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如何选择复习题

高考历史考前解题方法及技术指导

高考历史科目有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掌握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历史高考获胜的重要手段。

一、选择题:仔细考查的两个要素

无论什么形式的选择题,都要仔细考察两个要素,即题目的条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核通关条件:一般条件包括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家)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性格限制(如唐太宗)等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中叶以前中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第四,上下限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和辛亥革命时期。在解决时限问题时,首先要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限的上下限。近年来出现在文献和综合类试卷中的话题型选择题,除了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外,每一项都有一个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类选择题,不仅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还要了解每一项的时间要求。

(2).复习答题题目。答案的主语是思考的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让你回答的内容。复习完这个要求,就确定了选择的方向。专题选择题,每个小题都有不同的题目,题目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起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

《出埃及记》:工业强国是现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体现洋务派“求财”思想的实践活动有

a、设立江南制造总局B、设立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械制造局D、成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主题选择中,“近代”是时限,“工业强国”是主题;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对“人”的限制,“求财”是主题。仔细考察后不难回答这些限制和主题。

(三)。识破“陷阱”,巧妙解决问题。

1.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审题就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审题时,要了解和考察题干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限制条件,以免落入命题人设置的“条件陷阱”而失分。

例1在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对象层面延伸到制度层面的早期倡导者有

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

解析:历史选择题,有时由于题干中限制性条件较多,考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这个问题的题干里有三个限定词:近代中国,制度层面,更早。根据“内容从对象层次扩展到系统层次”排除A和B,根据“更早”排除D。早期的维新派如王韬、郑等主张政治革新和君主立宪,正确答案是c

2.辨别“似是而非”,增强繁衍能力。

历史试题命题人通常针对考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和教材中的重难点命题,旨在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扎实的基础是各种技能的源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掌握。其次,注重质和量的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解题时要仔细推敲题干和选项中的主干成分,避免失分。

例二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奖励和保护工业,鼓励民众兴办工业,鼓励华侨来华投资,设立工业部……”这些法律和措施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a、民主和观念深入人心。b、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

c、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D、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解析:本题D项为混淆干扰项。它偷换梁换柱,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变成了“初步发展”的结论。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历史事件的阶段性特征,避免类似错误。正确答案是b。

3.观察“以偏概全”,提高概括能力。

选择题的选项之间有时是平行关系,有时是从属关系。在整体与部分、一般与特殊方面,命题者经常使用“以偏概全”的招数。因此,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每个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排除观点片面的选项。

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分子的领导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比较容易错选B项。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泛”字。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学生和商人广泛参与。选项B和C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人。应注意避免以局部代替整体。正确答案是a。

4.我想参观“改变观念”来增强我的理解。

历史的概念是建立在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影响的基础上的。因为历史的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它继承历史事实,下行规律,反映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既能考察知识水平,又能考察考生学术能力的强弱,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在历史概念的考查中,命题人经常用替身花来制造分析、判断、推理等障碍,这是审题中不得不防的。

例4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一、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命题人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将“封建帝制”替换掉,以增强试题的迷惑性和干扰性。“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两者有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正确答案是a。

5.摆脱“因果困惑”,培养分析能力。

在逻辑关系题中,命题者经常设置因果倒置、时序倒置等,其中因果倒置最多。因果关系选择题中因果倒置混淆视线,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准确透彻地理解了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回答这类问题,第一,要注意是因果问题还是因果问题;第二,要注意茎和肢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三、确定答案后,将选项代入题干看是否成立,进一步检验答案是否符合要求。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CPPCC具有代理NPC的职能。CPPCC诞生的背景是

一、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了胜利。

c、* * * *同一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分析:背景发生在这件事之前。CPPCC出生于9月,1949,D项为1949,10,1。一是排除了D项,脖子是CPPCC的内容,而A项反映的是内战初期。正确答案是b。

6.对“真假信息”口若悬河,培养迁移能力。

近年来,历史科目的一个特点是设置新情景、新题型,考察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阅读材料,将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与课本相联系)相结合,然后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选择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当蒋介石的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伸出来的时候,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拽得紧紧的,在他胸口插一刀。”我说的“在胸口插一刀”是指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强渡长江C、挺进西南D、发起三大战役。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材料中的“两个拳头(陕西、山东)如此延伸”,是指1947年国民党对陕北、山东发动的重点进攻。为了减轻陕北和山东的压力,1947年,刘邓的军队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正确答案是a。

