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处风景》怎么写,要求范文1000字。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一片鲜红,一条弯弯的小溪,一朵云,一阵鸟鸣,风中的芦苇...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一首生命的赞歌,一个活动的剪影,一个优雅的展示,一个公益广告……都是令人回味的风景;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是一道被选中的风景。
也许,你的眼里和心里有更多的风景...
请以“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有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引导写作]
去年南通市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考试,作文《从微笑开始》文学性强,发展空间大,深受师生好评。今年采用提示全题的形式,既保持了去年命题的优点,又精心加入了新元素,使命题更加完善。提示的“眼”——“眼与心”恰好暗示了“风景”的两种存在形式,为考生构思和构思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一处风景”这一题目本身既能考察考生走进自然、感受各种美丽点的能力,又能考察考生思考生活、关注社会、探索本质、发现“灵魂”的能力,这些都使命题变得困难,有助于拉开作文的档次。写这篇全标题作文,一定要注意三点。
一、理解命题意图。考试门槛低不代表没有门槛。首先,题目中的“风景”要美丽动人,无论是看在眼里,还是放在心里。还要注意量词“一”,它给出了一个数量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罗列了几个没有内在联系的景点,没有把这些景点放在一起,归结为“易”的升华词,那么你就进入了题外话的误区。
第二,选择好的构思角度。立意有三个角度:着眼现实,从现实到虚无;以不足为主,逐步加深;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写一篇好文章,创新的关键在于你积累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一般来说,从现实到虚拟,从外在到内在,往往更容易创造出新的东西。比如你写去黄山旅游,只写黄山的“四绝”,很可能成为一种概括;但如果你积累了黄山旅游区的清洁工是“美容师”,能把自然美和精神美结合起来的感受,那么文章就很容易进入“灵魂”,表现出新意。如果你写一篇虚构与现实结合的散文,在“散”的时候有不止一个人和事,那么在形式上一定要聚拢,在精神上一定要散,而在收的时候一定要归结为体现主题升华的“一”。
第三,冷静面对热点。今年中考有很多热点,比如冰灾、抗震、奥赛...考生已经储备了很多资料。我一看到“一幅风景”的题目,就会觉得素材里的“风景”太多了,于是不假思索地拿出一幅来“复制”“克隆”原素材。当然,结果只能是“人人有我”,会频繁死机。写热点“风景”的新意,关键是要有巧妙的出发点,个性化的理解,细腻的描写,让写出来的人员和其他考生差不多,但出发点和理解来自自己的创作。
【满分作文精选评论1】
一道风景线
□南通考生
如东县庄岗剧场广场中央的椭圆形柱子上有一尊青铜公牛雕塑。“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灵”。海子牛,在于海滨的沙滩上繁衍生息,甘于负重,历经风浪,勤奋拼搏,长途跋涉,善于探索。是南黄海一道独特的风景。
远远望去,一只灰黑色的水牛立在一块石板上,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凡简单,还透露着几分英气。基座呈梯形,上面立着一块石碑,使海子牛显得粗犷敦厚,很像如东人海之子的性格品质。走近,细看这头健壮的水牛,只见:黑色的石头上出现了细密的纹理,把水牛特有的皱纹和沧桑的皮肤表现得非常真实;而微微翘起又显得勤快踏实的两个角,更是将老牛顽强的意志和朴实无华的作风体现的淋漓尽致;看那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有一种沉重的低语;那双温暖的眼睛似乎在感激地看着路人;带鼻环的大鼻子似乎在喷涌热气,看起来一天辛苦工作后的疲惫;而那强健的体魄和厚实的蹄子,体现了老牛的拼搏精神,就像那些努力拼搏、无怨无悔的拓荒者一样。环顾老牛,一盆盆鲜花怒放,绚烂如彩霞,飘逸如云,热情如火,让风景更加美丽优雅。站在牛雕前,我突然想到,“海子牛”每天都在注视着每一个路人。信不信由你,它的眼神里分明充满了祝福,分明是在期待黄海的每一个人心中有更美的风景线!
阿清人汀洋曾写过一首名为《海上坐牛车》的诗:“当你喝醉了酒登上牛车,云突然变得明朗而阴沉。沙滩上没有人,夕阳在牛背上。”吟诵着这首极具地域特色的山水诗,欣赏着海子牛那浓墨重彩、简洁圆润、充满“不等鞭自强”精神的雕塑,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这就是黄海千百万人心中的山水!
[点评]关注、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这位候选人的价值在于他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广泛了解和细致观察。古诗词得心应手,牛雕的纹理、角、唇、鼻、眼、蹄,都栩栩如生,妙趣横生;不仅如此,作者在描写看得见的表象的同时,还把笔触放入了“山水”的精神层面,自然地揭示了牛雕的内在美,表现了家乡人民如海的英雄气概和海子牛的进取精神。如此紧密的虚实交融,如此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确是中考作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满分作文评论精选二】
一道风景线
□南通考生
记得初中的时候,对学校礼仪队既陌生又好奇。每天一进学校,就感觉两边有十多双眼睛盯着我,浑身不自在,脸发烫,眼睛不斜视,心跳加速,脚下不由自主的加快速度,低着头急匆匆的往前走。但是不知何故。我心里也有一种羡慕的感觉:每天早上,我戴上红底黄字的丝带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那么多同学经过,喊着“同学们早上好”。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果然,刚开学一个月,班主任拿着一叠彩带走进教室,说我们班也要选礼仪队员。我说“固执”,最后被选中了。虽然我们的礼仪队没有西装领带,也没有旗袍,虽然我们所做的只是每天早上和中午在校门口向老师和同学问好,但拿着刚刚递到我手里的丝带,我还是觉得沉甸甸的。
第二天,我们早早来到学校。因为第一次,几个女生在太多厨师里努力了很久,才正确的戴上丝带。我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像小鸟一样跳到学校门口。一些学生已经陆续入学。“排队站起来!”“喊不喊?”“喊!”领导的同学深吸一口气,大声喊出了第一声:“同学们,早上好!”"“用-学-早-”但是我们带着五味杂陈的怀疑喊道. "搞什么鬼!“大家都在暗暗担心。领导的同学很快又喊了一声:“同学们,早上好!”这一次,大家协调多了,很有精神地喊道:“一起学,早点学!”“当你遇到老师时,你不仅要喊“早上好”,还要真正的90度鞠躬。老师们一个个下车,亲切地点点头:“同学们,早上好!”“亲切的语言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自豪。
现在,每天早上,我推着手推车走进学校,首先看到的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站在大门两侧的礼仪队的学员们。他们向你展示了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清亮的声音——“同学们,早上好!”感觉心里暖暖的,神清气爽的,给了我一天的好心情。由此我体会到了校园的文明时尚,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也在这连绵不断的景观中发扬光大。
[点评]“早上好——早上好”和“同学你好”真的是校园交响乐中温暖的音符,一道醒目的风景线。刚开始的“不适”,加入礼仪队后心里的“沉重”,第一次执勤时的紧张、兴奋、自豪,都弥漫着校园气息,都来自亲身经历,写得自然、真实、细腻。文末画龙点睛,由实入虚,深化主题,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