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问题。。。儿童体育教育刻不容缓。请帮助我们。谢谢你。紧急。
包括早操、体育课和户外体育活动。
*为什么要开展儿童体育活动?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既不是教育,也不是保育,而是健康。凡事以安全健康为重。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类别):
(1)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一节课中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以及各环节时间的分配,通常包括:准备部分、基础部分和结束部分。
1.准备:目的是迅速组织孩子,集中注意力,从生理和心理上调动孩子。内容包括组织一般和特殊准备活动,如团队练习、联合活动、特殊准备、模仿练习、热身练习等。预习部分的内容要和新讲授的内容有关联,为新讲授的内容做准备和打基础。时间一般占总课时的30%。以大班30分钟的课为例,占9分钟左右。
2.基础部分:目的是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般占总课时的60%,具体为小班10分钟左右,中班15分钟,大班20分钟。环节安排包括:(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2)幼儿自由探索(3)示范讲解,掌握动作要领(4)幼儿再尝试,巩固练习(5)游戏竞赛,增强难度。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用有效的策略解决运动中的困难,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注意运动安全,从低到高安排运动量,从弱到强安排运动强度,注意让孩子适度休息。
3、结尾部分:目的是降低大脑的兴奋程度,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使身体从兴奋状态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必须有条理。内容包括:有目的地放松新教的内容,如肌肉和关节放松、节奏练习、复习一些相对安静的游戏;另外,在最后要总结和评价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时间一般占总课时的10%,即3分钟。
(二)活动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安全原则
从大纲中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他们的健康。
所以作为老师,要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仔细思考防护措施和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第一是对学前教育所有具体活动的总要求,不仅是学前教育,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强调“安全生产、安全出行、安全饮食等。”因此,在体育赛事的设计和组织中,应强化安全第一的理念。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户外,体育活动期间,如早操、户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这是因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技性、竞争性、趣味性,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比较强,这就使得孩子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兴奋的情绪,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有时甚至连老师都无法提前充分预测。这就需要我们提前想好准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比如教具、活动使用的场所和环境是否有锋利的边缘和坚硬的器具,这样就不会有撞击,不会因为摔跤而受伤等等。活动前根据活动需要选择不同的场地。“比如你今天练习跳高,你会选择更柔软的橡胶地面和草坪,而不是水泥地面。”
此外,还要特别防止人为伤害。因为有时候孩子之间在输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老师要及时引导和调解,简要告知正确的行为,让他们及时化解矛盾,继续游戏,直到完成。
2.教育原则
有教育意义,相信这个大家都不难理解。体育游戏更具竞技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发展和提高儿童的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还能使儿童在心理上体验到成功、喜悦、失败、挫折等各种感受。当你赢了或者失败了,教孩子在赢的时候要骄傲,要学会如何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把下次失败的经验完善了再赢。当同伴在活动中需要帮助时,能及时伸出援手,体现了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品质。在小组赛中,大家不分你我,合作完成一项比赛任务,也能让孩子体会到集体力量的无穷道理。所以体育游戏更像是一门综合教育课程。他体现了培养孩子合作、自信、自强、团结友爱的优秀道德观。它能显示个人价值和集体力量。
3、智慧的原则
体育游戏的过程要让孩子有机会闪现智慧的闪光点。通常在大型体育比赛中,都存在一个如何完成比赛才能达到多、快、好、少,提高比赛成功率和胜率的问题。刻意给孩子留有解决问题的思维空间,有利于促使孩子积极动脑,以最佳方式完成游戏,这是贯彻智慧原则的基本含义。体育游戏只有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才能表现出更大的趣味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智慧原则,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留下完成游戏的选项,以不断拓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过山洞”、“过障碍”、“下山”应该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优秀体育游戏的价值。
4、灵巧性原则
学龄前儿童的走、跑、跳、扔、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型,但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相对较差——即缺乏灵巧性,动作整体造型仍较笨拙。
灵巧性原则要求体育游戏的设计必须灵活可行。比如跑步中的急停和转身,以及“老鹰抓小鸡”游戏中的躲闪动作,都属于具有机动性、应变制约机制和相关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
灵巧性原则还要求安排或穿插更多的游戏,有利于孩子准确性和协调性的发展,如用球计时赛、用乒乓球拍过木桥等等。
2讨论: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调节运动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中有一种普遍的认识,认为只要幼儿每天进行户外运动,如跑、跳、玩游戏、玩大型器械,就锻炼并完成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良好人格”的任务。
幼儿园体育活动要注意“时间保证”、“形式多样”、“内容有趣”。但是,如果儿童的体育活动不注意运动量的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设计和安排,就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身心促进和发展的效益。
