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废除的科举制度最后一次考试是什么?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全国各地官员纷纷奏请,重温科举改革,恢复经济专科。1904年6月,清廷颁布《奏校规》。此时科举已改为八股文,但并未废除。因为科举是李璐所在地,人们蜂拥而至,很难发展新的学校。于是,得到清廷授权的袁世凯、张之洞,把育人、选贤与学校结合起来。至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科举与学校教育彻底分离。

那么这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考了什么?

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

【转自铁血社区/】

考试问题:

顺天府(策略):

标题1。论汉初的敕商法

话题二:关于东汉中兴英雄多学儒学的理论。

问题3。论龚遂治渤海与徐雨治朝戈。

问题4。《论隋唐两史;不为王通》

【转自铁血社区/】

问题5。“论吴京的《商贞观政治家》、张九龄的《商千秋·金鉴》、司马光的《尚子志·通鉴》、振德修的《上大学》”

其他省份:

论河南中州的形势

陕西王蒙的治秦理论

陕西“韩信领兵到井陉,如陈郁利用李左车的政策信”

湖南《夏少康40岁中兴之旅》

[转自铁血社区/post _ 9109365 _ 1 . html/]

广东的“吴亦侠破禁论”

山东,论辽金元的开国势力。

公元1903年,农历癸卯年。今年有很多考试。受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之前的科举考试被八国联军推迟了两年。所以在1903这一年,不仅3月举行“吉凶结合补考”,5月还举行了宫考,6月还举行了专经考试。8月(9月底1903至6月初10),各省举行科恩省级统考。

清代举行了112次乡试,其中包括26次科恩考试。所谓的科恩是一种出于某种原因而立即举行的科举考试。清代科恩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皇帝的即位仪式;二是慈禧太后和皇帝生日开的长寿科恩;第三个是科恩,这是特别开放的政治或军事胜利。按照这个划分标准,1903年的癸卯科恩属于第二种情况:明年十月初十是老佛爷慈禧七十大寿,而在“人生七十古稀”的中国古代社会,七十岁是一个非常喜庆的年纪,需要带一个秀才来表示老佛爷的恩情。

与往年科举不同的是,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刺激下,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科举的考试题型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取消了八股文,题型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改革后,无论是乡试还是应试,仍有三科科举。第一册有五篇关于中国政治和历史事件的文章,五篇关于各国政治和艺术学习策略的文章,第三册有两篇关于四书的文章和一篇关于五经的文章。“以上考试一律不允许使用八股文方案,策略要充分呈现,不允许抄袭。”

取消八股,采用实际问题作为考题,是极其重大的变化。从省乡考的考题来看,确实大部分都是新学与时事相结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其中顺天府(北京地区)一直是全国视线,其考题也被认为是朝廷最具代表性的风向标。以谋略论为例,这五个题目分别是:汉初蚩商之法;东汉中兴英雄学儒说:龚遂治渤海、徐雨治朝戈论:隋唐二史不是王传之说:论吴京入贞观、张九龄入、金鉴、司马光入大学为镜。汉初的池上商人法,显然与提出放宽经济自由密切相关。从“东汉中兴英雄学儒论”和“龚遂治渤海、徐雨治朝戈论”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清廷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急需兴国之策。

【转自铁血社区/】

至于其他省份,各有特色。有些是地域特色。比如河南考的是《论中州局势》,也就是说河南的位置有多重要,而陕西考的是《论王蒙治秦》。秦前丞相是如何治理陕西的?有些军事考试,比如陕西的考题是“如果韩信领兵到井陉,比如陈郁的《李左车策函》,韩信会怎么做”,意思是如果陈郁当年用了李左车的计策,韩信该怎么做?其他省份的考题都是联系实际情况的。比如广东的考题是《论吴亦侠违反禁令》,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广东革命党的暗杀势力太强。

最有意思的是湖南的卷子《论夏少康四十岁中兴之旅》,上面写的历史是夏朝的咸少康。他虽然40岁了,却只有很小的地盘和500名士兵,却完成了夏朝中兴的大业。这似乎是在说,光绪皇帝虽然年轻,没有任何影响力,却能“崛起”,他根本不在乎慈禧。最奇怪的是山东的考试《辽金元开国势力论》。如果搁在几年前,大概会兴起一场文字狱。

虽然考题有创新,但大多数参加考试的人还是学的老的,难免闹出笑话。比如河南省考,第二场第五题用了“浦项北smark”这个词。很多人认为“北四”是地名,“马克”是人名。也有自以为懂西学的。“斯马克,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弟弟,曾为一所学校教书,后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在对政治不太清楚的时候,他咨询了在德国的哥哥俾斯麦,因此得名”。

会考

内政外交古今。

什么都懂一点。

【转自铁血社区/】

考试时间: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十日。

考点:由于史静宫媛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所以将在开封举行。

考试问题:

场景1: 5历史散文:

1.“周唐重外轻内,秦魏重外轻内”;

2.“贾谊五饵三表论,班固讥其疏。但秦穆公欲以之称霸西戎,中行说也是警告,其论非无效。”

