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叙事艺术真题

5.认识技术并明确角色

现代阅读中,命题人往往从表达、修辞等方面考察考生。因此,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明确其修辞功能,对理解和欣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察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

1.暗喻

要恰当,比喻必须有相似之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越明显、越突出,比喻越恰当。创世宣言第22篇,“‘刀法若用错,万物皆有可能一同毁灭;刀法用对了,就是画龙点睛一笔。“这里用的隐喻是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的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灭,点睛之笔。由此可以推断:“刀法”是对教育方法的隐喻;万象是很多教育对象(学生)的隐喻;“万物共灭”是指许多教育对象(学生)的毁灭;“画龙点睛”比喻许多教育对象(学生)成为人才。《创造宣言》第24 (a)题问:“与交响乐合拍,是指集体创作活人雕像要遵循相互合作协调的原则”?用“交响乐合奏”来比喻集体创作中的“合作与协调”,是非常一致和合理的。

《男人》第23题第1题要求解释文章中“人不在一起牧马”的含义。考察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人和动物的区别:成群的马既没有秘密,也没有独立的世界;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有隐性需求的,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世界。隐喻的作用是把深奥的道理变得简单,把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化身

《长城》问题22:“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以第二人称写长城。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2)第三人称‘it’用在第六段末尾。是什么原因?”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和形式的考查。第一题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方便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题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变换,以便表达更清晰。如果不考虑散文中的人称和表达的基础知识,恐怕很难给出正确答案。联系到我们学过的抒情散文,很多作品都是用第二人称写的。其特点是作者直接与对方对话,亲切自然。这样就可以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表达感情。第六段结尾用了第三人称“它”,因为这句话出自“人发现的”,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民,自然是人民的感情,所以用了第三人称“它”来代替。

1993高考《蔬菜》第30题:(1)这篇关于蔬菜的短文是以什么人的身份写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3)本文中哪些句子用这种个人表达比用其他个人表达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个问题也考察了拟人技巧的作用。用第二人称写作,起到拟人的作用,方便直接表达自己对蔬菜的仰慕。

对比

《保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段写他种向日葵的经历。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与“玉簪花”进行比较,发现“太阳花”也叫“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甚至还种了“死不了”。而“玉簪花就不一样了,它们从来不需要人来打理,只是茁壮成长。”两者的对比显示了玉簪强大的生命力。

比较

“狗尾巴草高高耸立”、“灯笼草炫耀自己”、“黄瓜悬在空中”等“青菜”一文,与“素朴淡定的青菜紧紧依靠大地”形成鲜明对比。“孩子随意拔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上伴侣的小名”,与“在绿色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问题27:“为什么作者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把自己伙伴的小名刻在黄瓜上?”这种写法的作用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

重复

《宝坻》第二十九题:“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作者分别用了六个字“边”,五个字“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优势?(1)反复使用‘边’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接收’的好处是。”这两个句子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来分析,那么(1)题的内容就是“把节气紧紧连起来。”第二个问题是“层层铺开,逐步展开”;其次,要分析“表达效果”。(1)题的隐含意思是“强调流年”,或者“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二个问题是“强化主题”还是“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在做这类题时往往注重“表达效果”,而忽略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丢分的原因。在这里,“重复”的作用是强调和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平行

创世宣言第24题F项是一个判断对错的问题。“作者善于运用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推理效果和感染力。”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篇论文确实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段落,比如第5、6、8、9段,10以及排比句。长城21题目在第3、5、7段也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是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义的焦点。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把论点说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来传情达意,用排比来叙述事情有序,用排比来刻画人物细致深刻。

7.标志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段,用具体的事物表达一种特殊的意义,或通过一个具体的具体形象表达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和感情。比如《门》第五段,直接说“门”是隐秘和回避的象征,是灵魂躲避极乐或悲伤的秘密斗争的象征。只有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决21题中“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决22题中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