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明节》的翻译与赏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桃李笑靥,野田荒原只有悲凉。
雷声蛰龙蛇,雨后郊区原有的植被软绵绵的。
人求祭我骄妾妻,愿烧死者不公平。
聪明的傻子几千年都知道是谁,眼里全是茼蒿。
参考翻译
清明时节,春雷雷鸣唤醒了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绵绵春雨,让大地芳草萋萋,桃李满天下。野田的旷野是埋葬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被埋在地下,这让活着的人感到悲伤。人们从美景中想到死者,从死亡中想到生命,想到生命的意义。诗人指出生活是不同的。古代有一些齐人天天去墓地偷别人的食物祭奠亲人,吃得油腻。回到家,我骗了妻妾,吹嘘他在一个做高官的朋友家里大吃大喝,主人如何热情待他。这种人生活卑微,没有人格尊严。而另一些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在建国后帮助晋文公隐居山林,而不是高官厚禄。晋文公希望他成为一名官员,并下令释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其意志不可动摇,意为抱树焚于绵山。黄庭坚从清明花的盛开想到了荒原上的死者和生命的价值。他感叹,虽然无论多么明智或愚蠢,到头来都是一山蒿,但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给…作注解
桃李微笑: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盛开的桃李花。
“惊雷”句:意思是清明已经过了惊雷节气,万物欣欣向荣。
蜇:动物冬眠。
“民求”:《孟子》中有一则寓言。据说齐国有一个人,每天出门向扫墓人讨要祭祀后剩下的酒饭。回到家,我跟老婆吹嘘我被请吃饭了。这是一个贪婪而愚蠢的形象。
《石干》句子:用春秋时期的介子来推断我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做官的典故。
郝:杂草。邱?指的是坟墓。
辨别和欣赏
诗人的作品,触景生情,自始至终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人生的无常。第一副对联对比了清明节桃李的欢声笑语和孤坟的哀愁,流露出对人间的无情叹息。用笔一转,对联展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与后两联满眼的蒿荒山形成鲜明对比。从清明节扫墓到齐人讨饭,从禁绝寒食到推介子烧死,无论聪明还是愚蠢,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却想到了人世间不可避免的死亡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思想,悲伤纠结在诗的字里行间。这与诗人一生的政治沉浮和禅宗思想对他的强烈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