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分析化学简史

20世纪初,随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我们开始探索利用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分析化学中简化操作,提高分析灵敏度。1912 g赫维西等人首次用放射性铅(210Pb)作为指示剂测定铬酸铅的溶解度。1925 R .埃伦贝尔用放射性铅(212Pb)作指示剂,用沉淀法分析天然铅。1932年,为了测定花岗岩中的微量铅,赫维西等人在分析样品前,在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比活度的放射性铅,用同位素稀释法分析铅,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些都为放射性指示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随后,它被广泛应用于萃取、沉淀、吸附、滴定和蒸发等分析操作中。1934年,f .约里奥-居里和I .约里奥-居里发现了人工放射性,e .费米等人提出几乎所有元素在热中子作用下都能诱发放射性。1936年,赫维西和H. Levy首次利用(n,γ)核反应,成功地分析了氧化钇中的镝和氧化钆中的铕,开辟了活化分析的新领域。随后,在1938年,G.T .西伯格等人首次进行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随着反应堆和加速器的建立,多道谱仪的不断改进和微处理器的普及应用,活化分析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利用核现象的微量分析技术(即核分析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其中正电子湮没技术是通过正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应用了原子核无反冲的γ射线振动吸收-穆斯堡尔效应,以及70年代发展起来的离子束背散射分析、核反应分析、沟道效应和粒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放射分析化学以其灵敏度高、取样量小、不破坏样品等优点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