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检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2)
1.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量刑时既要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又要考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严格的刑法解释,所以你可以随意限制刑法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必须是成文法,所以国务院制定的规章也可以是刑法的法源。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罪与刑必须事先由法律规定,所以新法不能溯及既往。
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解释,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和延伸解释,但并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c .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d、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作出的,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用凶器抢劫?按抢劫罪处罚,那么,立法解释还可以规定吗?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3.关于刑事管辖权,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B
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不可能适用中国的刑法。
B.如果外国人B在中国境外对中国公民犯罪,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此罪最低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法适用中国刑法。
c、外国人A唆使中国陈某在中国拐卖儿童,陈某独自来中国拐卖儿童,后来A来中国旅游。中国司法机关对教唆犯没有刑事管辖权。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4.甲方因琐事与乙方发生争执,给了乙方胸口一拳,导致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死亡。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A、A的行为与b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如果甲不能预见乙患有心脏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无论甲方能否预见到乙方患有心脏病,对乙方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d、无论甲方能否预见到乙方患有心脏病,均不对乙方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5.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A、A (15岁)犯罪团伙参与运送他人非法越境,导致在运送他人非法越境时被运送。
送10人死刑,A不构成犯罪。
乙、乙(16周岁以下)携带自制火药枪实施抢劫,但未使用凶器的,也构成抢夺罪。
丙、丙(15岁),明知破坏水库大坝会导致多人死亡,仍实施破水行为,致三人死亡,不应构成犯罪。
D、D(未满15周岁)多次教唆他人制造、走私、贩卖毒品,但不构成犯罪。
6.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作为单位犯罪处罚。
b、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成立后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c、对于单位犯罪,原则上除处罚单位本身外,还要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即对于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D.盗用单位名义犯罪,违法所得分给犯罪的个人的,依照刑法关于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7.关于罪,下列说法是正确的:c。
A、A从一个农民家里偷东西,看到柜子里有一把手枪(农民的儿子是武警),但不知道枪的具体型号。他还是偷了枪。由于A不知道枪支的具体型号,不构成盗窃罪。
乙、乙在盗窃时犯了错误,误将枪支盗为爆炸物,构成犯罪未遂。
C,C三天后才丢了枪,他马上报案。然而,偷枪贼已经用枪杀死了一个人。c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丁被雇来替王杀李。由于不熟悉李,他误以为是杀了李。因为丁没有杀他要杀的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8.经过甲、乙双方的密谋,* * *瞄准被害人C,试图将其杀死,但未能击中被害人。与此同时,丁对丙怀恨在心,但不知甲乙的丁向对方丙开枪,丙死了。处理此案的结论是正确的:d。
A、A、B是无辜的,因为死亡结果和他们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乙、甲、乙、丙同时对死亡结果负责,均为故意杀人。
丙、甲、乙、丙虽无共谋,但犯* * *罪。
d、A、B、C对死亡结果不同时负责,但都是故意杀人。
9.妈妈A(擅长游泳)带着儿子出去游泳,发现一直恨她的儿子(8岁)被卷入漩涡,认为她不会去救儿子,法律也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即离开现场,儿子也很快死亡。这种情况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因为儿子被卷入漩涡不是A造成的,A没有犯罪意图。
b、A在法律理解上有错误,所以无罪。
c、A有间接故意。
d,a不知道错误。
10,甲方欲伤害乙方,却在暗中将丙方误认为乙方,并对丙方使用暴力,丙方当场重伤,血流不止。发现是C后,A并没有对C进行处理,而是骂完C后离开了现场..c死于失血过多。关于A的行为,正确的说法是:b。
一、按过失伤害罪致人死亡。
b、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c、以故意伤害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