮后颇具代表性。郁达夫一方面紧紧扣住青年知识分子身体和心理的病态,另一方面又指出青年的制造者是一个黑暗病态的社会。作品中病态人物的命运也关系到祖国的命运,祖国的贫病也是青年“时代病”的重要原因。

5.觉新形象分析--他是一个能清楚意识到自己悲剧命运却又不敢行动的“多余人”。他是被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的人格分裂的悲剧性例子。他在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但在情感上和实践上仍然留恋他的旧家庭,以至于他屈服于暴政和压迫。他每一次向恶势力屈服,都是在牺牲别人,自己也陷在罪恶的泥潭里。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善良而软弱的人。思想与行动的矛盾常常使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他的清醒和懦弱使他无法摆脱严厉的自我谴责,这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同情中没有批评。在《家》的结尾,我终于醒悟过来,表示支持觉慧的离开。到了《春》、《秋》,思想上有了明显的转变,他的“鞠躬主义”逐渐被抛弃。

6.骆驼祥子形象分析——这部作品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农民站在现代城市文明对立面引发的道德堕落和精神腐蚀的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做一个生活安稳的劳动者,却被锁在腐败的环境里,被“土匪”和“侦探”压迫,被“母老虎”困住,自身固有的不爱交际、笨拙、自私、拼命赚钱等缺陷,决定了他的孤独和脆弱。人生旅途中的每一站,都变得越来越糟糕,离最黑暗的地狱越来越近,最后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真正成为“个人主义的幽灵”。他想与命运抗争,最终向命运屈服。他所有的幻想和努力都破灭了,恶劣的社会摧毁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他被物欲横流的城市吞噬,成为那个城市丑陋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了构成环境的各种人的内心,暗示了文明的失范是如何导致“藏在人们心中的污秽和兽性”由此,人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的深切关注。

四、分析题

1,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始和成熟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文体写成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深刻的表现和特殊的格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小说)发展的新时代。1918-1922连续写的15小说被编为《呐喊》,111小说在1924-1925失去了收入,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1)深刻的表达——独特的主题、视野和小说模式(1)创造了现代文学的两大主题,即“表达农民和知识分子”。(2)在观察和表现小说主人公时,具有独特的视角:始终关注“病态社会”中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痛苦”。他揭露人的精神疾病,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疾病的病态社会。(3)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是“看与被看”和“离开——返回——再离开”。a .“看见与被看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被别人看见的同时看着别人,这就构成了二元对立。在这类小说中,好奇的看客看物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个作者:用悲悯的目光愤怒地嘲讽看客的麻木与残忍,从而制造出一种讽刺的距离;另一种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锋和群众之间。在这类小说中,人物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更多的是鲁迅的人生经历。b .“离开-返回-再离开”也叫“归乡”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小说中,叙述者既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讲述别人的故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复调。(二)“特殊格式”——《呐喊》、《彷徨》所确立的中国现代小说新格式,既是有意识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无意识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

2.鲁迅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一)批判性、消极性和攻击性特征

认为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批判中才能进步,这就需要人的个体精神独立和自由。他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和范围的对人类的奴役和压迫。这种不可思议的批判广度,以及让人难以接受的批判深度和尖锐度,根源于他的“立人”理想和对彼岸的关怀。

(二)在“非常规”和“可疑”思维烛照下的尖锐批判和恶意。

他的批判锋芒总是对准人,对准人的心理和灵魂。他最关注并试图揭示的是人们隐藏的甚至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他的“推背式”思维方式让人深感毛骨悚然,天生恶毒。他的作文思维不规范。总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开拓新思路。他杂文的犀利还在于他的想象力,这也违反了“常规”。

(三)散文思维中的“格”与“类”

可以说,勾勒一个与阶级相统一的类型形象是他杂文的基本艺术手段。他不对某个人做出全面的评价,而是把某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言行作为典型现象进行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为了这一点而刻意排除某个人的其他不能容忍的个性和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没有个人的敌人,只有公众的仇恨”。

(四)散文的主观性

他的杂文是由一个外在的客观人员引发的,但它关注和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的人事,都经过他的主观心灵的过滤和折射,才成为他杂文的主题。读者可以通过散文中的描写和描述,看到活着的他。

(五)自由创造的散文语言

散文的语言是自由的,有创造性的。自由放逐中国汉语中的各种句式,充分发挥汉语的表现力和抒情功能。另一方面,文章的语言是反标准的。他似乎故意打破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出不和谐的“尴尬体”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达到荒诞的审美效果:这一切正是鲁迅表达对外界事物的独特反应和内心世界的“陌生与荒诞”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