[转自铁血社区/post _ 9109365 _ 1 . html/]

3.“诸葛亮用其技而无商贾之心,王安石用商贾之事而隐其名”;

4.“裴度履职丞相,宜邀各方贤才幕僚私会宾客”;

5."论北宋打金结以博赵,南宋助袁攻蔡"。

场景二:测试各国政治和艺术的五种策略:

1.“学校有三重目的,让陶铸市民培养人才,振兴产业。人不能自立,就要学会教导,让每个人都有善良的美德,忠爱的心,自立的技能,必要的知识,这是各国共享的,而日本特别注重武德精神。这也是对陶铸公民的教育。强调政治、法律、财务管理、外交等专业,为任职做准备,这也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农、工、商、矿教育分开设置,是为了富国利民,也会振兴工业。三者中哪一个是最迫切的政策”。

2.“太西的外交政策往往以保存土地的名义获取利益。举近百年的历史来证明其策略。”

【转自铁血社区/】

3.“日本变法之初,任用西方人,国家壮大,埃及用了一千多外国人,导致金融判断力丧失,国家衰弱。试着阐述一下它的优缺点。”

4.“周黎岩的农业政策是最详细的,而且哲学家们有农民的知识。近年来,大多数国家都通过人员研究农业事务来转移气候。他们应该重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他们可以利用好这三者来获得真正的知识。方明的学术系统现在被列为专家,希望保留重要技能的遗产。试试陈教农的策略。”

5.“美国长期禁止中国工人。在这个十年结束之际,迫切需要援引公法来反驳原先的协议,以期保护华侨。”

场景三:四书五经的含义

第一个题目是:“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至义”;

第二个题目是:“中立公正有力正确”;

【转自铁血社区/】

第三篇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财,交易后退,各有其意”。

通过省考后,你将获得奖励。第一个名字叫“谢园”,第二个名字叫雅苑,第三、第四、第五个名字叫景葵,第六个名字叫雅葵,其余的叫文魁。国家还将奖励20两牌坊银和一顶帽子牌匾。牌匾挂在家门上方,牌坊立在门前。第二年,新部举人可以去北京参加礼部会议。

该考试也是每三年在首都希拉姆医院举行一次,通常在三月,因此也被称为春季考试。考试的规则和内容与农村考试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次考试四书的三道题会被皇帝点中。会试公布名单时,试飞员称龚氏为会试第一名。

1904的考试移到河南开封,是因为几年前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造成的破坏和“公交车上写字”的影响。

历史五篇其实就是让考生从古到今讨论,考历史和政治。第一个问题说“外重内轻”“内轻外轻”。不是国内国外的问题,而是缓冲区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制衡问题。唐朝末年藩镇大而不倒,中央政府软弱,导致混乱,但毕竟维持了300多年。而秦朝和曹操的魏国,重点放在内部,不过几十年而已。那么,法院应该如何选择呢?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应对强大的外敌。“五饵三表”是贾谊给汉文帝抵御匈奴的忠告。他用先进的生产力和天赋降伏外敌,而秦穆公靠实力称霸西戎。我们应该如何对付外敌?

[转自铁血社区/post _ 9109365 _ 1 . html/]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政治改革。六年前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在当时还是一个敏感话题。诸葛亮去四川严刑峻法,只是想让社会稳定。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因为阻力很大,只好称之为变法。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面对国家的萎靡不振,是否要使用“政治改革”这种猛药。

第四个问题是一个典故。唐德宗在位期间,皇帝身体不好,裴度即位,说可以让四面八方的贤才大臣直接到丞相府商议国事。这里说的是如何提拔圣贤,君主和宰相应该如何分权。

第五个问题是外交问题。北宋与晋国结盟,试图打败辽国,夺回赵岩的土地。后来南宋联合元国攻打晋国,也没有取得好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做到远交近攻呢?为了对付日本要和俄罗斯交朋友吗?

历史理论侧重于考生的宏观思维,接下来的五道时事题考察考生的实际执政能力,看其能否处理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包括经济、管理、地理、法律等诸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教育。是先给老百姓上德育体育课,还是让他们先学技术,还是先办企业?

第二个问题其实表达了清廷本身的困惑。为什么那些强国,在打败我们之后,不要我们割让土地,只要求贸易?不占地能得到什么好处?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存钱,买地,本地业主,收地租。但国外不是这样,商品流通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转自铁血社区/】

第三个问题是参考国外的管理经验。日本人雇佣外国人治理国家很成功,埃及人雇佣外国人却失败了。应该邀请外国人来中国当公务员吗?这其实是一个决策权和行政权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开始关注农业问题。农业政策如何落实?其实考题里说得很清楚,要办农校,要翻译西方的农书,要用好资金和人力。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在中国的海外华人。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大量华人受到打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援引国际法来保护中国侨民呢?

