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题的能力要求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建历史知识立体树,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即具体知识点和系统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是一般的、有条理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夯实基础,加强对知识整理、归纳和总结能力的训练,着力构建立体知识树,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一般的、系统的、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才能在考场上自如地、有目的地运用,适应再现史实能力的考试要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组织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立体树呢?①利用教材目录和重大事件年表,记忆历史阶段和篇、章、节的主要条目,把握知识在历史演变前后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知识框架。(2)围绕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组织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难点。比如把史实一个一个组织起来,论证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五个发展时期(从战国到鸦片战争)各自的特点。③理清基本的历史线索,带动知识的演绎系列。例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有三条基本线索:屈辱史、抗战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贯穿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三次革命高潮和一大批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全过程。三条主线及其相关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基本内容。④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了解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逻辑分化。比如,要把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四个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了解中国* * *产党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基本政策的相应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分化组合。⑤从历史的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历史与理论的结合。比如,基于中国民主革命一百多年来获得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个建国基础的认识。⑥专题分类,纵横联系,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纵向组织,同时可以明确五个方面的横向相互关系。世界史可以按照地区和国家组织知识,注意比较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第二,重视唯物史观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历史题对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如1992年48题、1993年42题、1994年43题等。).能否初步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成为影响考生答题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学师生应高度重视唯物史观的教学。历史学科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在于要有自觉的教学意识,善于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努力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因果(包括相互因果关系)、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加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学会寻找历史理论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春秋时期奴隶制的解体和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认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以下内容的内在联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逐渐解体的“井田制” 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生产关系)→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封建制度的建立(上层建筑)→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 很明显,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运动后,建立了封建制度,新兴封建制度的建立反过来促进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可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在讲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历史时,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和理解中国* * *产党从“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基本政策的变化,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再比如,在学习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的崛起”的内容时,要向学生强调,建立强大的政权保护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是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拿破仑的军事政治可以适应这种必然趋势,为他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开辟道路。说明正是由于当时的历史需要,才出现了拿破仑式的人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NextPage]第三,加强阅读理解、议论文、写作表达的训练。随着“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论题和“小切口、深分析”的材料论证题等新题型的出现,高考历史题对阅读理解、论证和写作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训练。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启发性和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总结。例如,在学习南昌起义的意义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四个一”,即“第一枪”、“一面旗帜”、“一个节日”、“一个标志”。在阅读和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可以概括为“一个转变和三个变化”在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和总结独立战争中的六大事件:爆炸——列克星敦枪声、军队建设——第二次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点——萨拉托加更敏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平条约的签订。在谈到甘地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要点时,在学生阅读和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含义的基础上,不合作计划的六项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官、法、教、钱、义、财。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总结性和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用史实进行论证,培养他们的论证能力。比如中国古代史“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斗争”一节,最后得出“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建国都有贡献”的结论。这个观点可以在复习封建社会各个阶段的内容时提出,让学生用史实来论证。再比如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历史。我们可以用一些总结性的话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以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事实,证明“自从中国* * *产党产生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为什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历史选择?④为什么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为什么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培养学生的习惯很重要。不能只是把课本上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一个一个地背下来,而要有意识地用史实来论证,以此来锻炼自己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点。第三,以历年高考试题和答案为例,有针对性地加强考试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训练。历史题的考查首先要求理解题目,准确把握题目的范围、内涵和实质,明确题目对史实和观点的考查;其次,要求理清答题思路,选好答题切入点;最后要求对题目所涉及的史实进行概括、提炼、升华,用准确的文字、历史、理论作出明确的表述。比如以93年高考第44题为例进行考试训练。题目是: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19年70年代以前世界上政治领域存在哪三种进步的历史潮流,并从中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题目的三个要求是明确的,定义的词是——“据此”、“70年代以前的65438+”、“政治场”、“三进派”、“各举出两个”,要仔细考察。本课题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识别三种进步趋势的历史走向;因为题目建议“据此指出”,所以要从工业革命的后果延伸联想,突破解决问题的难点,从中得出三个进步趋势,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切口,变得更容易。又如以1992年的49、50、43、42题为例,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确高考题中再现史实的要求是有针对性的、高度概括的、标题式的,而不是不着边际的、支离破碎的、琐碎的,努力克服描述史实时贪图细节的坏习惯,敢于大胆概括和提炼, 从而升华史实四、联系时政,结合历史知识,加深对重大政治生活问题和当前热点问题的理解。 注重历史与现实重大政治生活和时事热点的联系,考察历史与政治的渗透能力,是近年来高考答题要求的又一新变化。问答在考察这种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考试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屡见不鲜,涉及政治思想教育的诸多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功能。有反映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年份的内容,如1993年43题中的毛泽东,1995年43题中的二战;有反映重大政治热点的问题,如1993年关于民族关系的第42题(“雀昌问题”)和1995年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第42题;等等等等。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历史与时事政治的相互渗透,赋予历史学科以现实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