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指的是“一个前提”,即“要了解和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和数据)”。要明确主要概念,说明主要问题,然后弄清楚图标和数据是如何表现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和“以材料为基础,与教材相衔接”。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题。如果没有找到有效信息,就不能很好的完成题目的要求,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接触教材。”教材所展现的问题的角度不一定和教材的角度一样。比如,一本教材可能主要描述其积极的一面,而教材可能展示其有限的一面。要联系教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要与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点评和分析。

“三”是指构思答案的“三步”。即“看一下”看有多少题;“二查”,找出提问中的主体(或项目)和限制;“三答”根据问题组织回答。组织回答时,最好使用“序号”,如① ②。

(二)根据“五字公式”答题——陈述、讨论、分析、比较、评论。

“叙述”就是叙述。答题时一般用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示,但要注意(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可展开,不可省略。(2)对于概括性强、时间跨度长的,先分历史阶段,再分阶段答题。

“理论”就是论证。论证首先要判断观点和题目的对错。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实践的标准,一个是理论的标准。为了设定事实和理由,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做出相应的解释、结论或总结。答案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全面、有说服力。

“分析”就是分析的意思。一般你要先回答“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历史现象、时间和历史人物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比较”就是比较的意思。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比较;很多考生在没有给出明确的比较项的情况下,往往不知道要比较什么,如何比较问题,也没有办法回答。掌握以下方法和原理,可以进行完整的对比。

方法:聚焦一件事或一个人,列出相关条目;然后和另一个比较。

原理:(1)比较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征、特点、性质和本质。(3)比较事物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教训。

“评论”是指评论、评价、评论等。要想评论正确,就要做到:(1)用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三、答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一)审题不严谨,不能真正理解题型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1)没有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只凭感觉选择,所以不允许选择。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明确题干和选项以及选项之间的关系。不要轻言放弃。

(2)初选结束后,要用淘汰法和降干法做检验,做出最终的准确判断。

(3)直觉选择后,要用学习中培养的正确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检验和判断,这样才能保证选择的准确性。

(2)阅读材料不够冷静仔细,慌乱中没有发现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图表题。这样的错误经常发生,丢分是很常见的。只要在阅读中把材料读透,理解透,问题的正确完整答案就有保证了。

(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结合起来,只用课本知识或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互补,造成辩证思维,回答不全面。

(4)答非所问或遗漏知识点。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如果有几个问题,就要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层次分明。不要把几个问题混在一起回答,要知道,评分是单独给每个问题的。

(5)错误的观点,错误的立场,使答案更加偏离。常见的错误有:不实事求是,根据社会现状和意识来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是根据历史发展规律客观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感觉和主观臆断。

(6)回答针对性差,漫无边际,不着边际。所以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阅读问题的要求,有问必答,紧扣问题,层层解答。

(七)空谈,缺乏史料佐证,或者只是罗列史实而不加评论。不要只把史实放在答案里,更不要在没有史实作为依据的情况下谈理论。

(8)讨论混乱无序。克服的方法就是按顺序回答问题。在回答每个问题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都要做到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规定明确,语句通顺。

(九)字迹潦草,使审稿人无法辨认的。所以,你在答案里一定要写的工整。

四、高考历史规范答题指导

答案在于答案的知识正确性,但每次考试后,总有考生抱怨阅卷不公,自己答案正确却拿不到满分。其实道理很简单。你忽略了答案外在形式的“美”,缺乏亲和力和严谨性,征服不了阅卷的“评委”。考试中的“四到位”可以有效解决非智力因素导致的考试失分问题。

(1)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能用草书,这样会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清爽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0.5mm黑色签字笔,所以解题训练要尽量贴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低的蓝黑色墨水和蓝黑色圆珠笔。目前客观题都是潦草卡答。在训练中要选择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避免在考场上出现断铅笔芯、涂得过轻过重等不利现象。考试写作不能有错别字,否则会破坏风景,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

(2)格式到位。

文科写作的规格和文体是统一的,历史科目答案要使用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格式。答案要分小节,每个自然小节必须以两个空格开头。一行写不完的字应该换个顶格继续写,而不是像豆腐一样方方正正,糊里糊涂。每段之间的行要均匀大方,标点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到尾只用“点”这个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的同学把一个问题的答案无脑地分成八段、十段,“豆腐块”变成了“面”,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3)水平到位。层次是说和写内容的顺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每个问题的答案总是有主线索的,有的按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为几个地区,有的按社会结构划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需要根据因果关系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要找到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根据线索梳理出第一层次的某些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有,所以要用几个平行的自然段落来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只需要把知识做到必不可少就可以了,不需要把第三、第四层次再细分成更多的自然段。

(4)语言到位。

比如鸦片战争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不能自己编历史术语,也不能在历史考试中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答题。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规范概念和教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说明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