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习题“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七课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一个男人在社会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父亲、儿子、学生、老师、经理和被管理的人。这种现象从哲学角度反映了()。

A.接触的主观性b .接触的客观性?c .联系的多样性d .联系的普遍性?

一个科研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了测量,发现在1,996-2005年期间,这种蜘蛛的平均体型增加了8%-10%,同期当地的年解冻期提前了2 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非常复杂,无法一下子估计出来,这反映了()

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示有一个过程。

世界上总有一些秘密是人们无法理解的。人的认识是重复的,无限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①②④

13.小岗村农民的两大决策,即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推动了当代经济的发展。这表明正确的决定()

(1)有利于创造条件推动社会发展,(2)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3)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4)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规律[来源:科学#网][来源:学科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茨在1963年提出的。它的主要思想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可能会在两周内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审美魅力,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世界上所有的大事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源:学习+科学+网络Z+X+X+K】

世界万物的普遍联系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断的结果。

④一个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为了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品种和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学家引进了多种西洋菜新品种,并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确定了各种蔬菜的种植和运输方案,使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淮南的橘就是橘,淮北的橘就是苦橘”的观念。农学家能把外国菜“本地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客观联系的反映。b .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的内在联系。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6.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某个社区的所有居民都参与创建文明社区。居民行为与社区文明关系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部分影响整体b .部分依赖整体?

C.部分和整体相互转化d .部分和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⒎在下面的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相同哲学思想的是()。

A.小的不要大意,大致就恢复了。b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如果一个傻瓜在乎很多,他会得到它。如果一切都很难,他会让它变得容易。

⒏“100-1 = 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而导致100%的失败。“100-1=0”的哲学是()

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取决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局部,局部的作用取决于它在整体中的位置。

(3)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作用关系到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系的,局部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⒐·欧几里得对当时已有的几何知识进行了收集、鉴定和整理,并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了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欧几里德实现了原始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这表明(1)事物本身的联系是系统的,(2)系统的联系根植于主观创造。

③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自然呈现;④科学理论是对事物之间系统联系的创造性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⒑“只要你对着飞行的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揭示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和制约性。

⒒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在21世纪,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破坏和土壤侵蚀;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过度消费加剧了空气污染和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从联系的角度分析生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过程,使生产和消费“最小化、废物循环化、无害化”,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的。

【来源:Z XX k.Com】

【来源:学科网ZXXK】

⒔歧视: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1-5c dabd 6-10 ABCD

⑴从物质利用的角度分析生态问题。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不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孤立的观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来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不能随意掠夺和破坏自然。

(3)从交往的多样性来看,人们不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他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5] (1)联系是普遍的。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和可再生资源”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这一点。

②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具体关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联系多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表明,当系统内部结构优化时,整体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⒔①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内部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的有机整体。因此,这种联系是普遍的。

②一切事物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观点,混淆了普遍联系和具体联系的区别,忽略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