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作文题怎么才能不跑题?

注意:政策陈述在现在的考试中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国考中。材料中的政策表述很少。比如2012的国考就没有这样的政策表述。所以希望考生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

方法2:材料含量汇总法

材料的主题是材料的主要问题,所以材料的主题可以通过分章节整理材料的内容来分析。

以国考2013副省级试题为例,各材料内容汇总如下:

素材1:案例素材,大学生村官传统婚礼策划,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材料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地位

材料三:菊儿胡同等历史建筑因为按照“传统文化肌理”保留文化资源而广受好评。

材料4:妈祖文化的发生、发展和传播

材料五:平阳河西缸窑的历史和现状

材料6: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评论

看以上材料的内容,表面上看似乎关联不大,但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材料1中提到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3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材料4、5可以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剩下的材料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合起来就是“文化遗产”。

注意: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希望广大考生在实践中多加练习,才能准确掌握。

方法三:观察非作文题的题干部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非作文题的题干部分的信息来确定文章的主题。

以2013国考的题目为例。非论文类问题如下:

第一,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请谈谈“给定数据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启示。(20分)

二、根据“给定数据4-6”,请总结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第三,根据“给定数据7”,指出法国为保护本国文化所做的事情值得借鉴。(10分)

4.如果你是H县文化局干部,你要在村官和社区工作者参加的培训班上讲一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综合“给定资料8”提供的资料。你认为应该强调哪些方面?(20分)

通过观察题干,我们可以看到,四个问题有一个总的核心,即“文化”。第一个问题主要讲“草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问题讲汉语,可以归为“中国传统文化”,第三个问题讲保护“本土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也可以是“中国文化”,第四个问题说。

以上方法对确定文章主题是有效的,但方法属于方法,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掌握。同时,以上三种方法也有望被广大考生全面掌握。毕竟“孤证不立”,只有一种方法很可能造成谬误。多方法互证是得到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