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中学的特色

特色之一:育德“五派”。我们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为宗旨,根据不同学生的教育特点,从分层教育入手,在学校建立了“五校”,即* * *团校、青年党校、学生干部学校、希望学校、家长学校。通过制定章程,“五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循;建立组织,形成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开设校本课程,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成功成才。经过10多年的艰苦实践和不懈探索,“五校”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团校和青年党校发展了大批团员和党员,增强了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建引领团建,发挥了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干部学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校园精英;希望学校为后进生搭建成功的阶梯,让后进生有成功的体验;家校促进家校合作,家校互动,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003年6月,《人民日报》和《韶关日报》分别对我院“五校”建设进行了报道。

第二个特点:环境教育。我们以环境教育为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人与自然发展的科学观,激发学生关心民生、服务社会的热情。开展环境教育,坚持“五个结合”,即环境教育关注社会,与翁源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与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紧密结合;环保教育与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紧密结合;把环境保护教育与学校师德建设结合起来;环保教育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开设专栏、张贴标语、组织环保标语评选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教育组织,保证环境教育的正常有序开展;平时学科教学注重渗透,开设适合学生实际的专题讲座,开展清除白色垃圾、环境调查、环保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全体师生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关注民生,服务社会,蔚然成风。学校环保局成员在社会调查中发现,新疆上坝村废水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们省人大代表沈艳泉书记向省人大提交了治理上坝村废水污染的提案,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投资14余万元的上坝水库工程竣工,解决了困扰上坝村民36年的老大难问题,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食品安全立法条例草案》成为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第一个议案,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在,《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即将颁布。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有50多篇关于环保的报道。

第三个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以站务员为支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

①完善设施,组建团队。建站代理,设置心语室、心语室、放松室、团队活动室,为学生提供调节心态的好去处;设立心理咨询邮箱,开通咨询电话,设立心理咨询网页,网上放松,解开学生心中的死结;完善电脑等办公设备,丰富心理咨询专业资料,配备专兼职教师(其中专任教师1人,兼职教师3人,B证3人,C证1人),建立辅导团队、学科教师团队、学生骨干团队三个团队,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②预防为主,点面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从宏观上掌握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辅导工作;定期开展预防性和补救性心理咨询,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行为定向规范,心理趋于健康。开设“心理门诊”,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精神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摆脱心理困扰;定期为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拥有美丽心灵。

(3)内外结合,带动家庭。定期召开年级家长会,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优秀家长介绍经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车站经纪人的建设不仅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格品质起到了作用,而且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2004年,我校撰写的《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一文被推荐到全市德育交流会上发言,获得一致好评。

特色四:巴泉文化园。我校以翁源1000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为基础,认真汲取地方文化的丰富营养,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巴泉文化资源,推进学校文化管理,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巴泉文化园,发展以“双美”为核心的美好生活,探索出一条精神源、物质源、信息源、能量源、活力源相互作用,盘活学校资源的路子。理念文化、物质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五大文化建设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了学校的深层次发展,培养和造就了健全的现代人。

在建设巴泉文化园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巴泉的性格特点,着力培育翁的“泉水”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泉水般纯净的人格魅力、和谐进步的凝聚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快速奉献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