现状之后,就是儒家经典的传统考题。这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至明代成为广为人知的“八股文”。精一考察考生对传统经典的熟悉程度,能否对圣人之言有新的感悟。

第一个题目来自《大学》,隐含了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观和教育方式的含义。第二个题目来自中庸,说的是在待人接物上,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偏不倚。“中立”二字暗示了中国当时的外交态度。三个问题出自《周易》,原本讲的是中国最早的市场。这里其实是给考生讲解商品流通的方式。

最终,汇源的选择落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林志炫,福建岷县人。第二个是湖南茶陵的谭。他们的学识和家世都差不多:小林子属于晚清名臣林则徐,老谭是两广前总督谭的爱子。相比两厢,朝鲜人或湖南人更有面子。来自湖南长沙的考官之一张柏溪走出来说了几句话:

【转自铁血社区/】

“我老家二百多年了,三丁家都有,才几块钱。我在外地得了一卷湖南,文笔极好。在公平合理的秩序方面,我的转变是第二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将获得冠军。科举必止,机会难。我的情商是丰富的,这样家乡的名字就没有瑕疵了。”于是主考官余德卖了他一个人情,另外两个考官戴宏慈和都没有异议,就点了谭的。

最终科举考试(由皇帝主持)

标题是一篇文章,

关键是给皇帝出主意

考试时间: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4日)5月21日

测试地点:保和殿

[转自铁血社区/post _ 9109365 _ 1 . html/]

考试问题:

四个策略:

1.“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学无术的人是不可能做任何事情的,比如学校、警察、谈判、手艺。想做一部复杂的剧,首先要扩大知识面。陶成的责任在于行政长官。各省设库设班的官员,多是有文化的,上有诚,下有伪。宜养良法以振之。”

2.“汉唐以来的军事制度,有今天的情况为证。”

3.古代的财务管理和各国的预算决算有异同吗?

4.“Xi之德,在于教育之得失。古代学者司徒修明建立礼教,采取选士、选士、使士为官的方法。汉代强调明经,重新设立孝、诚、德等科目。当时贾栋的弟子最有名。东汉士人标榜节欲重义,论者或病或明,果判初唐文学最盛。中期以后,努力者有寻知音暖卷之名,以探其源。.....今天,如果你想在四海作恶,你就是在向天学习。你该怎么办?”

【转自铁血社区/】

考试结束后会有复试。清初没有复试,但有一起舞弊案,所以加了一次复试,检查考生水平,一篇八股文,一首诗,只考一天。通过复试的考生可以参加宫考。

7月4日上午,1904,在礼部考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左中门进入保和殿,经过点名、分卷、颂法、行礼等各种仪式和典礼,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考核的进宫考试。

宫考一般在考试成绩发布一个月后举行。清代宫廷考试只考时事,重在考生的实践能力。虽然看起来只有一个问题,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宫廷考试只考了一次,从朱元璋开始。当时宫廷考试的考题比较简单,一般只有100多字,后来的皇帝越来越“啰嗦”。到清末,甚至达到1000多字。提问的形式也差不多。先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一般先把古代的尧舜禹三代讲完,再来说汉、唐、宋。然后就是说明现在的困难局面,谈谈皇帝自己的看法,然后问考生:这个应该怎么处理?说到底,宫考考了历史。皇帝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天下无新事”。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历史上的问题怎么处理,现在就怎么处理。

重要的是,一道试题不是只问一个问题,而是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问题。比如顺治三年,政策题的主要内容有纠弊求新、吏治、求贤、满汉关系等等。顺治四年,增加了财政收入问题(满薪与累民的关系)。顺治六年,考生被问到如何处理百姓逃离土地的问题。

康熙主持宫廷考试时,主要关心的是民生和吏治。当时官场已经开始腐败,万一闹饥荒,百姓苦不堪言。更大的问题是治理泛滥的黄河,所以康熙九年的宫廷考试首先问如何治理河道,治理河道的问题在宫廷考试中多次出现。

【转自铁血社区/】

康熙后期开始提“君臣合一”。这是因为他废黜了太子,重新立了太子,发现朝中朋党之风盛行。朋党化的趋势愈演愈烈。雍正年间的宫廷考试,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君臣合一”。

到了这个时候,政治就僵化了,宫廷考试也渐渐成了一种形式。对于应聘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拍马屁,不要任何实际的建议。评价一张卷子好坏最重要的是书法。用词一定要正确,用词一定要正确,用词一定要工整,不可偏废。

1904年最后一次进宫考试,登基三十年的光绪皇帝提了四个问题。但是,当时掌管国家大事的是慈禧。这四个问题可能就是慈禧想问的。首先是求贤若渴。这个新成立的部门需要许多专业人员。这些人才如何培养?然后是军事系统。自汉唐以来,各朝代实行的兵制各有利弊,但现在外国学者也练武术(体育)。我们国家是不是也应该培养那样的武术氛围?第三是资金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桑弘羊这样的金融专家。这些财务专家的方法与当今国外采用的“预算”方法有何异同?最后一个问题是,当今中国流传着那么多西方的“邪念”,如何才能追根溯源,弘扬中国的传统儒学?

最后,刘春林成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名状元。他擅长书法,尤其是小楷。据说他之所以被选为状元,是因为当年大旱时阅卷官推荐了他。看到他的名字,慈禧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