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孩子参加运动的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运动强度是指完成身体锻炼所用的力量和身体紧张的程度。运动强度越大,活动量越大。运动的密度有时被称为运动密度。指儿童在一项体育活动中实际体育锻炼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百分比。活动密度越大,活跃度越大。另外,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活动量也会越大。
运动量过小,运动的物理刺激会相应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如果运动量过大,运动对身体的刺激会很强,超过孩子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从而损害孩子的健康。比如高难度的运动会让孩子的心血管系统、韧带、皮肤等功能无法适应;太高太难的运动超过了孩子身体的生理负荷,使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高度紧张,产生不适反应,甚至受伤。可见,控制孩子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来结合体育活动“趣味大铁锅”谈谈老师如何有效控制孩子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1,安排好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在体育活动中,宜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和较低的强度,而在较高强度的活动中,应相应降低运动密度;相反,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可以相应增加运动密度。
“趣味大锡锅”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让孩子玩大锡锅,用不同的方式滚动,发展孩子的行走、爬行、平衡等能力。走爬是小班幼儿喜欢的运动技能之一,运动量适中,必须掌握。我们选择大锡壶作为载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练习,老师可以在活动中更好的控制孩子的运动密度,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2.体育活动的合理“量”要根据个体和年龄差异来确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活动的内容、方式还是工作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老师要控制好孩子的活动时间。
在“趣味大锡壶”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在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时,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准备活动到幼儿自主探索锡壶游戏,再到交流游戏再到集体巩固,特别是当老师组织幼儿从场地两侧来回,让幼儿巩固练习各种游戏时,运动密度增加,幼儿的运动量也相应增加,让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然后,老师通过讲解游戏玩法,让孩子们拿着大铁罐当凳子坐下来适当休息,然后进行游戏,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刺激与缓慢”的有效结合。最后,孩子们被允许在轻音乐中做放松动作来放松他们紧张的肌肉。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来结束活动。
3.在确定体育活动量时,还要考虑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气温比较低,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夏天气温比较高,会让孩子很累,甚至中暑。所以可以适当减少孩子的运动“量”。现在是春天,体育活动要多注意幼儿的护理,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我们也非常重视儿童体育活动中的后续保育工作。针对个别孩子容易出汗的情况,生活老师在孩子背上垫上毛巾吸汗,活动结束后取下,这样孩子就不容易感冒了。活动中要做到一个观察,两个典型,三个询问。老师要观察孩子脸上和汗水的变化。比如孩子脸色红润,头上全是汗,活动范围大,说明孩子活动量大。此时应及时调整,并提醒孩子休息,防止孩子过度运动。另一方面,孩子的脸没有变,动作也小,必须增加活动量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对于不易观察的孩子,经常摸额头和脖子是很有必要的。出汗多的孩子可以用毛巾垫在背上帮助吸汗,并提醒这些孩子在活动时脱衣服,防止他们因为衣服出汗而着凉。
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随时询问孩子,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密度。
除了生活老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关怀,在基础部分的设计安排上,老师还根据儿童游戏中生理机能的变化和外界的反映,及时调整孩子的运动负荷,时刻注意活动强度和密度的合理安排。最后一个环节,大部分孩子出现了脸红、出汗、气喘等现象,说明孩子累了,运动量已经达到了。所以活动及时调整,派发礼物吸引小朋友,让他们得到礼物。
活动后的护理同样重要。要注意稳定孩子的情绪,不能让他们在活动结束后马上坐下休息。我们可以在操场上走一会儿再回到教室,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坐下。这样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减轻他们心里的负担,帮助他们恢复疲劳。同时,也要控制适量的饮水量。活动结束后,还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毛巾,擦干额头和身上的汗水。对于出汗多的孩子,要及时更换湿漉漉的内衣。当孩子情绪稳定,不再出汗时,要提醒孩子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4.孩子们的着装也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老师们最忽视的。每次体育活动前,老师都要提前和家长沟通,通知家长第二天有体育活动,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和软底鞋。活动前,老师要检查孩子的着装,比如鞋带是否系好,鞋子是否穿反,衣服是否过厚过紧,扣子是否扣好。虽然这些都是小问题,但是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比如一旦孩子在跑。太厚的衣服会让孩子在运动时感觉沉重、不灵活,活动后会因为出汗过多而感冒;太紧的衣服会不放过活动,甚至拉伤肌肉。所以,体育活动前,老师不要怕麻烦,仔细检查孩子的衣服。而且,不仅孩子要穿方便运动的衣服,老师也要穿方便运动的衣服。这样既可以在示范时正确展示动作要领,也可以避免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以上是我们对幼儿体育活动中如何合理控制运动量和强度以及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养护工作的思考。请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